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遼寧省蓋州市西海中學
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劉暢
遼寧省蓋州市西海中學
英語閱讀的能力不僅可以讓學生從書面材料中獲取信息,還可以讓學生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對于學生在英語考試中的發(fā)揮,也有著巨大的影響。文章主要講述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
初中;閱讀能力;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
在英語的學習中,眾所周知,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定是閱讀。英語閱讀的教學已廣泛地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閱讀能力不僅包括對文章理解的能力,還包括閱讀文章的速度,因此,對于初中生的閱讀不能只停留在認識文章的單詞,短語和語法上,還要關注學生對文章的閱讀速度以及能否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能力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十分重要,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會為學生進一步學好英語和運用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所以,關于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已經成為英語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究的問題。本編文章就以上的問題簡單的闡述了自己一系列的觀點。
所謂的背景知識其實就是世界知識,是學生理解某些文章必須儲備的外界知識。根據大量的研究表明,若讀者不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那么久無法理解閱讀相關文章的意識,背景知識對閱讀的理解的影響遠遠大于語言知識。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若學生不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那么老師應該給學生提供相關的資料或者讓學生在課前查找相關的背景資料,幫助學生充分了解這些知識,有效地運用相關的背景知識進行文章的閱讀,避免學生識其字而不識意。[1]因為中國與西方國家存在明顯的風土人情、文化習俗的差異,如果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會對學生的閱讀理解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我們在上Unit12 You’er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一課時,西方的禮儀與中國的禮儀就有很大的區(qū)別,hand kissing吻手禮、kiss ceremony親吻禮、hug ceremony擁抱禮等都有區(qū)別于中國的禮儀,了解這些背景知識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所以,學生對背景知識的了解是消除閱讀障礙的第一步。在閱讀文章之前收集必要的背景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們順利地閱讀和理解,同時也拓寬了他們的視野,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積。
閱讀的教學應該按照整體性的教學原則,不應該把文章分成幾個單獨的片段去處理其中的詞匯,語法結構等。在文章的閱讀時,應該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從整體上分析,然后把文章分成幾個段落,讓學生找出每一段落的主體句,主題句是整個段落的中心思想,表現了文章的發(fā)展方向,對文章的理解有著指導的作用。主題句可能在段前,也有可能在段中,還有可能在段尾。[2]如果我們在段落中無法找出主題句,那么我們需要將段落重新分析一遍,將段落中每句話所描述的要點綜合概括起來就得出了該段的中心思想。然后再把文章分成幾個部分,用圖表的形式直觀的呈現出來,使文章的來龍去脈一目了然。這樣不僅僅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而且對學生日后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相似的文章他們知道怎樣去開頭,中間需要什么內容來作為鋪墊,敘述,結尾應該與開頭相呼應。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方法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感覺這樣的閱讀很實際,很有幫助,這比空洞的理論講述有明顯的效果。
(1)在課堂上給學生固定的閱讀課文時間,讓他們帶著問題快速的在文章中勾畫出相關的信息,鍛煉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2)可以設計多方面的的題型來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例如正誤的判斷、短文填空、歸納中心等方法讓學生來完成。(3)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用最簡短的方法把文章的整體結構歸納在黑板上,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消化文章的內容,加深對文章的印象,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閱讀所帶來的樂趣。(4)提供學生一個對課文的自我表達的機會,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文、熟悉課文的語法結構,發(fā)揮想象,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1、大意的理解。閱讀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可以先跳過,切忌浪費很長的時間來死摳生詞。待通讀了全文后,發(fā)現這個單詞不影響你對全文的理解,那么我們可以不用管它,如果通讀了全文,發(fā)現這個單詞非常重要是文章的重點,那么我們可以結合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前后內容的聯(lián)系來翻譯這個單詞的意思。
2、把握關鍵詞句。閱讀文章是要先從整體入手,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注意那些描述或說明中心意思的詞句或短語,抓住關鍵性詞句,把握它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這有利于我們對文章的理解。這種關鍵性的詞句,一般會出現在文章的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要準確地去把握住。
3、快速閱讀和理解文章的內容。一般我們都習慣用手指著單詞閱讀,或者低聲的朗讀,在一個地方或多個地方重復去看,這樣會放慢我們的閱讀速度,在閱讀時,我們應盡量采用快速的閱讀方法,通讀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英語的文章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說明文,二是記敘文。說明文,特別是科目類的文章,它的主題句一般都在文章的首段或者最后一段。記敘文,一般的模式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時間哪個地方做了什么事,所以我們需要帶著5個“W”,一個“H”去閱讀文章:①Who文章的主要人物;②When發(fā)生的時間;③Where地點;④What主要事件;⑤Why故事發(fā)生的原因;⑥How如何解決。
總之,要培養(yǎng)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做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多去了解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學等方面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特別是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禮節(jié)、特殊節(jié)日、著名人物和重要事件等閱讀經常出現的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這對正確理解文章、做題都有很大的幫助。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閱讀能力;保持學生良好的閱讀氛圍和閱讀習慣;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和閱讀范圍,傳授給學生一些擴大詞匯量的技巧和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具體策略;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文章用不同的閱讀速度和方法去有效地閱讀材料。
[1]李天嬌.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學周刊, 2012,20:182.
[2]翁慶華.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29: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