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卉
中外建華誠城市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淺析綠色住宅小區建筑設計的設計要點
于 卉
中外建華誠城市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綠色建筑的核心就在于實現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所以綠色建筑首先就是要具備節能、環保以及可循環等特征,同時在滿足各種資源利用的合理配置以及最小環境污染的要求下,實現建筑的人性化、宜居化和健康化。結合某住宅小區,本文首先概述了綠色建筑,闡述了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原則,對綠色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要點進行了探討分析。
綠色建筑;設計;原則;設計要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使得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得到不斷深入,建筑行業也不例外。某綠色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理念力求創建一個回歸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生態居住區,通過向小區自然環境中適當融入山、水、園、林等人文元素,使人與自然更加和諧,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之身心皆相和諧的生活方式。以下就綠色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要點進行探討。
綠色建筑中的綠色是一種概念和象征,其主要是指在建筑可以滿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不會破壞生態環境的基本平衡,而且對人體健康無害。所謂的綠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壽命周期里,盡可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自然環境,減少污染,給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高效的空間,和自然和諧共存的建筑。綠色建筑對環境沒有破壞性,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不會影響生態平衡。
綠色建筑設計,需要遵循當地的自然、人文和氣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并且對自然進行充分地利用,比如陽光、空氣、綠地,與傳統的建筑相比較,綠色建筑可以大量減少耗能。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主要體現在:(1)以人為本。建筑設計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任務是在減少能源消耗的前提下確保使用者的健康,要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熱環境、噪音和電磁場輻射等綜合環境。盡可能地采用低毒或無毒材料,如使用無毒或低毒性涂料,采用陶瓷等硬裝修地面等。選擇材料時盡量減少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織物等潛在的對健康不利的污染物,合理組織自然通風,設置進風口和必需的出風口。改善室內熱環境,提高人體舒適性。合理進行自然采光,即滿足人類健康的需要,又滿足視覺美學的需要,同時達到節能的效果。(2)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在建筑工程中,不僅要注重使用過程中的節能,還應考慮蘊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滿足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生產能耗低的建筑材料,以及鋼材、鋁材這些回收利用率較高的建筑材料,實現建筑的可持續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建筑垃圾的產生量。
結合某綠色住宅小區建筑為例,該小區共占地約18.2萬m2,總建筑面積為21.8萬m2,其中住宅建筑面積為18.3萬m2,公共建筑面積為3.5萬m2,容積率為1.2。
1、節地設計要點的分析。某綠色住宅小區建筑選址位于山坡上,沒有造成耕地的占用。此外,在設計過程中,還利用山坡的地形特點錯臺建造了半地下的車庫,在不改變容積率的條件下,增加了大量車位,就此一項就提高了約21.7%的土地利用率;通過向地下要空間,建造了一個挖深超過4m的地下室和車庫,增加了約1.5萬m2的地下面積;重視對土壤資源的收集和利用,將收集的約3.5萬m2的土壤資源用于小區的綠化,節約了資金150萬元。
2、節能設計要點的分析。(1)某綠色住宅小區除了在建筑的外墻、屋面、外窗以及入戶門等處采用隔熱保溫的技術手段外,還在地面、樓梯間墻以及分戶隔墻等處同樣進行了隔熱保溫處理,從而創造出一個封閉的保溫體系。(2)采用低溫輻射地板采暖體系來替代傳統的暖氣片采暖方式,由于低溫輻射地板具有散熱均勻和采暖蓄能效率高等優點,使得達到室內正常溫度要求只需要40℃~45℃的供水溫度和30℃~35℃的回水溫度,比傳統暖氣片采暖方式90℃的供水溫度以及70℃的回水溫度節能20%以上。(3)通過采用科學合理的節能降耗措施,小區熱源系統的鍋爐熱效率達到了84.23%,熱能傳輸系統的綜合熱效率達到了92%以上,而受熱本體則實現了住宅采暖低耗能量12.7W/m2。上述三個子系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對一個采暖周期的試運行所采集的數據進行計算,該小區標準煤耗為8.57kg/m2,與當地平均煤耗26kg/m2相比,節能率達到67.04%,成功實現節能超過50%的目標。(4)該小區給每戶居民都安裝了150L的太陽能熱水器,相比于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每年能夠節約95%的電能,使得整個小區每年至少節約用電250萬度,成效顯著。(5)小區的建筑結構采用異型框架體系,全部應用新型墻體替代傳統的粘土實心磚和粘土空心磚作為圍護結構和內隔斷結構,不僅有效增強了保溫隔熱效果,使整個小區的整體節能性能達到新的高度;還大大減輕了荷載,減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量,有效節約了用材。
3、節水設計要點的分析。某綠色住宅小區的節水體系包含了三個系統,分別為地表水半自然循環利用系統、地下水自然循環利用系統和中水人工循環利用系統。其中,中水人工循環利用系統主要是一個設計日處理污水為1000t的污水再生處理站,目前已經投入運行,并擁有日處理600t污水的能力。小區的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中水使用標準,再循環回送至小區用作綠化用水以及居民沖廁用水,剩余的中水將進入地表循環系統。通過該節水體系,小區每年可節約自來水約45%,其中綠化用水占15%,居民沖廁用水占30%。
4、節材設計要點的分析。某綠色住宅小區節材設計主要體現于小區的集約化裝修方面,本次所開發的住宅全部都帶裝修,采用集約化和產業化的裝修方式,各種裝飾材料及家具等都是由工廠生產再運至現場裝配完成。這種裝修方式顛覆傳統手工作坊式的零散裝修,成功實現了規劃化生產和標準化配套,從而有效避免了常見的“二次裝修”所帶來的裝飾材料、各種建材以及家具等浪費情況,對于降低住宅的建設成本也是極為有利的。
隨著節能環保概念的不斷深入,建筑高能耗問題日益受到人們關注,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的綠色建筑設計,必須遵循綠色建筑設計原則,從而實現建筑的綠色、環保、節能,促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1]許方明,戈海玉.關于綠色建筑設計的幾點思考[J].皖西學院學報,2013(02)
[2]繆清.論現代綠色建筑設計前策略與發展[J].門窗,2013(05)
[3]許冬俠.淺析建筑設計中的節能環保[J].能源與節能,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