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友
德州市陵城區建筑工程公司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分析
劉德友
德州市陵城區建筑工程公司
目前,在我國建筑工程里面,混凝土的位置至關重要,對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和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時,提升混凝土施工效果能夠有效保證工程質量。本文首先闡述了混凝土優缺點及施工技術應用的必要性,然后簡單介紹了幾種混凝土施工方法,接著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最后提出加強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措施方法。旨在進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以及建筑工程質量。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在當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生活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建筑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規模也在迅速擴大,但隨著快速發展的情勢,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對施工技術進行創新,才能讓建筑行業向著健康高效的方向發展。
2.1 混凝土優缺點分析
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當中涉及到的關鍵技術之一,混凝土具有諸多優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其還具有一定的缺點。首先,關于混凝土的優點。非常便于使用,鋼筋輔助支護模板,使得可塑性明顯提高;耐久性非常好,與磚混相比較來說,框架混凝土具有相對穩定的結構,抗震性也不錯,房屋分隔自有多變;成本相對較低,具有豐富的原料,當前已實現了商品化;性能非常容易調整,可以有效滿足不同結構項目的需要;環保,能夠利用各種工業廢料,包括粉煤灰、礦渣等。其次,關于混凝土的缺點。極易有裂縫的情況出現,具有太大的自重,相對較長的養護期,寒冷地區所用工期比較長。
2.2 施工技術應用的必要性
總之,該項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價值非常高,所以,其已經成為建筑工程中非常普及。因此,把該項技術引入建筑工程之中,對于整體施工質量的提升非常有幫助,并且還能夠為優化建筑工程建設工作奠定基礎。
3.1 基礎工程施工環節
基礎工程施工就是工程項目的地基部分建設,建設地基的過程中需應用自淺至深的模式,優先進行深基礎建設,之后實行淺基礎建設,以避免工程附近建筑的受到影響。進行建筑地基建設階段需格外注意深基坑的降排水,以保證工程施工的地基穩定。
3.2 承臺工程施工環節
承臺工程建設需基于建筑的標高進行針對性的檢測,一般的承臺結構是以水平分割為核心,一般主基礎是采取兩層建設,兩層均需進行砼澆筑,澆筑周期一般為6天,其厚度的規定相對細致,一般需大于1.5m,且彼此間需運用合理的間隔方案,比如應用抗拉鋼筋裝置。如果可能,采用此類施工模式一方面可以切實減少砼內溫度,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工程成本投入,節省資源能源。
3.3 遵循砼施工流程
進行工程項目砼施工階段,需嚴格依照施工流程進行。一般情況下,是應用自遠及近的流程實行。由于砼施工在某些情況下處于非平坦位置,此類存在坡比的位置進行工程時,需確保砼首次澆筑便即完成,之后再實行另外側,最終進行頂部。進行砼施工的總體環節中,需將砼運輸至泵安放的施工現場的中央部位,以便輸送。
4.1 注重對原材料的質量把握
原材料的質量優劣是影響混凝土施工工程的首要條件,因此要注重對原材料質量的把握。嚴格控制對原材料的質量進場標準,對于原材料的各項質量標準的檢測要做到全部達到規定技術指標之后方可使用。針對水泥,要注重對水泥強度,供貨商的保有質量證明書、品種、出廠日期等相關要素進行檢查,在購買水泥之后,還應當定期對水泥進行關于強度,細度,安定性等因素的抽樣檢查。如果檢查出水泥的強度低于水泥強度應該達到的標準,應該不允許其進場和使用。針對砂石,要注重對砂石含泥量的檢測。除了控制砂石進場時的標準,在砂石購買之后,如果檢測出含泥量超標之后,要向相關的生產部門及時反饋,并采取應急措施。針對骨料,要在確保骨料不摻有雜質和有害物質的基礎上,對高質量、高強度、物理化學性進行把控,滿足具體相關規范。
4.2 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應合理設置混凝土配合比,根據配合比參數來準好一系列的原材料,并對材料進行計量,將相關的材料進行混合、攪拌之后,將混凝土運輸到建筑工地,在現場開展混凝土澆筑工作。混凝土澆筑前,要對施工現場的基本環境、模板質量等予以嚴格檢查,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質量,實現澆筑與施工環境間的無縫對接,還要對混凝土材料的下落高度進行精準控制。一般來講,在開展澆筑施工時,從吊斗位置上下落高度參數應控制在2.0m以內,若超過2.0m,應使用溜槽、導管、串筒等元件來進行處理與應對[5]。實施振搗操作時,為加強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管控,可使用插入式振搗器,且應用振搗器時,不可在同一區域進行長期逗留,否則極易出現離析現象。澆筑工作的開展,應使用分段式方式,在現場使用振動器來輔助施工,旨在保證分層使用的厚度參數,且厚度參數應控制在300.0mm左右,振動點則要依照先縱后橫、先遠后近的操作順序進行操作,運用分層澆筑方法能大大提升振動質量。振動操作時必須要謹慎、規范,澆筑好的商品性混凝土,要在凝結之前可實施第二次澆筑,這樣可大大增強混凝土抗拉強度,也可提升混凝土的粘合性。
4.3 混凝土后期的養護工作
混凝土的后期養護工作是確保混凝土質量的關鍵方面,混凝土的凝結過程,一般都是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的,為了在這個過程中保持水泥的水化反應,對混凝土后期的養護工作一定要提高重視程度,一定要督促專人對混凝土進行后期的養護工作,養護的最佳時間務必在終凝后的12小時內進行,對于體積比較大的混凝土的后期養護工作,一定要結合具體的氣候條件按照施工技術方案把溫差控制在設計的要求范圍之內,從而使混凝土的后期養護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
綜上所述,不論是國內或是國外,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均獲得了普遍的運用,可進行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仍然需強化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術水平,并切實應用到實際的工程施工中,進而確保工程項目施工的正常進行,最終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提供助力。
[1]陳健.淺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5,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