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然
山東省威海市第一中學
簡論高中生如何學好數學的方法要點
李澤然
山東省威海市第一中學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思維很縝密的學科,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學好數學,努力提高個人的數學素養將對人的一生都產生重要影響。升入高中階段,同學們可以把數學的學習當作一個新的起點,在高中數學學習中,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有針對性的選擇學習切入點,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是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必須重視的環節。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學習,從一名高中生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學習好數學的方法和認識。
高中數學;教學
(1)對數學缺乏自信。由于數學的邏輯性特點,作為學生對于邏輯性思維的發展還不成熟,對數學就有一種恐懼感,認為數學難學,不容易理解掌握,恐懼心理主導著學生的觀念,對數學學習缺乏自信。其實數學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結合生活實際,才能夠引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主動性。(2)學習層次沒有拉開。對于數學的認識水平有差異,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同學智商有差異,對學習的理解能力不一樣,不同水平層次的同學感受不一樣。(3)缺乏主動學習。數學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并非完全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我們缺乏主動性,需要我們端正學習態度,鍛煉自己動腦的習慣,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磨練自己的意志。
高中學生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也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制訂計劃,以明確學習目的。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煉學習意志。
第二,課前自學。這是上好新課,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基礎。自學不能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時著重聽教師講解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在課堂上解決。
第三,專心上課。“學然后知不足”,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課前自學過的學生上課更能專心聽課,知道哪里該詳細聽,哪里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盤抄錄,顧此失彼。
第四,及時復習。這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多方面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本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第五,解決疑難。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過程中暴露出的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于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要再做一遍,長期堅持可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第六,系統小結。這是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起到由“活”到“悟”的功效。
第七,課外學習。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延續,包括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和教師交流學習心得等。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還能滿足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其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激發求知欲與學習熱情。
2.循序漸進,防止急躁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發現新知的積累過程,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許多優秀的學生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基本功扎實,他們的閱讀、書寫、運算技能達到了相當熟練的程度。
3.注意研究學科特點,尋找最佳的學習方法
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練習是不可取的,只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也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的學習方法。
總之,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學法與教法相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探求相結合,統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建立縱橫交錯的學法指導網絡,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學習上屢遭失敗,易使他們心靈上受到嚴重的“創傷”,存在著一種失敗者的心態,學習自信心差。當一個學生對學好數學學科徹底失去信心時,任何說教都將無濟于事。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讓他們從自己的優點、興趣、愛好中獲得自信,從而鼓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勇氣。如實施成功教育,創設成功的教育情境,從而使學生產生自信心,進而感到經過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達到轉化學生的目的。
學生的轉化是涉及生理學、心理學、教育管理、教學論等多方面的綜合科學。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肩負著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的重任。學生由于成績差,可能長期被自卑所困擾。教師應更多地注入愛的甘醇,使他們的心理保持平衡。在教學中,要對學生不歧視、譏笑、挖苦。相反,在他們有困難時應熱忱幫助,在他們有進步時應及時表揚,使他們總是生活在希望之中。
教師要偏愛他們,平時要利用一切機會主動地接近他們,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和他們交朋友。哪怕是對他們的一次微笑,一句口頭表揚,一個熱情鼓勵的目光,一次表現機會的給予,都可能為其提供熱愛數學,進而刻苦鉆研數學的契機,都會給學生一種無形的力量。如果學生對教師產生良好的情感,則一定會遷移到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中。因此,教師應當從思想、生活、學習上關心學生,了解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難;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性、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對于高中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興趣的培養和動力的激發,是關系數學學習的關鍵,要針對學習興趣點,端正學習態度,結合生活實際和自己的實際水平,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知識水平,正確處理與老師的關系,在互動中培養興趣,達到“親其師、樂其道”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學好數學,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1]周春荔,數學學習的特點及其行為表征,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7
[2]呂紀增,喬建華,中學生對成敗歸因的差異,河南教育學院學報,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