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芮 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學院 100089)
淺談天津楊柳青年畫的文化內涵
胡雪芮 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學院 100089)
天津楊柳青年畫是天津漕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天津文化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標志,更是天津文化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由于天津漕運的興起,由于南北大運河的興起,由于港口經濟的繁榮,楊柳青地區成為了一個新的商品交易的集散地,又因刻版藝術的開始,楊柳青木板年畫也隨之興起,并漸漸走向興盛。雖然在流傳至今的時間里有一段時期走向衰落,但是隨著國家、政府的搶救、搜集、發掘,令其枯木逢春。
楊柳青;年畫;傳統工藝;文化內涵
年畫最早起源于漢朝,來自于國畫的一種——門神畫,成為了一種十分常見的民間藝術。年畫是一種民間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它的取材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包括風俗生活、新聞軼事、傳統戲曲小說、民間故事等,人們多將其用于新年時裝飾環境、烘托節日氣氛時張貼,象征著新年的吉祥如意 。
天津是我國的直轄市之一,是北方的經濟中心,是因漕運而興起的北方國際物流中心,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的城市。天津位于華北平原,處于海河等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天津的母親河——海河則在城中蜿蜒流過。在古代開通大運河后,漕運的鼎盛時期,渡口繁盛之景一時無兩。
楊柳青年畫,全稱為“楊柳青木板年畫”,它與蘇州的桃花塢年畫并稱為“南桃北柳”,是在中國歷史和藝術中都很著名的民間木板年畫。
楊柳青年畫最早發源于元末明初,采用了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制作方法,融合了明代木刻版畫的的制作方式與工藝美術的創作形式,繼承發展了宋元兩代的美術繪畫傳統,創造了生動活潑、貼近生活又富有吉祥祝福意義的獨特年畫風格。天津楊柳青年畫于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于中國當時聯系南北的交通命脈——南北京杭大運河和漕運經濟的興起,給當時的天津帶來了經濟發展的機遇,這使得天津楊柳青成為了南北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與中轉站,與此同時,楊柳青的經濟也隨之發展了起來。在楊柳青年畫產生之前,在逢年過節時,有些民間藝人會去到鎮上販賣自己刻畫的門神和灶王神的畫像,一時十分流行,鎮上的百姓喜好這種有著美好寓意的神仙畫像,便也紛紛開始模仿。
由于南北大運河的開通,南方的許多產物隨著運河傳播到了北方,南方的紙張和水彩就是其中之一,再加上楊柳青盛產杜梨木,這種木材木質細膩,橫豎紋理差別很小,非常適用于雕刻,楊柳青木板年畫也隨之而興起,并日益走向了興盛。以至于當時的全鎮及周邊村莊都呈現出“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的盛況。
楊柳青年畫的制作方法是“半印半畫”,先用刻刀在木板上雕出花紋,然后刷上墨,印在紙上,經過這樣幾次的單色版之后,再開始進行彩筆的填繪工作。絕大多數的木板年畫的制作過程是:創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繪、裝裱,但是楊柳青的年畫制作與眾不同,在后期制作年畫時多出了一項耗時的步驟:手工彩繪。正是這項多出的工序,使得楊柳青年畫與其他的木版年畫區別開來,楊柳青年畫將版畫的刀法與繪畫的筆觸融為一體,使得兩種藝術互相融合、呼應,渾然一體。
不同于其他的年畫風格,楊柳青年畫將繪畫的筆觸融入進去,自成了一種筆法細膩、人物秀麗、色彩明艷、形式多樣、情節活潑、故事幽默的與眾不同的年畫風格。楊柳青年畫涉及到的題材范圍非常廣,囊括了民間風俗、歷史故事、戲曲人物、娃娃、仕女、山水等多種題材,這些題材反應樂現實生活,貼近人民的生活,所以楊柳青年畫不僅具有藝術欣賞的價值,還有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
年畫的特點是通過寫實、寓言等手法表現人民的美好愿望與祝福,尤其是其中內容會直接反應了當地各個時期的民俗風俗和歷史故事,楊柳青年畫的圖案構思巧妙優美,線條別致流暢,上彩古樸典雅,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例如反應國泰民安的《蓮年有余》,畫中的娃娃“童言佛身,戲姿武架”,懷抱鯉魚,手拿蓮花,發髻一邊為男孩發髻,另一側則為女孩發髻,此所謂有男有女,則為“好”。寓意為生活富足,已經成為年畫廣為流傳的經典。此外還有《莊稼忙》、《慶賞元宵》等,這些貼近生活題材的年畫最受民眾的喜愛。《麒麟送子》、《五子奪蓮》等仕女、戲曲、故事等題材也很受歡迎。
隨著朝代的不同,楊柳青年畫的題材風格也各不相同。明代時,以手繪和填色為主,畫風接近現在的插畫;清朝時,年畫中一部分為歷史故事,同時也產生了表現吉祥美好、生活幸福的娃娃題材年畫;后隨著社會結構的相對穩定和經濟的繁榮昌盛,為了滿足人民的心理需求,年畫的題材多為繁華熱鬧的人物,歷史故事和戲曲的題材也逐漸增多,繪畫刻版精細了起來,填色雅致清新。清朝后期隨著國勢的衰敗,百姓內心向往著幸福安定富足的生活,于是隨之興起的是五谷豐登為主題的民俗畫和反應山河壯麗的風景畫。在太平天國時期,年畫中的內容唯獨沒有人物,這是由于太平天國提倡人人平等的原因。
年畫大多數是在節日張貼在墻上、窗上等地方,有些是張貼在大門上的,又稱為“門畫”。門畫上如果繪制的是“門神”,則含有“御兇”的意思;如果繪制的是財神、門神,則是招財進寶、闔家平安的意思。多數的百姓兩扇門上,一側貼的是關公,另一側貼的則是張飛;或是秦叔寶和尉遲慕;又或是一側門為文財神,一側門為武財神;或者是手展“招財進寶”條幅的比干和手持“雙喜臨門”條幅的趙公明。漢族的民俗認為年畫能夠驅兇辟邪、祈福迎年。
由于楊柳青年畫的制作步驟最后一步為手工彩繪,所以使得同樣的一幅年畫的未經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別經過手繪畫成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精細描繪的“細活”和豪放粗礦的“粗活”,兩種風格相差甚遠,各自獨具其特殊的藝術價值。
天津楊柳青年畫通過寓言、寫實、夸張等多種手法表現人民美好的愿望和對生活、社會的追求,年畫將許多的歷史故事和社會現狀表現了出來,因此對研究天津地區民俗文化以及北方其他年畫,乃至中國美術史等方面有著其重要的研究價值。楊柳青年畫的題材十分廣泛,涵蓋了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的各個領域,因此以其歷史的沉積性和文化的不同性而名揚海內外,是一種具有極高社會歷史研究價值的、一種將歷史與現實、生活和精神綜合在一起的藝術成果,具有藝術歷史上“活化石”的作用,也是歷史進程中的“百科全書”。再加上楊柳青年畫獨特的刻繪結合的手法,和精美的雕刻技術和五彩斑斕的色彩,楊柳青年畫被公認為中國民間木版畫之首。
由于歷史的原因,楊柳青年畫曾一度衰落,甚至在抗日戰爭時期全部停業,損失十分慘重。由于楊柳青年畫對研究天津地區的民俗文化以及北方其他年畫乃至中國美術史等方面均體現出重要的價值,所以保護、搶救楊柳青木板年畫就顯得尤為重要。
楊柳青年畫由于其的特殊性、時代性、藝術性,成就了它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天津市的楊柳青木板年畫于2004年4月被文化部公布為中國民族文化保護工程第二批專業性試點項目。又在2006年5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因此,楊柳青木板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精神現象、人類智慧之花、人文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所特有的,是為人類存在的,是人類有史以來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人類的世世代代繁衍傳承中一直占據著優先的地位。
楊柳青年畫以它貼近生活的特點,在藝術和歷史價值中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年畫起著記錄社會生活的作用,還具有表達觀念和理想的敘事功能。它較為全面的描繪了天津春節時的場景和習俗,比文字更具體地描繪了服飾、飲食等習俗,對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文獻價值。與此同時,還十分直白的通過習俗風尚的改變折射出社會的變遷。通過年畫的方式,天津人表達出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通過把這些精神財富一代代傳遞下去,讓后代接受傳統的規范和塑造。因此,天津楊柳青年畫是地方社會的文化寶藏,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需要積極保護與發展。
[1]崔國伶. 淺談楊柳青木版年畫的藝術價值及文化意蘊[D].四川師范大學,2008.
[2] 天津楊柳青年畫,https://baike.so.com/doc/7120253-7343387.html
[3]尹云翠,郭杰. 天津楊柳青年畫“工筆重彩”的特色[J]. 藝術科技,2015,28(09):123.
[4]黃旭濤. 從楊柳青年畫看天津年俗——兼論年畫的文獻價值[J]. 民間文化論壇,2017,(04):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