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能獻
遵義匯川農商銀行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優勢和逆勢分析
祝能獻
遵義匯川農商銀行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金融服務手段以互聯網為基礎不斷更新,這種新模式也對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給金融服務市場帶來了全新的挑戰。金融服務與互聯網結合全新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歡迎,并獲得金融投資者的喜愛,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誕生了大量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金融服務;互聯網;優缺點
互聯網通過各種創新,在市場上逐漸占據統治地位,將一個個傳統行業進行大幅度改革。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商業銀行要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1],還要對互聯網金融做到充分重視,應將互聯網技術與商業金融服務相結合,以促進銀行的改革創新。
互聯網金融有著成本低、投入小的明顯優勢,交易兩方能夠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篩選、配對、交易,節省中間費用,避免形成壟斷市場。還可以省掉了一系列的租金、裝修、人力等線下實體資金投入和營運投入,消費著也可以在平臺上快速找到與自己配對的產品,提高交易效率。
通過互聯網金融模式,可以打破時間和區域的限制,用戶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資源,讓服務直接面向客戶,金融公司也可以得到更大面積的客戶群。互聯網金融能在一定程度上覆蓋到傳統金融服務盲區,合理分配資源,促進金融行業不斷發展[2]。在互聯網的大數據背景和電商的不斷發展影響下,互聯網金融正在快速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主要媒介是計算機,相較于傳統模式操著規劃服務更加標準,其操作速度很快,能減少客戶等待,可以給客戶帶來更好的交易體驗。以螞蟻借唄為例,依靠互聯網信用數據,對客戶進行風險估評和資金信息調查,從客戶下單到發款只需要幾秒鐘,極大的提高了金融服務效率,不僅能為客戶帶好更好的交易體驗,同時還能提高金融企業業務量。
目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評估體系還不夠完善,沒有啟動客戶信用信息互享,也沒有和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互聯,缺乏系統的風評和催收系統,增加了金融企業風險指數,已有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宣布破產。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剛剛起步,缺乏監督和制約,行業服務標準不規范門檻低,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將面臨諸多的挑戰。
現在互聯網金融還沒有一個完善的信用體系,也沒有完善配套的法律體系,降低了行業違法成本,使得騙款、欠貸不還等違約行為極易出現,大大增加互聯網金融風險指數。互聯網金融還要面臨網絡安全這一問題,當互聯網金融遭遇網絡黑客惡意破壞,不僅會影響互聯網金融正常運行,還會給客戶資產和信息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3]。
1、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給傳統銀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傳統銀行的經營模式受到了挑戰,其經營理念也被互聯網金融所改變。傳統銀行的銷售方式被影響,使其經營方式和運營模式得到了改變,打破傳統銀行現有競爭局面,催生新的合作互協模式。
2、傳統銀行的服務成本在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下逐漸降低,一方面減少了雙方服務成本,另一方面減少了銀行的運營、維修、軟件開發升級、硬件日常維護的成本投入,客戶也能減少往返傳統實體銀行的費用和節省時間,直接降低客戶成本,創造更大面積的客戶群。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使傳統銀行開始對電子銀行服務進行了新的審視,傳統銀行在2014年對互聯網金融進行了全面的反擊[4]。互聯網只是渠道網的改革創新,唯一有變化的只有金融的銷售服務框架,從傳統的線下營銷服務轉變為互聯網營銷服務,沒有改變其實質。目前互聯網金融主要是小額貸款、資金流動、用戶理財,而傳統銀行主打線上線下互通服務、建立自有網絡商務平臺、以及向互聯網金融逐漸轉型。
實行電子商務金融是互聯網金融的實質,傳統銀行逐漸開始感受到來自互聯網金融的壓力,傳統銀行業務范疇正在被互聯網金融所侵略。據調查研究顯示,互聯金融的線上支付、理財、小額正在挑戰傳統銀行的營銷市場,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打破了金融服務現有格局,成為了一種新的金融模式。
傳統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風暴下開始戰略調整,信息公開化是互聯網金融的顯著特征,使得銀行必須順應新的行業形態,對商品進行詳細的描述,產品價格必須公開,讓顧客可以充分選擇,規范化金融服務標準,履行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原則。金融行業有著一些隱蔽的客戶群,使得金融市場隱蔽性大大增加,而互聯網的方面快捷正好滿足這部分客戶群的需要,因此就要求傳統銀行增強線上線下的全面性與營銷服務水準來契合客戶需要。
傳統銀行正實現人力的密集型向技術型轉型,清晰員工定位,提高人力資源效率。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國家頒布的一系列戰略計劃,如推行政務電子商務化、線上審核識別身份證、公司檢查和證件審核,都大大的加快了互聯網金融發展進度[5]。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不僅給傳統銀行帶來了挑戰,也為其提供了新的機遇指出了前進方向。從傳統銀行的“網上銀行”開始,銀行已經以互聯網為基礎創新金融服務方式,但其力度和深度遠遠不及互聯網金融。
結算支付是銀行的基礎功能,但其正被金融電商平臺侵略,銀必須抓好自身移動支付這一功能。銀行要完善金融服務框架,從客戶的需求點出發,對線上及網點服務進行整合,構建銀行自身的電子商務平臺。銀行要擴大業務服務范圍,不斷加強維護移動支付項目,使客戶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心支付。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給客戶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但傳統銀行的也存在其不可忽視的優勢,面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金融傳統銀行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和戰略調整,進行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合作互補,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客戶群體。
[1] 褚慧, 衛澤鵬.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影響的分析[J].區域金融研究, 2015(7):20-24.
[2] 徐菱潞.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影響的實證研究[J].新疆社會科學(漢文版), 2015(4):27-31.
[3] 張晴.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分析[J].商, 2015(21):162-162.
[4] 梁曉鳴, 吳若希.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銀行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 2015(32):8-8.
[5] 楊磊玉.淺談互聯網金融模式及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 2016, 6(1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