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竣
煙臺市環境衛生管理處
淺議推進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管理的意義
譚 竣
煙臺市環境衛生管理處
推進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管理對于改善農村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揮重要作用,成為惠及煙臺數百萬農民的“民心工程”。近幾年,煙臺市環衛處按照國家、省、市關于建立健全城鄉環衛一體化長效機制,起草了《煙臺市鄉鎮環境衛生檢查考核辦法》,對鄉鎮環衛工作的組織領導、垃圾收集轉運、鎮政府駐地和村居清掃保潔等各項工作要求、質量標準制訂了量化、細化的評分規定,組織全市環衛行業鞏固城鄉環衛一體化成果,積極建設生態文明鄉村。
隨著城鄉環衛一體化快速推進,生活垃圾量不斷增加,為應對生活垃圾量不斷增加,我處指導和帶領全市環衛行業加大工作力度,增加垃圾處理能力,開展處理方式轉型升級。
1.1在原來完成“一縣一場”建設基礎上,市環衛指導棲霞、蓬萊、龍口、萊州四個縣市新建、擴建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填埋日處理能力增加1170噸。
針對海島自然環境脆弱、生活垃圾運輸難的情況,指導長島建設5座生活垃圾熱能處理站,設計日處理能力合計50噸,解決海島生活垃圾交通運輸不便問題。同時,指導各縣市垃圾處理場完善環保治理措施,順利通過全省生活垃圾處理場無害化檢查考核。
1.2不斷提升垃圾處理的環保水平。市環衛處2011年投資3700萬元在垃圾場建設滲瀝液膜,2012年11月竣工,垃圾滲瀝液經處理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該工程于2014年8月被評為“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范工程”。2013年和2015年,對生活垃圾填埋區實施了膜覆蓋工程,有效地減少了垃圾滲瀝液和溫室氣體排放。
1.3持續探索創新垃圾處理工藝。我市環衛部門組織建設的生活垃圾綜合濕解一期工程,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示范項目驗收,榮獲山東省首屆建設技術創新獎一等獎。
1.4建成餐廚垃圾處理工程。隨著市區餐廚廢棄物增加,積極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規范化管理。2012年初,餐廚垃圾處理工程列為市政府重點工程。2013年開工,2015年通過初步驗收,工程進入試運行。該工程是全國同類項目自立項以來建設、安裝和調試時間最短項目之一,是山東省第4個投入運行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2015年,被評為中國城市環境衛生行業爭優創新項目。同時,組織各區建設餐廚廢棄物收運系統,2015年5月1日全面啟動餐廚廢棄物統一收運。目前,市區餐廚廢棄物收運基本實現全覆蓋。
城鄉環衛市場化運作取得成效。為深化環衛作業方式改革,在實施環境衛生城鄉一體化管理工作中,市環衛部門指導各縣市探索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萊山區在全省率先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改變了傳統作業模式,通過公開招標擇優選擇專業保潔公司承擔村居環境衛生任務,逐步建立管干分離、監管有力的環衛作業新機制,環境衛生發生了根本變化。
2.1城鄉環衛一體化引入競爭機制取得成功后,為加快改革,2014年5月開始推廣道路保潔市場化運作。招遠、萊陽、長島主次道路保潔實現市場化運作,龍口市近半數主次道路實行政府購買服務,縣級市道路保潔市場化運作率達到50%。
2.2作業機械化和精細化水平大幅躍升。為適應市場化,根據省住建廳文件精神,大力培育環衛作業公司,不斷完善環衛作業市場準入制。通過購置機掃車、灑水車、電動保潔車等,提高機械化水平。市區主次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6%(不含人行道),縣級市達到78%。
2.3市場化運作科學規范。環衛作業模式由以往花錢養人轉變為花錢買服務,環境衛生管理單位從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雙重角色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履行監管,環衛工作也從以往的突擊整治向常態化、長效化轉變,極大調動了保潔公司競爭意識和工作積極性,有力促進了環境衛生工作推行精細化作業和管理。
2.4探索改革垃圾收運方式。隨著道路保潔水平提高,生活垃圾收運方式相對滯后的問題受到高度重視。2010年以來,指導福山區、開發區、萊州市引進小型生活垃圾收集壓縮站,為消除現行生活垃圾收運存在的弊端探索先進經驗。
隨著我市環衛工作職能由作業服務向行業管理轉型,我處爭取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理順了職責任務,從完善監管體系入手,不斷創新行業監管模式,強化監管力度。
3.1制訂環境衛生工作規范性文件。2012年,根據山東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我處組織編制了首部《煙臺市城鄉環境衛生專項規劃(2012-2020年)》,并通過市規劃委員會組織的專家評審,該規劃對我市建設城鄉環境衛生體系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在開展餐廚垃圾處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時,同步推進《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起草工作,2014年7月1日審議并原則通過《煙臺市市區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
3.2強化環境衛生作業檢查考核。為提高環衛作業精細化水平,市環衛處2013年起草、制訂我市第一部完整的作業規范,對道路保潔、公廁管理、垃圾收運和填埋處理等各項作業量化質量指標,細化作業流程,提升管理考核標準。進一步完善了《市區環境衛生檢查實施細則》,根據環衛作業規范和精細化管理考核辦法,監察隊員對各區環境衛生全年進行全覆蓋檢查,并將城鄉結合部等非環衛部門作業區域納入檢查范圍,按每日巡查、每周抽查、每月匯總的方式,對各區環衛工作進行綜合考評,編寫《環境衛生工作督察情況》,送達市區兩級城市管理局,指導各縣市區環境衛生管理單位加強屬地管理職能,及時整改環境衛生問題。對管理責任模糊的城市出入口、高速公路沿線組織開展專項整治活動,落實單位責任。
3.3建設環衛數字管理平臺。在建設綜合濕解二期、餐廚垃圾處理工程的同時,爭取同步建設了生活固廢處理運營監管中心,制訂了《煙臺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餐廚垃圾處理廠運營監管辦法》、《煙臺市區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監管考核辦法》,并采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對生活垃圾、餐廚垃圾處理全過程實行在線監管。各縣市區積極建設環衛工作數字化管理系統,對作業車輛、設施實施在線監控。萊山區、龍口市還將村居建筑垃圾管理、環境衛生納入環衛工作監管考核范圍,依托信息技術建起覆蓋城鄉的環境衛生信息管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