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芃霏(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450046)
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創業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李芃霏(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450046)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是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培養因素。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性、實踐性取向要求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重點要落在實踐教學上,即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教學的核心點。完善的創新創業型實踐教學體系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前提,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證。本文以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探索在職業化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創業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原則和影響因素,為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搭建實踐平臺。
實踐教學;藝術設計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成為國家和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能力的新型建設型人才更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為響應國家政策,也為適應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便成為現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
為建立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在符合社會結構需求的情況下對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在新的教學計劃中,逐漸增加創新實踐的教學課程,響應國家政策,順應社會發展。
在構建“逐層遞進式”的教學體系中,結合理論教學,以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能力與認知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包括“三階段、三能力、四訓練”三大部分內容?!叭A段”主要指的是在一年級初步階段完成基礎性知識積累;二年級課程之間以科學的方式完成創新思維激發階段;三、四年級逐漸轉化為實踐能力,初步培養其大工程設計理念,完成創新思維拓展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階段。“三能力”指的是培養能力遞進,包括創新思維能力、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工程項目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在不脫離創新理念的情況下增加實踐能力訓練,主動引導學生參加各類設計大賽,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基本職業技能的養成。“四訓練”指的是學生在一年級完成基礎知識訓練;;二年級完成設計專業方面軟件應用訓練;三年級進行專業設計競賽訓練;四年級主要完成一些項目實踐的訓練。在訓練環節應著重訓練學生的設計能力,其中主要體現在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中,加強訓練其設計的有效性與實用性,使學生能快速而全面的掌握工程設計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素質,強化其專業知識與能力,結合實用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一體化。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來說,要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團隊是必不可少的,既要具有系統的理論知識修養,又具備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
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團隊,首先要打破固有的傳統觀念,建立以科學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觀念,堅持以“實踐為主,教學為輔”的教育思想為核心。在進行“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的過程中,積極引進實踐經驗豐富的一線專家進校講課和指導實踐,對學生了解最新的行業知識和信息以及提高創新能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學校+企業。多元化的教學框架體系是實踐教學的外在保障,實踐教學的實施需要與相關企業相關聯。作為實踐性很強的藝術設計專業,應充分利用其專業特點,使其與相關企業有機結合,以擴展學生的實訓空間。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做到將課堂搬進企業,將項目搬進課堂,使學生的創新、實踐同步進行,實現“學校+企業”的教學體系路線。
(2)教學+科研。教學的深度取決于授課教師的科研深度,而具有較高科研水平的教師,他們對教學的理解更為透徹,在課堂上也更容易使學生進入狀態。他們在科研方面的成果不斷運用到課堂里去,這將會打破固有的教學限制,使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書面,帶動學生們進行更深層次的研討,并且他們對學生的影響不不僅僅是知識方面,更多的是啟迪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這種嚴謹的科研態度與刻苦學習的精神。
(3)集中+分散。“集中”是指按照實踐教學計劃,結合藝術設計專業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既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理論等集中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學習。對于尚未實際接觸過工程項目的學生來說,定量的實踐學習能夠彌補學生在分散實訓中所面臨的問題,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所學內容能夠融會貫通?!胺稚ⅰ笔羌袑W習后最好的補充,是學生在校期間所接受的實踐鍛煉和充分表現自我能力的有力措施。針對學生特點制定實習計劃,由學生結合自身的就業方向與興趣愛好,獨立選擇實習單位。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工作適應能力為目標,鍛煉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其工作責任感與社會實踐能力。
(4)課內+課外。“課內+課外”是指課內通過授課老師學習基礎必修課程,擴展知識層次,加強對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課外積極主動引導學生參加各類設計大賽及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學生自身特點,為其搭建課外實訓服務平臺,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研究的興趣,提倡和鼓勵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性,鞏固和升華學生的理論知識,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鍛煉學生創新實踐意識。
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源自于對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與信息獲取能力的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實踐教學已成為一些高校較為普遍的教育體系,但某些問題也因此暴露了出來,過于注重基礎訓練的基本方法,把實踐項目要求、步驟定的過于死板,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模式,還使得這與教學的初衷不相符合。
學生創業培養的關鍵在于其創新設意識的培養,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則是學生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大學初級階段,學生們專業知識不足,對工作內容認識淺薄,對未來的目標規劃不清,應針對學生自身問題構建教學體系。一年級階段,學生處于觀念構造的階段,灌輸最新行業知識內容及設計理念,開闊學生的視野,明確職業目標及未來發展方向,實踐學習周期為1—2周。二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素養,為強化其實踐與觀察能力,結合校內“雙師型”教師對學生加以引導,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實踐見習活動,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項目。課下教師具有針對性引導學生參加一些設計公司的活動,以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及課下學習的能力。三年級學生專業知識相對完善,具有一定項目創新能力,在教學中穿插考察見習課程,引進新型設計理念,開闊學生思維,針對學生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創新并引導其參加各類項目創新模擬訓練,提高其實踐創新能力。加強與市場聯系,了解最新市場行情,由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自主選擇相關設計公司進行實習,在強化自身能力的同時,了解就業市場,激發起創業創新意識。四年級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針對學生構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創業。進入相關行業應聘,以實際工作完善自身不足,積累基礎的工作經驗。
藝術設計專業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性,使其與市場企業的聯系十分密切,針對這一特點,充分利用其發展校企合作關系,拓展實踐教學平臺,把項目搬進學院、搬進課堂,使學生更近、更容易的接觸到社會市場,了解社會市場行情,加深強化專業知識理解與社會實踐能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關系,從相關企業接取項目,使學生能直接在實踐中吸取所需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競爭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項目實訓的教學制度打破了傳統封閉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直接參與教學、參與討論、參與實際設計開發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學生甚至可以直接面對市場,了解社會需求,對其進行調查研究,掌握其全面科學的工作理念與設計方法,使學生在實踐中找到自身問題,并逐步完善自身。通過項目實訓的方法,使學生能在更自由的空間里學習,加強了其實踐應用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逐漸熟悉適應實踐的各個程序環節,使學生達到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高校在培養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方面注重務實的訓練,構建創新創業型實踐教學體系才能使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真正的貼近市場,走近社會,逐步建立起進步的、科學的藝術設計教學體系。
[1]范麗娟.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創新能力[J].教育前沿,2007(02):31-32.
[2]喻淑蘭.深化高校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江蘇高教,2003(04):87-89.
[3]王璐,夏光宇.藝術設計類專業在綜合類院校的特色與優勢發展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3(02).
李芃霏(1990.3- ),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