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權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陽泉供電公司
有關電能計量采集運維工作的思考
杜少權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陽泉供電公司
隨著電力企業的不斷發展,相關部門更加注重信息采集系統的建設,有效地提高了信息采集的速度以及質量。但是在實際的系統運行過程中,相關的工作還是停留于表面,不能深入地進行應用,導致系統的功能不能發揮以及相關資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因此,積極的加強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實踐應用勢在必行,能夠實現了用電信息的采集以及檔案建立的一體化。
電能計量;采集運維;工作要點
電能是當前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其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與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直接的聯系。電能計量是電力生產中的重要部分,電能計量在進行電力生產、輸送及利用環節都十分重要。因此,提高電能計量的準確性對電力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1 表計故障因素
電表運行過程中,表計故障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故障類型,出現的頻率相對較高。進行故障排查時,可首先從可能導致故障產生的因素進行排查,以便于針對表計故障情況做出針對性處理,對表計的正常運行進行維護。筆者將引起表計故障的主要因素做如下分類:其一,在電池電量過低的情況下,引起電池內部故障。其二,模塊、液晶屏、表計軟件等部分故障,或出現時鐘錯誤現象。其三,存儲器或內部存儲程序受損,數據存儲操作無法正常運行。其四,電子元器件存在老化現象。其五,內部軟件程序出現錯誤。
1.2 接線盒故障因素
在接線盒接入計量二次回路的情況下,受接觸不良等因素的影響,極易導致計量二次回路故障的出現。以接線盒中的金屬片為例,在使用時間過長的影響下,直接導致表面氧化現象的產生,進而直接引發接觸不良。或在接線盒端子螺絲松動、接線端子過熱等情況的影響下,均可導致接線盒的正常運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要從根本上規避數據異常現象的出現,應對上述相關故障情況做到嚴格排查。
1.3 互感器故障因素
與其他故障類型相比,互感器故障的出現頻率雖相對較低,但所涉及的故障類型相對復雜。一方面,由于互感器電暈可出現局部放電現象,可能導致數據測量的準確性失真。另一方面,電壓二次回路短路、電流二次回路開路等現象也可引起互感器故障出現。另外,熔絲熔斷、質量不達標、鐵磁諧振或接線方式不正確等原因也可引發故障。
1.4 終端故障因素
電源終端、電能表的通信等通常成為終端,終端故障的出現頻率也相對較高。一方面,可由終端黑白屏、時鐘錯誤等因素引起。另一方面,可由軟件、485接口、載波模塊、通信模塊等部分的故障引起。
2.1 實現電能計量的智能化和集約化
為了促進電力企業更好的發展,電力企業要適應電力用戶對于電力計量的實際需求,將集中抄表管理的方式全面推廣于電能計量當中。通過使用這一電力計量采集,能夠實現電能的智能化與集約化管理,而且在人工費用上也有一定的降低。另外,為了能夠保障電力企業更好的發展,促進電能計量和采集工作的發展,應該采用智能化超標的方式進行電能計量,以實現統一收費與管理。同時,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電能數據采集水平,以促進企業穩定的發展。
2.2 提高電能計量運維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
電能計量、采集和運維直接關系到電力企業的發展,而電能計量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與電力采集、計量和運維效果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為了能夠提高電能計量企業的整體水平,電力工作人員要不斷提升自己,努力學習相關的業務知識,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化與智能化電能集中計量方式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對于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有的工作人員還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對電力工作人員展開相關知識的培訓,不僅要讓工作人員掌握相關的電能計量知識,還要提升計算機的操作能力,以及相關設備的安裝調試能力。
2.3 采集系統在消除計量異常中的應用
首先,對用戶配電線路線損統計表進行查看,記錄線損率,判斷線損率是否在正常范圍之內,對線損率高于理論線損率的線路進行重點查看,進而判斷實有臺區數量和已采集臺區數量是否一致,一致說明電能數據采集成功,不一致則說明部分電能數據未能采集成功,從而致使線損率出現異常情況。此時,可以采取人工補抄的方式進行處理,完善電能數據采集工作,繼而再查看線路線損統計表,假如實有臺區已經全部采集完成,而線損率仍然沒有回復正常,那么需要繼續分析本條線路的所有公變用戶和轉變用戶。對轉變、公變電能表計數據凍結的正確性進行判斷,然后查看變電站線路關口電能表電能量凍結的情況是否正常進行判斷,如果以上兩步都沒有出現異常,那么則繼續對公變臺區集抄數據進行判斷,如果臺區線損率為負,則可以判斷公變電能表出現了故障。
其次,通過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統計查詢—電壓電流曲線數據模塊,對每個用戶15min電壓、電流的具體數值進行查看,具體判斷是否出現了失壓、失流的情況,通過細致查詢,可以最終確定電能表電壓線是否出現熔斷、開路等異常情況,在時間點明確的情況下,有助于進行電量的追補。
2.4 進行共用配變運行的實時監控
在電網系統的運行過程中,可以利用集中器的交流與采樣功能,來對所采集到的用戶用電數據進行及時的存儲與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對公變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的監控。并且通過對一段連續時間的電力運行狀況進行分析,來確保整個電網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這樣就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公變所帶電荷的有效調整,從而達到避免了用電高峰期負荷過大而造成了變壓器故障等事故的發生。而通過對公變運行情況進行監控,還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為負荷過輕而導致的空載運行等情況,從而達到了節能的目的。
總而言之,電能是當前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能源,是人們日常生活的能源保障,只有加強管理,不斷完善集約化管理,并采用先進的科技,才能保障電能計量的可靠性,使電力企業更好的發展。
[1]黃彬.有關電能計量采集運維工作的思考[J].通訊世界,2016(12):192-193.
[2]黃志軍.用電檢查工作中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應用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6,(08):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