◎胡 今
城市轉型背景下遼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問題探究
◎胡 今
文化創意產業是21世紀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大,對諸多相關的二、三產業都有很大的帶動作用。隨著遼寧城市轉型力度的不斷加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應通過加快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的步伐、注重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城市舊區改造中注重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有機結合、在城市產業轉型中積極融入文化創意產業要素、完善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等措施加以逐步完善解決。
城市轉型 文化創意產業 對策建議
目前,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我國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中將創意設計業作為文化系統“十二五”期間要發展的11個重點行業門類之一。2014年3月14日,國務院還發布了《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當下,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區GDP占比已經達到10%左右。遼寧與其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文化創意產業有望成為加快遼寧城市轉型的重要載體。
1.產業發展基礎日趨穩固。遼寧省創意產業的產業結構相對較完整,有軟件、高端裝備設計、動漫游戲、工業設計、文化出版等產業。據遼寧省文化廳統計,截至2016年底,遼寧演藝業實現年收入9.92億元;動漫游戲產業實現產值67.93億元;文化會展實現收入44.06億元;工藝美術業實現收入83.09億元。2016年,遼寧省文化系統四大主導產業共完成經濟指標205億元。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形態是創意產業,遼寧省文化系統四大主導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夯實了發展基礎。
2.產業發展外部環境不斷改善。近年來,遼寧省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和扶持創意產業的發展,先后制定出臺了《遼寧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綱要》和《遼寧省文化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重大舉措,產業框架逐步形成。2017年4月,國家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確定在遼寧中部(沈陽—鞍山—撫順)等12個城市(經濟區)建設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要通過示范區建設推動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
3.城市轉型發展面臨的問題。目前,遼寧城市建設正處在加速轉型和全面轉型的階段。遼寧是國家傳統的原材料和重型工業基地,隨著資源型城市資源的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的要求日漸迫切,許多城市由于產業結構單一、資金短缺及就業困難等方面的問題導致城市轉型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如何加快推進遼寧城市發展的全面轉型,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4.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目前,遼寧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態勢雖然較好,但也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總體布局要進一步完善,園區建設有待加強。二是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嚴重匱乏,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升。三是文化創意產業的規模相對較小,在全省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四是要破除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障礙,完善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支持和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政策。
在城市轉型發展的背景下,遼寧應把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與推動遼寧城市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機結合起來,使困擾城市轉型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得以解決,不斷增強遼寧綜合競爭力。
1.加快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的步伐。積極促進文化創意產業通過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來加快自身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集經濟、文化、技術等因素相互融合的新興產業,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較強的滲透性和強大的輻射力。文化創意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的融合將給文化創意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業態、新的發展空間、新的營銷理念和不斷延伸的產業鏈條。應通過制定相關發展規劃及政策保障措施使文化創意產業與相關產業在資源層面通過資源調查、評價、策劃、規劃等技術手段來延伸文化產業資源的產業鏈,提高其附加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在技術融合、業務融合、市場融合、組織融合等方面的廣度和深度。
2.注重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政府部門應積極促進和完善創意產業的相關協會建設,行業協會在促進完善創意產業發展軟環境中具有重要作用,應積極協調扶持各地區企業組建行業協會。一是政府部門應通過相關政策措施促進創意產業相關協會完善組織架構及規范運作模式,使行業協會、商會能夠承接一些政府職能,通過不斷推進行業協會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工作力度,改進政府對創意行業企業的管理和服務,逐步完善創意產業發展軟環境建設。二是通過建立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商會溝通交流機制,使創意產業協會在行業產品生產與服務標準制定、行業技術標準及環保要求等方面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協作,逐步形成政府、企業及行業協會商會共同維護促進創意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3.城市舊區改造中注重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有機結合。遼寧的諸多城市面臨轉型發展及城市舊區改造的問題。各個地區在城市舊區改造中應注重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有機結合,保留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群落,為城市增添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文化景觀,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蘊。上海是國內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較好的地區,在上海掛牌成立的創意產業園區中,相當多的創意產業園區都是在老廠房基礎上改建的;在國外,如德國魯爾區和日本北海道小樽運河等一些創意企業聚集的區域,不少都是由19世紀的老廠房、倉庫改造而成。這些舊式建筑的充分利用,使得城市的相關文化遺產得到很好的保護,使其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參與了文化創新,既很好的延續了城市的文化歷史脈絡,又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4.在城市產業轉型中積極融入文化創意產業要素。在城市轉型進程中,產業轉型是最重要環節。城市產業轉型應積極創新產業轉型發展模式,通過文化創意產業全方位融合滲透傳統產業,帶動傳統產業相關領域的變革創新。傳統的制造業往往對產品的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售后服務等環節的重視不夠,應通過創意產業與傳統制造業融合使傳統制造業的產業鏈向前后兩端拓展。從制造業產業鏈價值分布曲線來看,產業鏈前端和后端產業價值較高,而中端產業鏈價值較低,通過創意產業使企業在產品定位、策劃、研發、設計、品牌維護、售后服務及信息反饋形成新的產業鏈結構,賦予傳統制造業新的發展活力。在城市產業轉型進程中,應該大力加強創意創新與傳統制造企業融合發展,通過工業設計創新產業發展狀態,強化創意產業對傳統產業的融合滲透,使傳統產業得到全方位轉型和提升。
5.完善創意產業園區建設。遼寧各城市創意產業的發展水平及區域發展優勢各不相同,沈陽市和大連市在遼寧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較高;鞍山、營口及本溪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水平在省內處于中等水平;其他各市的創意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目前,遼寧省相關的各類創意產業園區近70余個,許多園區規模都不是很大、集聚效應不明顯,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產品較少。各地區應按照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及地區經濟發展要素合理的安排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布局,注重水、土地等資源的集約利用。遼寧省應依據各市創意產業發展水平及特點,全面規劃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形成高效合理的創意產業園區布局。注重發揮大連、沈陽創意產業中心區的作用,帶動其他各個城市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創意產業策劃設計、生產制作及營銷服務分離運營的協作帶動模式,加強各創意產業園區的分工協作,完善創意產業園區建設。
(作者單位:遼寧社會科學院)
責任編輯: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