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人類走向文明和社會進步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持續推進,為旅游經濟發展帶來轉型升級的黃金機遇;旅游經濟的日益擴張,也成為推動城鎮化進程的重要動力。城鎮化與旅游 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城鎮化與旅游經濟發展的相關性研究已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已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同,尤其是旅游經濟發展對城鎮化的影響研究成果豐富。然而,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如何借助城鎮化的建設與發展,釋放城鎮化潛能,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成為當前與未來旅游經濟研究的側重主題,對于推動旅游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鑒于此,本文著眼于城鎮化對旅游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文獻,展開系統的文獻梳理與評述,并進一步對相關研究進行評述與展望,以期為深化與擴展我國城鎮化發展與旅游經濟相關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目前,城鎮化對旅游發展的影響研究還較少,相關研究集中在城鎮化通過為旅游業提供所需發展基礎與條件而對旅游發展產生影響。其一,城鎮化為旅游發展提供了旅游吸引物,如Erhlich(1999)以波士頓為例的研究發現由于城鎮化進程而形成的城市獨有的旅游體驗環境成為一種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Ashworth(2010)也認為城鎮化進程產生的新型旅游要素形式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原因。其二,城鎮化為旅游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等有利條件。如Pearce(1999)認為城鎮化提高了城市旅游交通的通達性,同時相關旅游設施的集聚也成為城市旅游發展的重要保障。
國內早期研究中,僅有個別學者的研究涉及到了城鎮化對旅游發展的影響,王興斌(2000)從城市旅游建設的角度探討了城市對旅游發展的貢獻,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發展的影響研究并未引起研究學者的較多關注。直到近年來有少數學者開始側重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發展的影響,分析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發展的影響機制,并開始涉及定量的實證分析方法。周少雄(2002)的研究表明城鎮化發展在改變或行將改變現實旅游所依賴的社會存在、空間環境和客源基礎,它給旅游業發展帶來了某種根本轉變。鄭曦(2008)、金準(2008)認為城市發展改變了旅游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供需結構等從而促進了城市旅游發展。
在探討現代服務業演化發展的推動機制時,崔日明和李丹(2011)將城鎮化作為了服務業演變發展的動力之一,城鎮化發展帶來的需求效應、市場基礎、要素集聚等推動了現代服務業發展。那么,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鎮化進程勢必會影響旅游發展。趙磊(2011)選取了我國東、中、西部省份的三個代表省市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城鎮化對其旅游產業的影響效應。結果發現,城鎮化對旅游業的產業效應具有區域差異性。從整體上看,城鎮化對旅游產業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邱玉華與吳宜進(2012)指出,城鎮化進程是鄉村旅游發展最核心、最直接的影響因素。
基于旅游發展的相關基礎性研究成果,旅游資源(楊勇,2008)、收入水平(孫根年和薛佳,2009)、交通等基礎設施(彭程甸和成鳳明,2009)被認為是影響旅游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因此,楊亞麗和孫根年(2013)認為城鎮化發展所帶來的人均收入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城市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及旅游景區的開發,成為城鎮化促進國內旅游發展的直接驅動力與重要保證。另外,余鳳龍和黃震方(2013)從理論與實證層面剖析了城鎮化進程對農村居民旅游消費的影響,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將有助于更大程度地釋放農村居民旅游消費與旅游經濟增長的潛力。此外,余鳳龍等(2014)研究發現,城鎮化對旅游經濟的推動作用在全國層面和區域層面上有所差異,全國層面上城鎮化對旅游經濟的直接推動作用不明顯,但在各省層面上城鎮化水平越高,旅游經濟越發達。進一步,王坤等(2016)不僅分析了城鎮化規模與質量對旅游經濟影響的直接效應,還采用空間面板計量模型探討了城鎮化對旅游經濟影響的空間溢出效應。城鎮化規模、質量對旅游經濟發展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和正向的空間溢出效應。
綜上所述,近年來,城鎮化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研究開始引起學者們的關注,代表學者為黃震方、余鳳龍、王坤等。相關研究集中在城鎮化通過為旅游業提供所需發展基礎與條件而對旅游發展產生影響,并采用回歸模型進行定量檢驗。
然而,已有城鎮化對旅游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尚有不足。首先,從研究主題看,城鎮化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效應、內在機制以及空間差異等研究不足,缺乏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在我國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的機遇期,深入探討城鎮化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極具價值與意義的課題。其次,在定量研究中,多數研究對城鎮化與旅游經濟發展變量的指標選取存在單一化、簡單化的現象。這種單一化的指標測量對變量含義的解釋性缺乏全面性與力度。城鎮化不僅體現在人口的城鎮化,還包括產業結構、生活生產方式、物質文明等向農村擴散的過程;旅游經濟的發展也不僅體現在所取得的旅游收入等現實績效,還應涵蓋可持續、提質增效的要求。因此,研究城鎮化與旅游經濟發展關系時簡單地采用單一指標衡量相應變量,會使研究存在一定偏差或不足。
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處于快速推進的階段,旅游業發展也面臨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新形勢下城鎮化與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關系研究將會面臨新的研究視野。首先,我國的城鎮化進程步入新型城鎮化階段,更加注重以人文本與可持續發展,城鎮化內涵上更加豐富,評價指標更加多樣。基于此,新型城鎮化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特征有待深入分析與實證檢驗。其次,基于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巨大的關聯帶動作用,我國各省市紛紛將旅游產業作為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或優勢產業,這就加劇了區域旅游產業競爭態勢。在此情形下,如何抓住城鎮化加快推進的機遇、提升本地區旅游產業競爭力是城鎮化以及區域旅游經濟研究的新視角。
[1]Ehrlich B. The New Boston Discover the Old: Tourism and the Struggle for a Livable City[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33-42.
[2]Ashworth G, Page S J. Urban tourism research: Recent progress and current paradox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1):1-15.
[3]Pearce D G.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aris: Public intervention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 25(2):457-476.
[4]崔日明,李丹. 我國現代服務業演化發展的動力機制及對策研究[J]. 經濟學動態,2011(12):37-41.
[5]彭程甸,成鳳明. 交通設施、收入水平、假日政策與國內旅游收入增長——基于VAR模型的研究[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5):78-82.
[6]邱玉華,吳宜進. 城鎮化進程中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路徑選擇[J]. 社會主義研究,2012(1):101-104.
[7]孫根年,薛佳. 收入驅動的居民國內旅游模型研究[J]. 商業研究,2009(5):13-16.
[8]王坤,黃震方,余鳳龍,等. 中國城鎮化對旅游經濟影響的空間效應——基于空間面板計量模型的研究[J]. 旅游學刊,2016,31(5):15-28.
[9]王興斌. 旅游產業規劃指南[M]. 中國旅游出版社,2000.
[10]楊亞麗,孫根年. 城市化推動我國國內旅游發展的時空動態分析[J]. 經濟地理,2013,33(7):169-175.
[11]楊勇. 旅游資源與旅游業發展關系研究[J]. 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7):22-27.
[12]余鳳龍,黃震方. 中國城鎮化進程對農村居民旅游消費的影響[J]. 經濟管理,2013(7):125-134.
[13]余鳳龍,黃震方,曹芳東,等. 中國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J]. 自然資源學報,2014(8):1297-1309.
[14]趙磊. 城市化對典型省際區域旅游業產業效應的實證研究:1996—2008——以江蘇、河南和陜西三省為例[J]. 人文地理,2011(5):99-104.
[15]鄭曦. 城市化與新興旅游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學,2008.
[16]周少雄. 試論旅游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互動關系[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2(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