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志遠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淺析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模式
邊志遠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建設規模和體量不斷增大,高層建筑增多。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越來越艱巨,以何種模式來監管,且能監管到位杜絕事故顯得越來越重要。很顯然,以往依賴一次次的大檢查和監督施工過程的實體安全,致使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處于運動式起伏狀態,缺少長效運作機制,已經不適合現階段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需求。當前由于安全監督管理從上到下的整體環境不良,向下追究責任的制度,對監督管理者形成壓力,迫使監督管理者使用各種類似監督方案、計劃、交底等形式來規避風險,對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創新根本無心鉆研。因此,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對當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模式進行分析。旨在促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地提升。
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如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如何加強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是人們共同關注的問題。為此,作為建設工程安全監督部門應認真探索科學有效的安全監督管理模式,從而提高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效率,有效防止因安全監督管理不到位而導致發生安全事故,現根據有關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規及本人多年的安全監督管理經驗,提出以下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模式。
1.1 施工階段的安全監督檢查方式。施工階段的安全監督檢查階段包括實體防護安全檢查和施工、及監理單位及項目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行為檢查,實體防護安全檢查指的是對施工現場“三寶四口五臨邊”、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外腳手架、施工臨時用電、模板支撐、施工機具等安全防護情況進行檢查,從而督促施工、監理單位及時控制并排除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安全行為檢查是指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及監理單位及項目安全管理人員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施工、監理單位定期安全檢查整改記錄、旁站記錄、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與審批、三級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以及項目安全管理人員到崗履責情況。從而督促施工、監理單位等責任主體及相關安全管理人員認真落實安全管理職責,確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1.2 施工階段安全監督檢查處理方式。安全監督檢查的處理方式有警告、整改、動態扣分、不良行為記錄、局部暫停施工、全面停工等方式,在安全監督檢查過程中,對于一般的安全隱患且能夠即刻進行整改的,應至少發出安全巡查檢查記錄進行警告處理;對安全隱患較大且不能馬上整改的,應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對安全隱患較大且未認真落實整改要求的,可對相關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實施安全生產動態扣分管理并記不良行為記錄;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應簽發局部暫停施工通知書或全面停工通知書。對日常安全監督管理過程中發現的較大及以上的安全隱患,安全監督員應建立安全隱患監督管理臺賬,督促施工項目認真落實隱患整改并跟蹤整改情況,直至安全隱患消除為止。
1.3 施工階段安全生產措施費監督管理。安全監督管理機構應強化施工安全生產措施費用的監管力度,建立安全生產措施費審批制度,即工程項目在報建時,將安全生產措施費存存入專用賬戶,并按照施工準備階段占50%,結構封頂階段占30%,裝飾完成拆外腳手架前占20%三個階段進行申請領取,對安全生產費用投入不足,存在較多安全隱患的單位,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不予審批其申報的安全生產措施費,使得該費用能夠做到專款專用,確保安全生產的投入。
凡事都得開頭嚴,施工準備階段作為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建筑施工安全質量的控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施工準備階段安全監管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2.1 當建筑工程辦理好安全監督注冊手續之后,由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對建筑施工進行安全監督,并審查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體系、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施工管理人員信息。同時,安全監管機構進入到建筑施工場地進行安全檢查,包括工地圍擋、大門口等地方的安全標識是否到位,并判斷施工現場環境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對檢查合格的資料以及施工場地由安全監管機構出具評價意見,作為撥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臨時設施費的依據。同時,建設單位根據評價意見申報施工許可等手續,把現場勘驗評價意見作為施工許可的前置條件。
2.2 完成施工準備階段的意見評價之后,安全監管工作人員應創建該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專項檔案。并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專項施工方案、安全管理架構、管理人員信息和資格證等與安全監督管理相關的資料進行存檔。
2.3 安全監督員應根據建筑施工項目的現場情況以及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上報的專項方案、設備數量、危險性工程清單編制《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確應重點監督的內容以及監督的方式,尤其是應該針對危險性較大的工程制定詳細全面的監督管理方案,而且應涵蓋安全監管措施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
2.4 建筑工程項目啟動后,安全監督員應按照《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方案》,組織該建設項目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勘察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召開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交底會議,并且應通過會議明確各方的安全管理職責。同時,針對安全監管的重點以及難點聽取各方責任主體的意見,并對各方責任人的疑問進行交流與解答。會議結束之后,應填寫《工程監督交底記錄表》,最后交給接受交底人員進行確認和簽章。
總而言之,在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的過程中,安全監督管理機構應該始終堅持以“預防為主、安全第一以及綜合治理”作為安全管理的指導方針,切實履行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科學制定高效的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模式,不斷地地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1]楊家君.淺談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模式[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4:404.
[2]吳健雄.淺析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J].建筑安全,2014,09:71-73.
[3]李振旭.建筑施工事故防范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