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素朋
天津建工總包鋼結構分公司
PDCA在建筑工程技術控制與優化中的應用
薛素朋
天津建工總包鋼結構分公司
隨著我國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斷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暴露了不少管理問題。對建筑工程而言,這不僅是一項施工環節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復雜性工作,還是一項技術難度較高的工作。采用PDCA管理模式進行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可以有效管理技術文件、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
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控制要點;優化措施
1.1 PDCA管理
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并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P (PLAN) 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制定。D (DO) 執行,根據已知的信息,設計具體的方法、方案和計劃布局;再根據設計和布局,進行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C (CHECK) 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A (ANALYSIS & ACTION)糾正,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
項目技術管理的起點是編寫項目管理規劃,即為項目技術管理設定目標,以此為基礎,才能實施項目的各項管理,工程項目的技術管理規劃主要包括技術文件(圖紙和質量規范)、施工方案、項目進度計劃。
2.1 技術文件
技術文件是建設項目施工的依據。為了確保這些技術文件的完整性、準確性、系統性、有效性和及時性,該工程技術員首先建立技術文件資料目錄清單和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對文件資料實施動態管理,保證了文件的可追溯性。施工圖紙是組織建設項目施工的重要技術文件,是進行項目施工管理的依據。為作好施工圖紙會審工作,有效避免因圖紙差錯而影響工程質量,因此,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就將施工圖報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了施工圖審查。
2.2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首先進行優化控制。因為,施工方案正確與否,是直接影響工程項目建設的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投資控制三大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因此,該工程在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注重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組織、管理、工藝、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施工技術方案交底是工序的技術性指導文件。
2.3 進度計劃
進度計劃應充分考慮項目的特點,確定合理的關鍵路線,給予技術難點、重點充足的時間,避免在重要工作中因搶工期,造成安全和質量事故,或者為后續的施工增加施工難度;優秀的進度計劃要調理清晰,針對性強,前后工序銜接緊密,做到工序互檢,并且充分考慮時間和空間的可行性,合理安排機械和工種配比,控制工程質量,同時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3.1 施工組織設計
首先根據分項工程特點,視其重要性、復雜性、精確性,質量標準和要求,分別對操作、材料、機械設備、施工順序、技術參數、自然條件、工程環境等,設置了質量控制點。
3.2 審核布置
施工總平面布置得是否緊湊、合理、科學,直接影響工程的施工進度。監理工程師必須認真審核承建單位的施工總平面布置,要求承建單位在實施總平面布置時做到:最大限度地減少材料、設備的場內運輸、二次搬運及場內交通矛盾、工作搭接,減少無效工作時間; 制定周密、詳細的主材、機械設備、勞動力的進退場計劃。
3.3 技術交底
開工前,應協助業主組織好“設計交底”與“圖紙會審”工作,以便科學地組織施工,合理安排工序,避免發生技術指導錯誤和操作失誤,造成不必要的工期延誤。擬做好以下工作:一審查設計的可行性、設計變更修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經濟性;二核查設計圖紙與實際施工是否有矛盾,提出解決矛盾的辦法;三核查配套專業設計與設計方是否有矛盾,提出設計修改的建議。
3.4 特殊時間段控制
要求制訂雨季期間施工應急措施,布署現場相應的防雨、防潮應急設施。根據實際施工情況,調整施工工序,力求將雨水影響降到最低。要求承包商制定冬期施工方案,提前準備好冬期施工的防護設施,根據實際施工情況,調整施工工序,力求將冬期施工對進度的影響降到最低。
4.1 工程質量檢查流程
工程質量是技術管理中的重點,并且是工作量最大的階段,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完畢后,施工方需要提交書面的驗收申請,監理單位根據技術文件、施工方案(PLAN),對工程實體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監理單位下發驗收報告,施工方才可以進行下道工序;
4.2 檢查方法
工程項目質量的檢查方法有多種,一般需要管理人員通過觀察、借助外部儀器和設備,甚至需要管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合理的判斷?,F場人員需要將檢查得到的數據、檢查結果,詳細的記錄,做成數字資料進行保存,以便對數據進行分析(Analysis)。
對于工程檢查中發現的技術問題和質量缺陷要及時分析改正,對施工中運用的新工藝、新方法要分析其優缺點,在后續施工中,才能保證施工進度和成本節約。
5.1 分析方法
工程技術的分析和改正是施工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沒有分析就沒有管理方向,沒有改正就沒有提高.分析的方法一般有對比法、差異法、綜合分析法
5.1.1 對比法既可以是相似工程的經驗對比現有工程,也可以在同一工程前期運用不同方法施工,對比施工成本和施工速度從而找到較好的施工措施。
5.1.2 差異法就是對于同一工序,改變施工的必要條件,例如改變工種配比,跟換施工機械,評估造成的施工差異,從而找到工序中的關鍵。
5.1.3 綜合分析法是通過上述方法分析現場提供的數據后,充分考慮時間和成本,進行決策,需要決策者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
5.2 改成措施
監理工程師發現技術問題,或者質量缺陷,下發整改通知單,施工方要整改通知單的內容,通過分析得到正確的整改方法,并將整改的方案,重新編入項目技術管理規劃中,體現在施工方案里,如果是重大變化,需要提前經過監理工程師同意。
[1]趙予.淺議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價值工程,2015,0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