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挺
陜西省委黨校
利用政策與法規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
劉鶴挺
陜西省委黨校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文化產業在市場中占有的份額也有所上升,但是目前還有很多問題制約著文化產業的發展。這就需要對相關的政策法規進行完善,讓法律體制更好的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保證。
政策;法規;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就是“指生產提供文化商品或服務的企業集合”。從定義中就能夠看出文化產業具有的特征。首先對文化產業的產品性質進行明確,屬于商品性的服務;其次是文化產業的組成,文化企業是文化產業的構成要素;最后表明文化產業就是經濟集合。對現代文化產業進行分析,紙質傳媒、印象傳媒、網絡傳媒是組成文化產業的主要部分。文化產業法制的作用是對文化產業進行引導與促進,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要想對政策法規進行研究,就要對法律主、客體、內容等進行深入研究,只要將這一系列的概念都深入了解,才能讓文化產業在政策法規的作用的呈現更良好的發展態勢。
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要求,司法機關要完成獨立的審判,在這一過程中不受到外界因素影響。我國非常注重司法獨立,在《憲法》中對審判機關的權力進行了明確規定。司法獨立與司法中立是司法機關保障司法公正的基本價值要求。針對我國目前的體制來說,司法機關并沒有權力對立法機關進行檢查。這就使得司法機關在工作中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司法行為的公正性得不到有效保障。社會生活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司法機關會面臨更重的壓力。在面對文化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時候,需要考慮如何用最佳方式進行解決,包括知識產權糾紛、網絡糾紛等,這些問題都是司法機關全新面對的新挑戰。除此之外,還要從產業發展的角度進行探索,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要破除傳統意義上的地方保護行為,在工作過程中,要能夠抵制來自各個方面的利益誘惑。
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相比具有明顯的特殊性,主要是因為產業所具有的精神性以及高科技性,這就使得其利益很容易受到他人的侵害。文化產業的侵權相比其他產業更加嚴重,所造成的影響也更加惡劣。在《羊城晚報》中有報道,就廣東音像協會的數據統計來說,現如今的音像市場侵權非常嚴重。第一種是在網絡上對音像制品的非法上傳于下載,第二種是在實體店中有很多盜版產品占領市場,正版音像制品所處的市場非常嚴峻,在市場中所占的份額比例非常小。過去在廣州的市場中有很多的音像制品門店,時至今日只有幾家音像制品店還在運營。所以,這就需要司法機關針對文化產業訴訟用更短的時間解決。現今我國的司法程序非常繁瑣復雜,管理模式較為混亂,在審判過程中仍然為多級審議,訴訟成本因此大幅增加,訴訟所需要的時間也較為漫長,訴訟的時效性非常差。
在現階段的文化產業發展中,文化產業案件多為知識產權侵犯案件。這就需要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作為武器,加大力度懲處知識產權犯罪,將重點放在新聞出版、高新技術等領域,包括保護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對假冒、盜版等行為展開嚴厲的打擊,將知識產權保護落到實處。在2004年12月,我國頒布了《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這項解釋中對知識產權侵占的懲罰有所降低。在2009年4月,我國頒發了《關于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審判服務大局若干問題的意見》,其中對專利、商標等保護力度增加,重點強調了對這類產權侵占的賠償問題以及懲罰方式。在文化產業法制管理中,還需要著力解決知識產權侵占一類的問題。
對于文化產業來說,其管理體制中仍然蘊含著計劃經濟的成分。在文化產業的法制建設過程中,經營主體之間沒有清晰的權、責、利關系,這就使得文化經營者很難在市場中發揮作用。國有資產缺少出資人,文化產品的市場供需關系得不到平衡,處于供求脫節的狀態。產業布局的合理性相對較差,文化產業不能形成合力發展的態勢。就行業本身的運行情況來說,沒有風險控制與利益獎勵,同時還缺少高技術的人才儲備,這些問題都導致文化產業的發展受到阻礙。對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主要是沒有重視文化產業的經濟屬性,在商品領域中,文化就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商品,文化活動也就是特殊的產業。這就需要有完善的市場體制支撐行業發展,同時還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來保證文化產業在市場中的正常交易。法律存在的意義就在于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讓市場之間的關系更加清晰,讓社會生產力得到解放,讓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得到調動。
對文化產業進行分析,要想讓其生產力得到解放,就要重視法律的作用,對市場中各個主體的責任加以明確。針對文化產業的立法要將注意力放在如何給產業定位上,通過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界定文化產業的性質以及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讓市場的資源配置得到優化,保證行業內部的公平競爭,確保行業的內各項管理都能依法進行,將權益保障等機制添加到文化產業法律建設中,通過對法律進行不斷完善,讓文化產業的政策法規更加明確、科學,讓法律制度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想讓文化產業得到大力發展就需要借助政策法規的力量。通過完善文化產業的法制建設,為產業發展構建和諧良好的環境,保證文化產業能夠處于持續發展狀態。
[1]李志敏.全球化對中國文化安全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 第 4期
[2]王昊.現代化進程中文化產業制度的立法建構[J]《科技創業月刊》,2004年 第 11期
劉鶴挺(1963-)男,河北獻縣人,研究生,陜西省委黨校法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學理論、行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