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華湖北省枝江市丹陽小學
巧用評價促養成妙書人生逐夢想
何慶華
湖北省枝江市丹陽小學
長江之畔,丹陽之地,有一所在枝江乃至宜昌小有名氣的花園式學校,近2000多名師生生在這里快樂地學習和生活。走進校園,干凈、整潔,看不到一片果皮紙屑;走近教師,熱情、敬業,聽不到一句牢騷怨言;走近學生,衣著整潔,領巾鮮艷,活潑可愛,“老師早、老師好”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不絕于耳——這就是枝江市丹陽小學,老師良好的精神風貌、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感動著來校的每一個人,一股文明、和諧之風充盈著整個丹小校園。
從2014年的9月至今已過去三年了,在過去的三年里,丹陽小學校始終把習慣培養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樹立“打造陽光學生,創建陽光校園”的辦學理念,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從“小、真、實”入手規范學生行為,繼續深入開展各項教育活動,打造出學生陽光自信的優秀品格,形成“抓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習慣,促進學生發展,創建陽光校園”辦學特色。
兩年以來,學校從自身校情出發,廣泛地征集全校師生的意見,先后修訂了《丹陽小學良好習慣評價制度》、《丹陽小學良好習慣訓練內容》、《丹陽小學陽光班級評價制度》,把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內容編寫成《丹陽小學學生評價手冊》具體化為“聽、說、讀、寫、看、坐、立、行、吃、睡、做、備”等12字,字字有具體要求,分為低、中、高三個年段,各個年段要求不同。這樣把養成教育的內容具體化,從而讓每個學生明白每個方面達到什么要求,有了目標,有了具體要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實踐起來效果就更明顯。
1、依托評價制度,讓“丹小教師”榜樣引路
俗話說:“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我們丹陽小學教師更是榜樣中的榜樣。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他們自身的行為規范和道德素質,對學生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有著關鍵作用。
(1)注重榜樣教師的引路。每年的期末,學校政教處會對全校的近70名班主任和輔導員參照《丹陽小學優秀班主任、輔導員評比辦法》進行評價,評選出優秀班主任、輔導員;同時學校工會、政教處聯合進行了“我最喜愛的教師”評選活動,在學生中樹立了一批嚴于律己、無私敬業、樂于奉獻的教師形象。
(2)加強教職工的學習。每周學校利用校本教研和教職工例會的時機,組織教師學習新修訂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教育法規,各年級組進行《教師道德講壇》,提高教師修養,培養教師形成儒雅的個人形象。通過教師素質的提高,輻射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以正面的影響。
(3)重視教師的考核。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教師是否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德育教育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與教師的評優評先、年度考核掛鉤。
2、依托評價制度,讓丹小學生自律成長
(1)常規要求抓起,開展“值周值日”的評價
三年來,政教處強化值日值周工作職責,值周領導率先垂范,每周升旗儀式上布置本周“行為習慣重點督查內容”,通過值日老師和中隊,每日檢查每日量化并記載在黑板上,每周匯總,分中期和后期兩次納入政教處的班級評價。這塊行為習慣得分的小黑板,是學校每天人氣最旺、最受師生關注的地方。通過它,真正做到有檢查就有評價,有扣分就有整治,有整治就有效果,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逐步養成。
(2)薄弱環節抓起,開展“習慣班班行”的評價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每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與培養,學生的養成教育卓有成效,但是仍有許多不足:如張口就講枝江方言,讀書寫字的姿勢不規范,上下樓梯橫沖直撞,隨手亂扔的現象時有發生。針對這樣的現狀,政教處迅速出臺了“丹陽小學行為習慣九知道”(堅持使用普通話、規范佩戴標志、規范路隊放學、上下樓梯慢輕右行、禁止亂吐亂踩亂扔、禁止課間瘋趕打鬧、禁止隨意接收宣傳單、禁止帶零食早點進校園、禁止在流動攤點購物),利用校園電視臺和國旗下講話時間,對全體學生進行“良好習慣如何養成”專題教育,經過重拳出擊,學生的良好習慣終于逐漸養成,最易忽視的習慣訓練“死角”也逐漸消除。
(3)期中期末總結,開展“七彩陽光少年“的評價
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習慣訓練,讓孩子發現自身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發展自我的勇氣和信心,進一步展示學生的自我個性,讓他們的光芒去照亮和溫暖周圍的每一位學生,使之成為眾多學生學習的榜樣;從而激發他們的自我參與意識,提高學生自行組織、策劃的能力;激勵廣大少年兒童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我校開展評價“陽光少年”的主題活動,評價采用學生申報制。對學生評價的內容多元化,既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評價標準既注意對學生的統一要求,也關注其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為學生有個性、有特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變終結式的、被動的、單一的評價為發展式的、主動的、多元的培養。注重公平、公正,分別評選出金色陽光少年、紅色美德少年、藍色智慧少年、綠色書香少、年橙色活力少年、青色潛力少年、紫色創造少年。并在每學期期中、期末時節進行自評、組評、家長評、科任教師評、班主任評多維評價,最終評選出班級“陽光少年”,下發喜報,全校表彰,以便激勵更多的學生向他們學習,在學生中掀起“學榜樣,養習慣”的良好風氣。
(4)假期家校攜手,開展“假期之星”的評價
政教處均在新學期的收心教育活動中,組織全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和輔導員共同指導,圍繞同學們在假期生活中的表現和假期實踐作業的完成情況,大力開展了“優秀寒(暑)假之星”的評選活動,評選出了“優秀作業之星”、“懂得感恩之星”、“安全自救之星”、“良好習慣之星”,并在學校的宣傳欄中進行公示,在校園掀起了一股“爭當習慣之星”的熱潮,從而賦予了開學收心課以新的內涵,并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微笑地問候,學會熱情地幫助,學會寬容地待人,學會友善地相處。
隨著良好習慣訓練活動在學校的大力開展,學生的各項素質得到提升,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已初見成效。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丹小人堅信:培養良好習慣是一種功在當代,得在千秋的教育,是一種花費最少,收益最大的教育,良好的習慣比知識和能力更加重要,它會在學生的一生中慢慢發酵、久而彌香。
何慶華(1962-),男,湖北枝江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為枝江市丹陽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