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娟山東省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小學語文“陽光課堂”的構建策略
焦玉娟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發展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人們開始追求更加高品質的精神生活。這就對教育事業提高了更好的要求。因為教育是培養新興人材的主要途徑。而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初始,是整個教育的基礎。進一步細化,語文這門課程又是小學教育的基礎課程,這對學生思想形成、知識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了更高質量的培養人才,我國教育提出了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全國各地為了響應這一號召,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來展“陽光課堂。
小學語文;陽光課堂;構建策略
“陽光課堂”是新提出的一種課堂形式。“陽光課堂”是指教育工作者用陽光的心態培養陽光的學生。在課堂上向學生傳達一種積極向上快樂的情緒,讓學生快樂的享受,堅定正確的信念,大膽的對自己理想開始憧憬。在一個愉悅的氛圍中,把所要講授的學習傳授給大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培養正能量的情緒。而且要緊抓住語文這一學科的學科特點,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所以對這種課堂構建策略的探究討論是非常好的。
小學生處于情感形成期和情緒多變期。所以這一時期教學要考慮到這些問題,在采用陽光課堂時,要注重學生的情感發展。針對學生的情感需求,在課堂傳授中注意感情投入,而且聯系現實生活,加深印象。也要結合語文的學科特征,運用特定的教學方法。
(一)了解需求,注重熱情
小學生階段的孩子好奇心重,喜歡熱鬧喜歡有趣的事物,我們要了解她們的這些情感需求,而且要理解她們的學習需求。了解是前提,了解學生的需求后,我們也要想方設法激起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這樣學生就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二)品詞析句,注重情感融合
語文的閱讀內容對于情感分析是十分注重的,而情感是重在領悟的。這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一般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是總結性告訴學生閱讀中的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和揭示的現象。如果采用這樣的方式教學學生的情感領悟和現象分析能力難以得到發展。而“陽光課堂”強調教師引導學生領悟文章中的情感并分析文章的現象,讓學生自己去用心感受文章情感,與文章表達內容產生共鳴。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內容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內容。
(三)聯系現實生活,感悟真情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能夠觸摸或能夠感受的直觀事物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認識。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在給學生講解比較生疏的內容時可以聯系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事物。只有學生自己親身體驗過有情感共鳴,才能對所學內容有深刻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只有和學生交流才能了解學生的需求以及遇到的問題。學生只有和老師交流才能及時反饋學習成果,讓老師及時調整課程安排,全方位鞏固,全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課堂必須是對話的課堂。
(一)師生交流,平等對話
語文教學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過交流,老師才能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才能從談話中感受老師的分析經驗并加以學習。而且學生和老師對于同一篇文章的不同解讀進行進行交流后,老師可以在傳達自己的理解及價值觀后,影響和感染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
(二)學生之間加強交流,合作互助
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溝通的過程,學生通過表達自己對不同文字的不同見解,來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而且這一課堂方式注重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攜手同行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這一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也對學生能力進行鍛煉。
課堂是主要的教學陣地,所以課堂教學成果的高低對教育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傳統課堂比較拘謹,不活潑,學生在其中體會不到樂趣,所以教學效率自然低下。而“陽光課堂”是一個突破傳統課堂的開放課堂。
(一)開放心靈,讓學生去顯示自我
小學生是一個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群體,我們不能扼殺她們的這種天性。而且還要利用她們這一特性,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去表達自己。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靈去解讀一些作品。
(二)開放時間,讓學生豐富自我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老師們都注重課堂的高效性。但是也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自己體驗不同的事物,并讓她們自己去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不僅是課堂,課外學生也要好好利用課外時間,不斷去豐富自己,開闊眼界。自我得到豐富,看待事物的方法也會不同,會更加全面,更加細致。這些時間的開放是必要的。
(三)開放時空,讓學生理論聯系實踐
理論知識是文本類的學識,光靠講解是難以理解的。所以必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書本知識應用于實踐,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領會知識。而且在實踐過程,也培養了學生與其他人交流的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陽光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學成果提高的強有力手段。課堂得到解放,學生積極性大大增加,主體性地位得到凸顯。“陽光課堂”的實行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構建這個課堂形式的探究是值得的。
[1]程志,范愛華.現代腦科學研究及其對教學設計的啟示[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0年01期
[2]張琴.淺談新課標下小學中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J].新課程, 2011(06)
[3]劉國正.實與活—劉國正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7
[4]熊傳武.教育理解論[J].教育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