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訪湖南信息學院
試論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專業校企合作模式
彭訪
湖南信息學院
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受到了社會的廣泛歡迎。為了滿足社會對電子專業人才的需求,需要加大電子信息專業人才的培養。為此,文章對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展開了討論,了解校企合作的幾種模式,并了解校企合作具有的重要意義,從而加強校企合作在實踐中的運用效果,為促進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專業的教學水平提供保障。
高職院校;電子信息;校企合作;分析
隨著國家和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職教育不斷得到重視。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一批能夠符合特定的崗位需求的實用性人才,]和普通的學校相比,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教學更具針對性,并且和地方經濟的發展緊密聯系。校企合作模式,更加適合高職院校的培養模式,學校和用人單位、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可以使學生在學校接受理論學習之余,更加深入的進行實踐教學,更多的了解專業知識的實際用途,為未來學生就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畢業生的就業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極大的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投入也可以極大的縮減。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企業需要緊緊的聯系市場,提供給員工充足的培訓機會。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支撐下,加強培訓可以盡可能的選用學校的資源,這樣企業的培訓支出就大大的減少了。
2.優質教師的養成的重要途徑
學校和企業加強合作之后,老師可以深入內部開展教學活動,老師的理論知識得到鞏固之余,專業知識也有所提升,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企業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實訓場地得到了保障,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會積極的參與進來,過去學生的實習地分散很難實現統一管理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學生對社會的適應力得到了提升
學校和企業加強協作,學生的理論知識得以鞏固。學生投身于實踐之后,理論廣泛的運用在實踐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也得到了提高。學校和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學生在學校就獲得了學習的機會,還能得到企業技術人員現場的指導,實操和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此外,道德水平和專業技能屬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部分,也得到了提升,這些能力的獲得也是日積月累的實踐的結構。合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不能只是依靠學校的教育就能獲得,更多的還是應該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并發展。
1.確定明確的目標,雙方達成共識
一方面,需要增強合作意識,企業需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了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高校需要主動并且積極的去找尋和企業合作的一切機會,可以安排學生參與到企業產品開發的環節中,可以提供給企業進步的生產技術,在企業管理上給出自己的建議,這樣企業也就能認識到加強和學校之間合作的價值。另一方面,需要找到校企合作共同的利益點。企業的需求應該加以滿足,構建人才培養的體系,雙方之間的合作不能單一,需要從雙方的發展現狀著手,確保雙方的利益最大化,同時發現最佳的合作模式。
2.重視政府的作用,加強合作機制的建立
需要加強政策的扶持力度,構建利益補償機制。政府需要從政策上進行支持,例如,對于那些積極參與到校企合作的企業,政府部門應該對該企業的稅收實行優惠,或者是給予企業一定實質性的補償,使得更多的企業認識校企合作的優點,會更加主動的參與進來。
3.重視培養模式的創新,加強高校實力的提升
首先,需要加強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高職院校的培養工作需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出發,培養出大量社會應用型的人才,逐漸加強實踐課程在其他課程中的地位。其次,需要加強電子信息專業性的建設。學校需要加強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了解,從而針對性的制定學生的教學計劃,實現人才的綜合性培養。最后,需要加強老師的專業素質。對于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而言,理論知識是基礎,而老師的素質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需要加強老師專業素質的培養。此外,學校還可以聘請一些具有實際運用經驗的工作者作為老師,通過實際的例子,實現真實案例的講解,從而使得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增強。通過員工的講解,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清楚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從而針對性的加強自身能力。
4.重視責任意識的加強,構建良好的實訓環境
首先,需要加強校企合作觀念的正確建立。從企業角度來講,需要認識到校企合作對促進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人才的培養具有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校企之間的順利合作。其次,需要加強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通過校企合作關系的建立,這是一個有利于大家的行為。因此,企業在為學校提供實訓課程開展的機會中,需要充分發揮作用,展現企業的責任心,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電子信息專業實用型人才。最后,需要加強企業特色實訓基地的建立。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都是理論知識,但是電子信息技術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還需要擁有過硬的操作能力,這就需要通過企業的實訓基地來實現。學生在企業的特色實訓基地中,不僅能夠感受到學習和勞動的氛圍,還能夠充分的了解到企業的文化特色,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職業精神。為此,高職院校所建立的實訓基地需要有嚴謹的職業氛圍,根據實際的企業單位,將每一個部門以及每一個崗位都設置在內,安排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參與到崗位中。
總而言之,加強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訓的場所,還能夠促進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使得學生更加快速的掌握知識要領,同時從運用中加強理解,從而讓學生明白理論知識是實踐運用的基礎。此外,通過校企之間的合作,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電子信息專業人才,為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1]肖淑方.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通訊世界,2017(04)
[2]汪巧林.一體化教學在高職電子信息專業中的探索[J].無線互聯科技,2012(08)
[3]朱潔晶.談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教育探索,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