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萬里
公主嶺市公證處
試析公證制度的法律價值及立法完善
高萬里
公主嶺市公證處
公證是在公民或法人的權益尚未受到損害的時候,通過證明的方法來預防權益遭受損害。本文旨在對公證制度的價值與功能進行闡述,以此發現公證制度肩負著預防性使命與法律服務的雙重職責,而確立公證制度基本價值體系顯然成為我國公證制度改革必須解決的首要任務。
公證制度;界定;價值與功能
公證制度是一種讓申請人以較小的代價贏得一種國家意義上的證明。這種證明使得個體本身的信用得以創設或增強,這正是公證制度最為核心的價值。首先,公證的產生源于信用的需要。公證是基于人們在交往中自我保護的需要,人們基于信用而交往,公證恰好滿足了人們對信用的向往。其次,公證本質與信用存在契合。公證是國家權力及其所承載的國家至高信譽和公共權威在證明活動中的體現。公證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信用保障法律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爭議起源。公證執行證書是指債務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書規定的義務,債權人向原公證機構要求出具的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憑證。我國在建立和恢復公證制度之初并無執行證書制度,直至2000年制發《聯合通知》時,考慮到公證機構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預置屬性,及從預置效力到效力實現有一個過程,可能發生各種影響執行的情況,為使人民法院明確了解執行的對象及標準,規定了執行證書制度。
2、存廢之爭。根據對我國若干公證機構的調查顯示,在公證機構辦理的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發生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債權人申請出具執行證書時,通過公證機構對債務人核實、督促,約80%的債務人在公證機構簽發執行證書前就自覺履行了義務,約5%左右的案件,因債務人提出確有依據的異議,公證機構認為不宜簽發執行證書,告知當事人通過訴訟解決其糾紛,只有約10%多的案件通過簽發執行證書進入執行程序,且在進入執行程序的公證文書中,債務人提起異議的比例更是極其稀少。由此可見,執行證書制度在我國的公證實踐中,對于實現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的宗旨具有相當顯著的作用。
3、完善建議。從目前的公證實踐來看,公證機構可以依據當事人約定的或辦理公證時認可的程序和標準進行債務履行狀況的核實,即公證機構在簽發執行證書前,應當按照約定書面通知債務人,要求其限期對債權人提出的出具執行證書的申請和依據的事實、證據進行確認,如債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提出異議,或提出異議但沒有提供充分的證據,公證機構即可簽發執行證書。
1、公證制度的現實作用。公證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信用保障法律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1 有利于維護國家法律秩序,保障社會穩定,保障交易安全。在日益復雜的經濟交易中,利用公證法律制度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確保合作各方相互信任、降低風險、提高效率,無疑是便捷而有效的。將公證法律服務作為一項重要的信用保障法律機制納入國家信用體系建設,可以確保交易安全,規范市場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1.2 有利于增進人們對公證的信任和期待,定紛止息,調整社會關系。公證制度是國家“為當事人雙方提供不用武力解決爭端的方法。”公證機構代表國家居中對各方當事人的爭執予以公證協調,其目的以維護和保障社會穩定。公證制度有助于防止交易風險,降低市場主體交易成本,促進經濟活動依法有序運行。公證制度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并能夠對社會產生公信力。國家、社會、個人都需要用它止息紛爭,以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繁榮。
1.3 有利于抑制和預防矛盾。公證制度屬于非訴訟領域,在民商活動中對法律行為和事實經過公證程序,加以監督和規范。對于過錯或違法當事人具有警示作用,促使其主動改正或通過法律手段予以追究。對于潛在的不規范或背離法律要求的,可以提醒或促使他們依照法律加以調整或修改。對于守法者能起到行為的預期效果,化解各種利益糾紛和沖突。對不熟悉法律的當事人起到學習宣傳或啟示的作用。
1.4 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的武器。公證、調解、仲裁、訴訟、執行形成了我國民事程序法一完整的系統。構筑具有中國特色的預防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法治系統,在民事程序中達到完美的結合。他們之間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相互依托,協調發展。總之,市場經濟和公證制度之間呈現出良性互動系,為保障社會主義經濟發揮著巨大的效能。
2、公證制度中國家干預功能的加強。在我國,公證制度在社會經濟民事流轉秩序中發揮的作用還非常有限,公證制度的國家干預功能還需有待加強。
2.1 預防糾紛功能的強化。公證是預防性的法律制度,處在防范民事經濟糾紛的最前沿。通過公證人員在執業活動中的審查監督,進一步降低經公證的行為、實事和文書的糾紛發生率,使公證成為預防糾紛的第一道防線。
2.2 監管經濟、民事活動功能的履行。公證監管可以實現國家對經濟、民事活動的間接干預,確保各類經濟民事主體保持誠信,各種經濟民事活動真實、合法、公平、公正,避免和減少風險,并為解決各類糾紛提供具有國家公信力的證據。
2.3 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功能的發揮。公證機關通過辦理與不動產、公司、知識產權、婚姻財產約定等相關的公證事項,承擔起對有關合同、協議、章程的審查義務和代辦登記等相關業務,能有效地促進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公證制度作為一種法律制度,強調中立性、客觀性和均衡性,側重的是保護公共利益,其追求的價值目標應該符合程序、正義、自由、效益這一法律的基本價值標準。而建立一個符合程序、正義、自由和效益要求的公證制度,應當成為我國公證制度改革與完善的價值選擇與追求。
[1]王宏斌:《論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的執行審查》,載于《新西部(理論版)》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