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興平
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發動機分公司
先進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探討
宋興平
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發動機分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逐步全球化,各行各業帶來不同的發展機會,我國機械制造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發展的重要階段,針對機械制造行業也提出來全新的發展要求,機械制造國際化是目前我國機械制造行業所面臨的全新的發展挑戰,只有通過技術人員不懈的努力和研究,才能使我國器械加工制造行業快速與世界接軌。
機械制造技術;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機械制造技術從開始發展、應用一直到今天,依照具體生產形式的發展應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首先,勞動密集型。機械制造行業在發展的最初階段就是以人力為勞動為重心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技術。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機械行業的生產社會化進程持續加快,這種條件就推進了密集型的機械制造生產方式,汽車制造業和軸承加工制造等相關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模式的研發和廣泛推廣應用都進入設備密集型生產階段。
緊跟其后的是信息密集型機械制造生產技術。這種機械制造生產技術的主要內容是指針對新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加工和生產,它完成了機械設施和人工操作的信息傳遞,生產設備能夠在獲得相關指令后快速執行其生產運行指令。
然后,是知識密集型機械制造生產技術。這種生產技術實現了傳統生產制造觀念的突破與升華,包括計算機集成制造與柔性制造在內的較少信息參與的加工等。
最后,是智能密集型機械制造生產。智能操作是此種機械制造生產的核心內容,它是一種新型的生產方式,現階段由不少國家均在此方面投入大量的研發精力。智能密集型生產方式的技術可以快速響應市場的變化,超前地開發產品,從而實現多品種產品的全過程管理。
先進機械制造技術通過冷熱交替加工技術、加工制造環節、質量檢測環節、物流配送環節、產品生產設計、原材料采集應用等環節進行一體化設計,并通過現代化計算機信息技術和虛擬技術的使用促進了生產工藝正規化,有效優化技工生產方案,能夠有效預測生產瑕疵環節并且加以預防。我國的加工工藝研究過程已經從傳統經驗判斷逐漸改變成定量數據分析,從單元板塊技術演變成了集成化制造技術,逐步向智能化轉變,通過不同檔次的自動化機械制造技術系統的開發應用,促使我國目前的制造行業不斷發展,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發達國家基本采用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并且重視組織管理體制的建立,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嚴控準時生產概念(JIT),并且保有敏捷制造加工、精細化生產等先進的管理理念,我國目前缺少大型加工制造企業,多數小型企業還處在經驗管理理念掌控過程中。
發達國家的產品設計環節基本依據全新數據進行合理設計,并且通過計算機設計系統進行無圖紙設計和生產。
集成化重點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的將企業全部數據及信息進行有效匯總,同時進行人性化管理。自動化實現生產各個環節全部機械化,減少勞動力投入。智能化實現以人工智能逐步取代腦力勞動,同時制造過程中自動進行安全快捷生產。集成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從設計到制造每個部分都在節約時間,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實現產品設計與制造的一體化,是機械制造技術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網絡信息化給機械制造行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無論從產品的外觀設計到原材料選購以及零件加工制造,再到市場開發,及最后的銷售及售后等都可以能過網絡進行信息化管理。尤其是網絡信息化監控系統的應用,使生產過程中因人工產生的誤差問題得到有效改善,并對制造生產線嚴格監控,使其保持良好的生產狀態。網絡信息化同時也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不但引進先進的機械制造技術,同時增強各國企業間制造技術學習交流,積極研發新產品及生產工藝。
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機械制造的競爭也是如此,很多國外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但是一些國外企業在我國市場中還占有一定份額,因此,很多國外企業開始將工作重心轉向我國市場,拓展自己的機械制造圈。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極大推動了機械制造企業的發展,企業之間競爭與合作并存,這也加劇了國際市場競爭。在種種因素相互作用下,全球化趨勢已成為機械制造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并行化趨勢主要是在計算機大力普及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在大數據時代到來的基礎上,多種信息資源共享化平臺不斷增加,從而使數據庫資源越來越完備。目前,社會上的眾多行業已經完全打破了地理空間以及時間維度的限制,不同區域工作人員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工作。在計算機技術深入發展的前提下,傳統意義上的機械設計技術已經逐步被淘汰,而最新發展起來的知識范圍相對較廣且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并行化設計技術可以大大彌補傳統技術的不足。此外,并行化設計技術在先進網絡平臺支撐下,可以實現集思廣益,做到行業內部相關信息的實時共享,促進領域各部分間的優勢互補,最大限度節省機械設計的時間成本,獲得最好的設計效果。
我國的機械制造技術在不斷的研討和發展過程中,通過管理工作人員和技術科研人員的不斷開發促使我國的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道路更加順暢,根據機械制造業技術的不斷發展能夠逐步拉近了我國與現代化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我國技術團隊在不斷優化自身專業素養和技術的同時也不斷完善技術開發領域的全新課題,實現我國機械制造行業快速、穩定的發展。
[1]李軍奇.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特點與發展趨勢[J].中國培訓,2017,(04):291.
[2]艾振宇.精密機械加工技術發展趨勢[A].《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年2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論文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
[3]汪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山東工業技術,2017,(02):192.
[4]趙婧婷.試論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及發展趨勢[J].科技展望,2017,27(01):56.
[5]何曜宇.機械設計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J].科技展望,2017,2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