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 鄭明燕 崔炯 張立瑞 張中敏 王虹 周曉靜
保護地辣椒新品種宛椒 507
李金玲 鄭明燕 崔炯 張立瑞 張中敏 王虹 周曉靜
隨著人們對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辣椒育種也從追求高產、抗病擴大到注重辣椒的商品性、果實品質、果形與果色、保護地專用等方面。目前,黃色或淺綠色品種需求逐漸增多,果大、果皮黃綠色、質脆辣味適中的品種深受消費者喜愛。為此,選育適宜保護地早春栽培的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早熟、質優、穩產的羊角形黃皮辣椒新品種,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生產效益,滿足生產和市場需求。
1.1 親本來源
宛椒507是利用自交系g2922為母本、自交系yb0801 為父本,采用優勢雜交育種方法選育出的優質、抗病、抗逆、中早熟、豐產性好的雜交一代黃綠色羊角形辣椒新品種。其母本g2922是從甘肅農家種選育的優良純化自交系,父本yb0801是從南陽地方種云陽椒變異株經多代自交選育而成的優良純化自交系。

1.2 選育方法
在網室內對36份辣椒材料進行田間抗性、熟性、低溫弱光耐受性及綜合農藝性狀調查,從中選出40株優良單株,采用露地扣紗網棚種植和保護地內加代繁殖的方法進行自交純化,獲得5個穩定自交系。根據育種目標,2011年分別以5個穩定優良自交系為父母本配制雜交組合。2012年早春保護地進行組合鑒定篩選淘汰試驗,選出強優勢組合g2922×yb0801,并定名宛椒507。2013-2014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和多點鑒定試驗;2015-2016參加河南省青椒新品種保護地區域試驗;2016年參加河南省青椒新品種保護地生產試驗。
2.1 豐產性
①品種比較試驗 2013-2014年連續2年在南陽市農業科學院試驗田進行早春保護地品種比較試驗。2013年試驗小區面積10.8 m2,參試品種9個,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3月22日定植。2014年試驗小區面積9.6 m2,參試品種8個,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3月18日定植,地膜覆蓋栽培。苗期防病治蟲,定植后只治蟲不治病。2年品種比較試驗對照同為湘研5號。試驗結果表明,2013年宛椒507早期產量706.6 kg/667 m2,總產量3 189.2 kg/667 m2,分別比對照增產12.6%、16.8%。2014年早期產量780.1 kg/667 m2,總產量3 218.8 kg/667 m2,分別比對照增產13.6%、19.2%,差異均達顯著水平。
②多點鑒定試驗 2014年在河南新野、桐柏、方城、淅川、鄧縣進行多點鑒定試驗,小區面積10.8 m2,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對照品種為當地主栽品種。結果表明,宛椒507各點均表現增產,平均比對照增產13.8%。
③河南省青椒新品種保護地區域試驗 2015年第1年參加河南省區域試驗,6點結果匯總,平均前期產量857.91 kg/667 m2,比對照平椒9199增產16.28%,差異極顯著;平均總產量3 093.20 kg/667 m2,比對照平椒9199增產11.77%,達極顯著差異水平。
2016年第2年參加河南省區域試驗,5點結果匯總,平均前期產量688.13 kg/667 m2,比對照平椒9199增產7.15%;平均總產量3 159.76 kg/667 m2,比對照平椒9199增產2.17%。
④河南省青椒新品種保護地生產試驗 2016年參加生產試驗,5點結果匯總,平均早期產量643.83 kg/667 m2,比對照平椒9199增產7.21%;平均總產量3 442.78 kg/667 m2,比對照平椒9199增產7.95%。
2.2 抗病性
經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進行田間抗病性評價,結果表明,病毒病平均發病率為12.70%,病情指數4.26;疫病平均發病率為4.31%,病情指數1.16;炭疽病平均發病率為2.64%,病情指數0.74。按照抗病性分級標準,該品種高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
2.3 品質
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鄭州)品質檢測,其VC含量81.2 mg/100 g,水分含量93.4%,粗纖維含量1.56%。
該品種生育期 185天左右,屬中早熟品種類型。植株生長勢強,抗逆性強,平均株高85.8 cm,株幅77.8 cm,第1雌花平均著生節位10.1節。果實羊角形,青熟期黃綠色;果面光滑,縱徑22.3 cm,橫徑3.3 cm,果肉厚0.3 cm,平均果實心室數2.6個;鮮果VC含量81.2 mg/100 g,水分含量93.4%,粗纖維含量1.56%;平均單果質量67.1 g,平均單株結果數24.5個,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
早春塑料大棚種植以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種,翌年3月20日前后定植最為適宜,苗齡100~120天。育苗前期注意防寒保暖,3~4葉期分1次苗,或采用基質穴盤育苗,不分苗。定植前施足有機肥,小高畦覆膜栽培,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行距70 cm,窄行行距50 cm,穴距40 cm,雙行單株種植,667 m2定植2 800株。定植前10~15天扣棚,藥劑熏棚,可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等病害;定植后加強中耕除草及肥水管理,促進秧苗早發棵、早封壟,提早開花坐果,提高產量。結果期追肥2~3次,每次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和硫酸鉀15 kg,促進果實膨大。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
河南省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項目(Z2010-03-02)
李金玲,河南南陽市農業科學院,南陽市人民北路350號,473000,E-mail:Lijinling75488@sina.com
鄭明燕,崔炯,張立瑞,張中敏,王虹,周曉靜,南陽市農業科學院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