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立
衡陽市計量測試中心
淺析計量檢定與計量校準的作用與區別
何 立
衡陽市計量測試中心
本文從校準與檢定的主要區別,強制檢定、非強制檢定、檢定及校準依據的技術文件、檢定結果的評定、校準結果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了計量檢定與計量校準的作用與區別。
計量檢定;校準;計量校準;質量管理
在認證審核過程中,一些審核員經常向受審核方提出偏離標準的要求。其中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不能將校準和檢定的概念加以區分。ISO1OO12—1《計量檢測設備的質量保證要求》標準將“校準”定義為:“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計量儀器或測量系統的示值或實物量具或標準物質所代表的值與相對應的被測量的已知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
1.校準結果可用以評定計量儀器、測量系統或實物量具的示值誤差,或給任何標尺上的標記賦值;
2.校準也可用以確定其他計量特性;
3.可將校準結果記錄在有時稱為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的文件上;
4 有時核準結果表示為修正值、校準因子或校準曲線。ISO/IEC指南25—199O 《校準和檢驗試驗室技術能力的通用要求》將“檢定”定義為:“通過校驗提供證據來確認符合規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據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5.為了與計量儀器的管理相銜接,檢定的目的是校驗計量儀器的示值與相對應的已知量值之間的偏差,使其始終小于有關計量儀器管理的標準、規程或規范中所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
6.根據檢定的結果對計量儀器作出繼續使用、進行調查、修理、降級使用或聲明報廢的決定。任何惰況下,當檢定完成時,應在計量儀器的專門記錄上記載檢定的情況。
7、國際計量組織對檢定給出的定義是:“查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p>
根據以上定義,可以看出校準和檢定有本質區別。兩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F就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做如下討論。
1、強制檢定:對于列入強制管理范圍的計量器具由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指定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授權的計量技術機構實施的定點定期的檢定。這類檢定是政府強制實施的而非自愿的。《計量法》規定屬于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繼續使用的屬違法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2、強制檢定的對象包括兩類。一類是計量標準器具,它們是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這些計量器具肩負著全國量值傳遞的重任。另一類是工作計量器具,它們是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并且必須是在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中實際使用的工作計量器具。這些工作計量器具直接關系市場經濟秩序的正常,交易的公平,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切身利益和國家環境、資源的保護。
3、按強制檢定的管理要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和部門、企業、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的使用者應向主持該計量標準考核的政府計量行政部門申報,并向其指定的計量檢定機構按時申請檢定。屬于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的使用者應將這類計量器具登記造冊,報當地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備案,并向當地政府計量行政區部門申請檢定,由其指定的計量檢定機構按周期檢定計劃檢定。
強制檢定工作必須在政府規定的期限內完成,計量檢定機構在完成強制檢定后應出具檢定證書或檢定結果通知書并加蓋檢定印記。不應出具校準證書或測試報告。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檢定收費標準收取檢定費。
非強制檢定:在所有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中除了強制檢定的以外,其余計量器具的檢定都是非強制檢定。這類檢定不是政府強制實施,而是由使用者依法自己組織實施。這類計量器具的準確與否只涉及其使用單位的產品質量、節能降耗、經濟核算、實驗數據的準確可靠等。使用這類計量器具的單位應建立內部計量器具臺賬,制定周期檢定計劃,按計劃對所有計量器具實施檢定。
檢定和校準必須依據相關的技術文件,如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等。這類文件是按照每一種計量器具特殊要求分別制定的。在每一個文件中規定了該文件的適用范圍,包括適用于哪一類計量器具或量值,以及要達到的目的。規定了計量要求:包括被測的量值、測量范圍、準確度要求等,也規定了通用技術要求:如外觀結構、安全性能等。文件中還規定了進行檢定或校準必備的條件,包括設備要求和環境條件要求。設備要求包括計量標準器具和配套設備的要求,如計量標準器具和配套設備的名稱、準確度指標、功能要求等。環境條件要求包括環境參數的技術指標,如所需的溫度范圍、濕度范圍等。
檢定應依據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和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和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如無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則依據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部門計量行政部門分別制定。
校準應根據顧客的要求選擇適當的技術文件。首選是國家計量校準規范。如果沒有國家計量校準規范,可使用滿足顧客需要的、公開發布的,國際的、地區的或國家的技術標準或技術規范,或由設備制造商指定的方法。還可以使用自編的校準方法文件。
按照所依據的檢定規程的程序經過對各項法定要求的檢查,包括對示值誤差的檢查和其他計量性能的檢查,判斷所得到的結果與法定要求是否符合,全部符合要求的結論為“合格”。凡檢定結果合格的必須按《計量檢定印、證管理辦法》出具檢定證書或加蓋檢定合格印;不合格的則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
校準得到的結果是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的修正值或校準值,以及這些數據的不確定度信息。校準結果也可以是反映其他計量特性的數據,如影響量的作用及其不確定度信息。對于計量標準器具的溯源性校準,可根據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的規定做出符合其中哪一級別計量標準的結論。對一般校準服務,只要提供結果數據及其測量不確定度即可。校準結果,可出具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如果顧客要求依據某技術標準或規范給以符合與否的判斷,則應指明符合或不符合該標準或規范的哪些條款。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630-2011)《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則》,環境保護部發布,2011-11-01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