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峰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書館
發揮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作用的可行思路
韓玉峰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書館
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受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眾多外部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逐漸形成的,是一種能夠長期維系、發展及推動圖書館群體意識、行為規范及其他管理特征的集合。本文以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特征為切入點,綜合論述了圖書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優勢及其實施路徑,以資參考。
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文化建設
重視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是完善社會整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不僅是響應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直接體現,也是實現“全面閱讀”,提高全社會人民群眾文化科學素養的有力措施,能夠在更廣層面、更深層次滿足社會大眾對文化的需求,亦有助于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弘揚人類文明。具體地說,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
公平性是公共服務體系整體架構的基礎特征,其主要體現在公共文化服務的應用范圍廣,且服務提供對象之間沒有差別。簡單地說,就是“一視同仁”的服務大眾,確保公共服務資源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從另一角度來看,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特征亦與我國國情、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高度契合,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的基礎保障。
圖書館本身即是社會公益性組織,以向社會大眾提供一系列高質量且免費的文化服務為其主要職能,因而可以說,公益性是各大圖書館建館的基礎性特征。而其這一特征,使得廣大基層人民群眾能夠擁有更多學習文化知識、接受文化熏陶的機會,不僅有助于充實民眾的知識儲備,提升全民文化素養,還是推動文化建設,實現“文化強國”目標的有力支撐。
宏觀而論,書籍中蘊藏了人類文明、文化、思想和意識的發展進程,是全人類社會文明的主要載體,圖書館作為社會“書籍保管員”,擁有海量的文獻資源,因此肩負著傳承和弘揚人類文化遺產的責任。而從實際來看,相較于其他公共文化服務組織,圖書館不僅有著高質、高效的服務水平,還有著不可比擬的資源優勢。圖書館作為基層文化傳播、文明建設、道德教育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務的前沿陣地,其豐富的館藏資源是基層人民群眾接受文化、開展文化活動的主要來源;再加上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使得人民群眾不僅能夠更為快捷、便利的進行文獻檢索、咨詢查借閱等,還使得更多基層人民的個性文化需求得到滿足。
前文已有提及,圖書館是社會公益性組織的主要成員,也是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陣地。從內部來看,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滲透在其各個管理層次當中,但同時,其文化服務又得以充分表露,能夠培養和提高社會民眾文化修養、信息素養,為其提供廣泛的閱讀體驗及文化休閑服務,因此可以說是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有序開展的重要支撐。
在“文化強國”“文化自信”等一系列戰略指導思想的引領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而圖書館在這其中肩負著重要職責。如何充分發揮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作用,助力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是當下圖書情報事業研究重點之一。對此,筆者提出了下述建議:
服務質量是考核圖書館各項工作效率的基礎標準,在促進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進程中,同樣應當予以重視,不僅要切實提高和深化工作人員在管理工作中的服務意識,同時要注重服務的互動性、選擇性,將圖書館由行為主體,逐漸轉變為與用戶需求結合的行為主體。例如,可積極開展用戶需求和閱讀心理研究活動,讓用戶從文獻資源建設與服務的接受者,逐步轉變為發起者,甚至成為文獻資源建設的決策者。除此之外,圖書館還要學習借鑒其他優秀圖書館用戶服務工作模式,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處理技術,不斷開發館藏資源,拓寬資源范圍和渠道,延伸公共文化服務的范圍,創新文化服務措施,探索建立更多適合本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開展的新思路。
時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社會公眾對于文化的閱讀需求也逐漸趨向多樣化、個性化和碎片化發展。因此,針對這一需求變化,圖書館要確保文化服務收獲實效性,就應在分析、研究用戶需求變化的基礎上,進行文化服務的創新。例如,可設計研發綜合了“借、采、藏”多個環節于一體的圖書文獻管理平臺,通過多館合作,館際共享等方式,在圖書館所在地區域內打造一個專屬于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將圖書館的借閱服務功能前移,突破用戶與圖書館及其他圖書文獻提供方之間的屏障,使每位用戶能夠在任一制定的公共文化服務合作點完成文獻查閱、借閱等手續,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與需求的有效對接,帶動圖書館服務核心指標的跨越式提升。
隨著社會轉型、多元文化思潮的沖擊與影響,圖書館文化建設逐漸暴露出一些滯后于時代發展的問題,尤其是在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的當下,圖書館整體發展在新技術上實現創新發展已成為十分緊迫的現實問題。因此,針對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系列研究以及實踐工作亟待展開深入研究和探討,以促使圖書館文化服務事業能夠永遠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1]曾瑛.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眾賦權需求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論壇, 2015(5):20-26.
[2]劉蕾, 趙繁菲, 董磊.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探析[J].科技與創新, 2015(8):44-44.
[3]曲哲.第三空間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及發展趨勢[J].圖書館學刊, 2015(11):16-18.
[4]李艷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提升路徑與策略[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17, 29(6):174-178.
[5]涂姍.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的策略分析[J].辦公室業務, 2017(11):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