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駝鈴成都鐵路局調度所
動車調度安全風險管理
陳駝鈴
成都鐵路局調度所
動車在中國長途運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在動車調度安全風險管理中心,技術人員通過對動車調度進行安全風險源、安全風險點的識別,主動、及時找出可能發生的各種傷害、事故的根源和狀態;通過安全風險評價,分析發生安全風險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嚴重程度,預測其可能產生的影響,按照提前研判預警、嚴格流程控制、強化關鍵控制、運用綜合控制和創新應急處置模式的思路制定相應風險控制措施,消除安全風險造成的影響,本文筆者對此過程進行分析研究,以期望能對動車調度安全風險管理有一定的幫助。
動車調度;安全風險;風險點;風險
根據我國鐵路發展情況來看,我國鐵路列車中動車運行路線網覆蓋中國90%以上的地區,為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在動車運輸過程中動車調度占據重要的作用,主要負責全局范圍內動車組運用和檢修工作,日常調度組織工作內容細致嚴謹,非正常應急處理要求及時、有效。外部環境和內在因素都會對動車調度安全產生影響,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避免或抑制這些負面影響出現,動車調度安全風險管理就是根據動車調度工作實際,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制定并實施相應風險對策與措施等一系列活動防范和消除風險,降低風險可能導致的事故,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形成一種可行的管理方法。
對于動車調度風險管理最首要的工作是能夠發現客觀或潛在的各種風險源,科學分析其存在的可能性,尋找適當的方法避免危險發生,因此,風險識別是動車調度風險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
1、安全風險源
我國動車開始運行以來,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頒布了《高速鐵路調度暫行規則》,經過多年運行經驗,經過我國相關部門的總結,將動車調度安全風險源分為調度命令申請錯誤、日計劃錯誤、非正常應急處置不力、TEDS報警處置不力四大內容模塊。
2、安全風險點
在風險源研究過程中,學者和技術人員根據風險源在動車調度中作用,工作過程各個環節、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影響等進行綜合分析,最終確定動車調度安全風險點共24個,按照等級可以分為高度風險點、中度風險點和低度風險點三類,具體為:在調度命令申請錯誤這一內容模塊中,調度命令執行日期和動車組車型車號確認為高度風險點,動車組運行動力方式和動車組乘務擔當確認為中度風險點,調度命令申請類型核對為低度風險點;在日計劃錯誤這一內容模塊中,開行交路核對為高度風險點,擔當動車組車型車號確認為中度風險點,動車組列車始發站、始發時間和動車組終到站、終到時間確認為低度風險點;在非正常應急處置不力這一內容模塊中,非正常應急組織處置模式和非正常應急信息通報的準確性為高度風險點,非正常應急信息流轉的時效性和遠程指揮處理的技術水平為中度風險點,各工種、各部門本位主義思想和熱備動車組到位確認為低度風險點;其他風險點為(TEDS)報警處置不力中的風險點。
對風險識別以后,需要對風險進行評價,運用科學的辦法對風險的發生率、出現的后果等進行系統的分析,為風險解決奠定基礎。
1、調度命令申請風險評價
動車調度管理中心存在車底更換、回送、試驗等幾類命令申請,申請者需要將信息填寫完整,申請處理者需要綜合考慮申請內容是否能落實及其帶來的影響,并向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尤其是重視車型車號安排是否出現錯誤和申請內容實施日期,避免影響動車運行。
2、日計劃風險評價
動車運行前需要對此次運行過程進行規劃,規劃的依據是列車運行路線和動車近期檢修情況等,結合動車以往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風險源對新出現的風險源進行評價,尤其是開行交路核對需要技術人員重視,并能快速擬定安全管理措施。
3、非正常應急處置風險評價
動車運輸過程中,鐵路部門需要做好非正常應急處置風險管理工作,并重視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作用,非正常應急處置都是以遠程技術指揮和有效調度組織相互配合完成,尤其重視遠程技術提高,縮短應急處理時間,保持動車暢通運行。
4、TEDS報警處置風險評價
TEDS報警是經過預警、信息通報、布置現場檢查確認三各環節,并要求各個部門相互配合,保證信息傳達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按照報警信息通報、后續運行處置要求確認進行安全風險評價,尤其是重視走行部故障的動車組的問題,極易被忽略。
1、研判預警
在動車調度管理中,技術人員在動車運行前和運行中深入分析四大風險源,分析各個風險點出現的概率,也參考動車運行過程中天氣變化、調圖變化、重點列車和季節性變化等因素,及時預警,促使技術人員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2、流程控制
風險控制中最重要的是流程控制,重視作業前根據動車運行路線和內外部情況預想可能存在的風險,在作業過程中重視操作的規范性、命令的落實程度和技術人員的操作能力等,在作業后及時對前兩個環節進行驗證和完善,并做好后續工作,最大程度的一直風險發生。
3、關鍵控制
動車調度過程中也要重視細節部分,抓住關鍵點,認真核對動車信息,重視動車故障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故障處理要及時與相關技術人員取得聯系,把握故障處理時間,縮短故障出現時間,降低動車組故障處理的安全風險。
4、綜合控制
在動車調度安全管理過程中,要重視人員、設備和管理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結合動車調度基礎性工作和應急處置工作的特點,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人防、技防優勢,另一方面要有效利用動車調度工作的自控、互控、他控手段,進行綜合控制。
5、創新應急處置模式
根據當前出現的動車調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結合動車發展現狀,改變現有的管理機制,組建專業的管理人員,分工協作,故障出現以后有鐵路中心的技術人員組織動車組列車故障技術處理和行車指揮,將故障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動車運行前要做好風險管理預案,提高風險處置能力。
動車風險管理是隨動車發展出現的產物,對其研究需要不斷的深入,改善其管理方式是建立在遵循動車安全調度規律的基礎上,循序漸進,提高動車安全管理的能力,實現動車調度安全穩定的良性循環。
[1]劉鵬飛.動車組一、二級檢修安全風險管理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3,35(5):1-4.
[2]劉書密,魯春朋.動車組檢修安全風險管理[J].中國鐵路,2013(增刊):21-23.
[3]閆連勇.動車調度安全風險管理[J].中國鐵路,2015,(05):16-19.
[4]郭貴平.關于安全風險管理模式下鐵路調度工作的思考[J].甘肅科技,2013,(0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