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冰潔
河北潔源安評環保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淺析安全評價行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
陰冰潔
河北潔源安評環保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為了提高我國安全評價工作水平,分析了我國安全評價發展歷程及安全評價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安全評價師缺口大、安全評價機構能力和從業人員素質差異大、自主研制的安全評價方法不多、企業對安全評價的重視不夠等主要問題。安全評價給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帶來非常大積極作用。隨著安全生產工作的推進、國家法律法規的完善及行政審批政策的變化,安全評價工作的不斷改進,尋求自身的發新的發展方向。因此,本文淺析安全評價行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
安全評價;問題;發展方向
安全生產工作在我國經濟社會與民生發展的起著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關注度越來越高,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力支持,安全評價工作也以其特殊的性質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的認可,成為技術服務行業里一顆閃亮之星。
安全評價機構是安全評價工作的主體實施機構,同時也是政府加強對企業管理的橋梁。因此,安全評價機構的組織管理和服務狀況對安全評價工作的發展與完善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安全評價機構的管理,貫徹實行《行政許可法》,完善安全評價制度,合理控制安全評價機構的數量,提高安全評價工作質量,國家安監局頒布了《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將安全評價機構的資質證書分為甲、乙兩級。國家安監局負責甲級資質證書的審批、頒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安監局煤監局負責乙級資質證書的審批、頒發,并上報國家安監局備案。即頒發時日起,對安全評價的中介機構實行了嚴格的資質準入許可制度。
我國安全評價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尚不匹配,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員數量不夠,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國安全評價師的總數不超過3萬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安全評價師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等部門就職,造成安全評價行業人員的缺乏,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二是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比較差。雖然一部分專業技術人員通過了職稱考試,并且取得安全評價師資格,但他們在生產實踐缺乏鍛煉,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專業技術、經驗不足等現象。隨著我國安全評價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安全評價人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的要求。
我國自行研發的技術評價方法很少,評價機構一般是引用國外的評價方法,諸如美國的道氏法、英國ICI蒙德法、故障樹分析法,在根據我國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技術參數不相符等情況進行評價。由于自主研發水平弱和從業人員技術、素質等都很差,使寫的安全評價報告內容都差不多,在質量方面出現對法律法規引用不規范、評價范圍不清晰、危險因素識別不全、評價單元劃分不合理等問題,造成報告質量不符合實際,制定的對策措施不符合實際情況。
在企業安全評定工作中企業持消極態度,個別企業甚至認為安全評價就是收費,有的單位還以技術保密為理由,拒絕為相關單位提供相關的安全資料,并且隱患不認真對照,不及時整改,在日常安全管理體系,沒有充分理解和利用安全評價對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評價的結果數據未能得到充分的分析和管理,沒有認識到評價得到的數據對企業長期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意義。
模式性的報告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式,現場調查、勘查、檢查的力度不夠。大部分只是簡單地看一下現場,有的根本連現場都不去,更不可能按要求收集資料、數據。不管被評價單位之間的具體情況有何區別,評價方法都是一個套路,只修改單元評價小結,行成填空的模式,提出的安全針對措施不強,并且也不復查現場,事故隱患和危險有害因素的整改情況也不落實,使安全評價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安全評價也慢慢被重視。因此國家度并修改了安全生產法和改革了行政審批制。《安全生產法》的修改,一是加大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支持和培育力度,激發專業服務機構的活力;二是取消了涉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環節的審批事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建設項目“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安全生產法》、的修訂,對于安全工作的促進具有長遠意義的:對非高危行業的企業來說,減輕了企業的經濟壓力,淡化強制性,避免了企業員工的逆反心理和應付了事的態度,以法律、法規及規章強制規定了企業安全生產中的主體責任,促進企業的積極性,使其能自主尋求安全評價機構單位的幫助,從而找出自身在安全工作中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安全生產意識。而對于安全評價機構來說,改變了評價機構的惰性,強調自覺性,增強了安全評價機構的市場意識,有助于提高服務質量,令安全評價機構真正作為第三方,客觀、積極地為企業提供安全技術服務。
在我國家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安全評價機構要加強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安全評價是一項造福民生的崇高事業,充分體現了法律法規所賦予的權利和義務,提高對項目評價的報告質量,牢牢抓住市場機遇,通過企業間的并購整合來提升企業價值,切實做到了為企業解難、為政府分憂的煩惱,為我國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1]秦建新.工業企業電氣安全評價方法研究[J].科技風,2017,(20):190.
[2]吳大放,劉艷艷,劉毅華,姚漪穎,梁達維.耕地生態安全評價研究展望[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5,23(03):257-267.
[3]楊文濤.安全評價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
[4]王俊穎,高芹忠.石化行業安全評價體系探討[J].安全、健康和環境,2004,(0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