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竹
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設置問題探討
趙浩竹
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前我國具有地下空間的建筑工程的數量逐年增多,經不完全統計,我國地下有效利用空間已經達到1000萬平方米,其中主要使用功能是餐飲、商業街、車庫、地鐵或者旅館等。地下建筑一旦著火,很容易發展成重特大火災事故,為此筆者試對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的設置問題進行探討。鑒于此,本文就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設置問題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人員疏散
對于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的設置問題,我國有具體的要求和規范規定。一般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主要包括自然送風、機械送風、自然排風以及機械排煙(排風)等形式。同時,在地下建筑房間裝飾過程中,應該進行控制或降低可燃材料的使用。對其防火防煙進行有效的劃分或調整,有效控制和阻止地下建筑煙氣的排放或擴散。另外,我國對于地下建筑面積>50m2,且對于地下建筑可燃物擺放較多的房間以及停留過多人員的房間,應該對其設置機械排煙基礎設施。此外,依據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下簡稱《建規》),對于地下建筑不具有自然排煙的狀況下,其地下建筑面積>200 m2,或一個房間其面積>50 m2的,一般設置機械排煙基礎設施。對于地下建筑由于其滿足自然排煙條件,卻地下空間又較為封閉的建筑,應設置機械防排煙系。
在對既有防排煙系統的檢測結果表明:絕大多數現有地下建筑物的防排煙系統都存在著排煙量不足、機械送風系統的余壓值與規范要求相比不足、風口的布置不符合規范要求、閥門自動啟閉不能實現等諸多問題。具體原因如下:(1)在方案設計階段,設計者存在著不能聯系實際、對國家規范理解生硬、片面地參考規范中的某些條文和表格憑空設計,而未考慮到具體工程中的實際情況、施工單位的施工技術水平等因素。(2)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很難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相關圖集施工,風機的選用與設計選型的要求相差較大,出現施工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嚴格導致風機的箱體嚴重變形、風道表面的粗糙度不符合規范要求、風管截面的凈面積達不到設計要求、選用相應的防火閥門沒有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認證等現象,加之監理單位不認真負責,很可能導致防排煙系統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對于地下建筑尤為重要,地下建筑應該選擇合理的、科學的防排煙形式。從目前我國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設置來看,其排煙系統獨立設置應用的較為廣泛。該獨立設置有所欠缺的是其占用空間較大,資金使用量比較大,同時后期維護費用也較高。隨著我國節能環保理念的推廣,在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設置中,通過不斷研究和創新,產生了一種雙速風機。雙速風機不僅節約空間,還降低了成本,使風管和風機都得到了有效使用。雙速風機的優點就是當地下建筑未發生火災時,雙速風機低速運轉進行排風換氣,當發生火災時,即高速運轉進行機械排煙。
排煙防火閥一般用于排煙系統管路上面,通常平時處于關閉狀態,遇到火災時,通過報警聯動自動開啟。當排煙防火閥處的煙氣溫度達到280℃時其自動關閉。防火閥一般安裝于補風系統的管路上,自動開啟(并具備手動開啟的功能)。當防火閥處的氣體溫度達到70℃時,其會自動熔斷關閉。排煙防火閥或防火閥的設置要點為:(1)防火閥或排煙防火閥應按《建規》要求,靠近防火分隔處設置,“距墻表面不應大于200mm”,上述風閥與防火分隔之間的風管應采取隔熱防火措施;(2)防火閥的設置應按《建規》的規定執行。
為保證防排煙風機在排煙工作條件下,能正常連續運行,防止風機直接被火焰威脅,就必須有一個安全的空間放置防排煙風機。防排煙風機房設置要點為:防排煙風機應設置在專用機房內,該房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h的隔墻和1.5h的樓板及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隔開。
地下室機械排煙系統的排煙口與排風口共用時,對于每個防煙分區均獨立設置排煙風機時,一般可只設常開式多葉風口,聯動關系較為簡單。對于一臺排煙排風雙速風機擔負兩個以上防煙分區時,共用風口聯動設置難以實現排煙的要求。為滿足只排放著火防煙分區煙氣的要求,排煙過程中,起火區域的排煙口應打開排煙,未起火防煙分區的排煙、排風口應聯動關閉,但除全自動排煙防火閥外,共用排煙口無法實現既聯動開啟、又可聯動關閉功能。因此,對于排風排煙共用系統情況下,又存在2個以上防煙分區共用風機時,排煙、排風口必須并聯分開設置,并應在排風口或排風口所在支管設置具有聯動功能的防火閥門。平時,排風口常開排風,排煙口常閉;火災時,風機切換為高速排煙,著火防煙分區內排煙口聯動打開排煙,其它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處于關閉狀態,而排風口等閥門應全部聯動關閉。
地下建筑具有封閉性和通風條件極差、安全出口較少等特殊性。因此,我們必須對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設置問題予以高度的重視和關注,通過對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常見問題進行歸納、匯總,分析研究防排煙系統在設計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切實發揮地下建筑防排煙設施的防滅火功效。
[1]肖娥.地下建筑防排煙系統設計常見問題及對策淺析[J].武警學院學報,2016,31(08):66-68.
[2]蔡章偉.基于建筑防排煙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研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 ),2017,(07):26.
[3]劉冰.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城際地下車站公共區防排煙系統設計[J].鐵道標準設計,2016,58(05):113-116+127.
[4]任進.地下車庫通風及排煙系統分析與應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5]尚乃保.高層建筑地下汽車庫通風與排煙的特點與系統設計[J].科技資訊,2016,(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