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智彥
【摘要】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對于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沒有進行較多的培養。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語言進行培養能夠提升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理解,并且對高中生語言的培養涉及了很多實際應用知識點,而學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語言的運用,本文主要就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語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主要目的不僅是要提升語文知識的積累,還應該要學會如何利用語文知識進行交際以及社會活動。很多學科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如何計算以及記憶,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對語言的學習以及應用培養語言能力,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習閱讀、寫作以及口語交際,這些都是對語言的組織以及應用,高中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夠使得學生的各方面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培養高中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在高中生的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使其不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學習,教師在這方面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以輕松的心態面對高考這個分水嶺,并且教師本身要對高中生的教學有正確的認識,不能讓學生成為應試教育下的犧牲品。高中學生學習語文是要積累知識以及素材,并且語文知識可以應用到很多學科當中,而很多學習內容的最終目的都是培養其語言能力,學生學好對語言的應用可以使其在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更快地進行理解,并且能夠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高中生的語言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這些都是對語言的運用有較高的要求的,并且可以使得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對學生的整體發展有較大的作用。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現狀
(一)對教材的應用程度不足
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對高考試卷中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并且要求學生通過反復練習相關題型來提升考試成績,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基礎作用,使得學生對很多基礎的語文知識沒有足夠的了解。教材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接觸的東西,并且其對學生的學習內容有很清楚的描述以及講解,所以教師的教學應該是以教材為主的,然后自己再進行補充,教材中有很多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相關教學內容,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應用程度并不足以讓學生了解到教材中的全部內容,導致學生不能夠學習到教材中有關的語言運用知識,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有較大的影響。
(二)課堂用語不規范
教師的課堂用語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閱讀教材以及相關的知識點,最主要的知識來源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的講解,但是目前我國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語言的使用并不規范,導致學生受到不利影響。教師是學生在課堂上重點關注以及傾聽的對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課堂用語會讓很多學生印象深刻,影響著學生在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對語言的應用,不規范的課堂語言使得學生不能夠學習到正確的語言應用方式,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
(三)學生缺少語言實踐機會
雖然在現代化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大的主體性,并且掌握了大部分的學習主動性,但是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還是主要以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內容為主,并且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對高考語文試卷中的題型進行反復練習,這種機械式重復的學習方式以及內容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時間在埋頭做題,很少有機會用語言的形式進行交流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就是要讓學生進行較多的語言訓練,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緊張的高考做準備,導致其缺少語言實踐機會,從而降低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四)教師缺乏專業的教學素質
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培養是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內容,但是就當前的狀況來說,很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進行講題訓練,很少針對學生的某個方面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雖然這是應試教育下的一種普遍教學模式,但是并不適應于現代教育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專業的素質才會導致其對學生有過多的硬性要求,部分高中語文教師習慣了這種教學方式并且依據自身的經驗進行教學,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會注重對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對語言的應用能力不足。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途徑
(一)結合教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教材內容,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的相關內容,并且教材章節的課文中也有很多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的語言訓練進行了解,并且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對其語言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語言表達主要是通過學生在閱讀語言的過程中有具體的感受,然后通過其中表達的感情進行更高層次的理解,只有理解到位并且感受到其中的表達的感情才能對語言進行較好的運用。
(二)背誦范文,增強語言感受力
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有代表性的文章以及詩詞,教師在對這些文章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應該要求學生對其中的內容進行理解以及感受其中表達的感情,還應該要求學生對這類語言應用極強的范文進行記憶背誦,以此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并且學生通過背誦范文,還可以積累一定的詞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
(三)規范課堂用語,優化語言表達效果
課堂用語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的語言表達形式,學生也是經常通過教師的課堂用語進行學習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規范自身的課堂用語,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表達示范,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要不斷地優化語言表達效果,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語言的重要性,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