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榮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泰國4.0”戰略背景下泰國的經濟與商機
黃偉榮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世界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而經濟處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泰國,為了擺脫困境,提出了“泰國4.0”戰略,主張在經濟活動中發揮創新性和創造性,提高技術應用能力,推進產業升級。這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目標相同,使雙方可以在發展戰略以及政策上實現全方面對接,給中泰雙方帶來更多新的發展機遇與商機。
泰國4.0;一帶一路;東部經濟走廊;商機
近年來世界經濟處于“三低兩高”的狀態,三低是指經濟增長低、通貨膨脹率低和利率低,雖然目前世紀經濟的“三低”有所調整,但是仍不能恢復到之前的高水平。而所謂“兩高”,其一就是金融市場波動幅度高,其二就是全球經濟貧富差距過高。泰國經濟因為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也產生了類似的現象,貧富差距問題是泰國經濟中存在的大問題,且泰國經濟由于受到國內外因素的影響,在經濟運行中仍存在波動。盡管如此,泰國經濟形勢并不悲觀,進3年來正在慢慢恢復正常,之前出現負值的通貨膨脹率也開始回到正常的軌跡。目前泰國利率穩定,有利于刺激經濟增長,經常賬戶盈余創新紀錄占GDP的10%,外匯儲備在世界排名第12,高于本國外債3.2倍,這是泰國抵御外在不利因素影響的防護墻。最關鍵的是,科技與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促使世界各國經濟進入新的“工業4.0”時代,這為泰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
所謂“泰國4.0”戰略,是泰國政府提出的未來20年泰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泰國的經濟曾經走過二戰前單一的農業1.0時代,走過20世紀50年代專注廉價勞動力的輕工業、實施“工業多樣化”和農業多種經營方針的2.0時代?,F在的泰國,要跨越吸引外資的重工業3.0時代,最終將進入創新驅動和高附加值經濟的“泰國4.0”時代。目前泰國經濟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為了越過“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泰國政府于2016年正式提出“泰國4.0”高附加值經濟模式,在這一發展模式下,泰國經濟將進行改革,將更加注重創新與技術推動,主張在經濟活動中發揮創新性、創造性,提高技術應用能力,促進產業升級,更加關注社會、教育、環保和人民的幸福指數。
為了實現“4.0”戰略目標,泰國政府推出“泰國4.0”三大政策。一是主要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物聯網、智能醫療、智能農業等智能領域。二是東部經濟走廊開發(EEC),囊括北柳、春武里和羅勇三府的經濟區,是“泰國4.0”戰略下的重點發展區域,目標是使其成為泰國最先進的經濟發展中心。政府計劃在最初5年內至少投入約430億美元到該地區,用于完善基礎設施,包括擴建烏塔堡國際機場、蘭乍邦港,修建曼谷至羅勇的高速鐵路,以及完成區域內鐵路復線和高速公路建設,實現周邊產業聚落與城市智能化,打造世界級經濟區。三是發展十大目標產業,在短期加持新技術的泰國已有的優勢產業中,發展第一波S形曲線5個產業,分別為:現代汽車制造業、智能電子產業、高端旅游及保健旅游業、農業和生物技術業、食品加工業。長期提供投資新機會的新一波S形曲線5個未來產業為:機器人制造業、航空業、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學業、數字經濟業、全方位醫療產業。此外,還有第二波S形曲線產業,屬于需要調整升級的產業,包括時尚產業(涵蓋紡織服裝、皮革、珠寶飾品)和材料產業(涵蓋金屬、合金、玻璃、水泥和陶瓷)?!疤﹪?.0”戰略將促使泰國經濟朝著新興工業轉型,使國內產業升級并脫離“中等收入陷阱”,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泰國經濟增速從2014年前的0.8%升至2016年的3.2%(GDP為3961億美元),出口總值為2141億美元,微幅增長0.01%,主要出口方向為東盟、美國、中國、歐盟、日本,泰國主要出口產品為汽車及零配件,計算機及零組件、珠寶、集成電路、塑料粒等。而其2016年進口總額為1784億美元,減少了4.7%,主要進口市場是中國、東盟、日本、歐盟、美國,主要進口產品為集成電路、冷凍魚、印刷電路板、鋼鐵制品、塑料制品等。泰國的產業結構(占GDP)主要由農業(11.6%)、工業(45.1%)和服務業(43.3%)構成,泰國的失業率較低,僅為0.9%。
中國在泰國直接投資總量不斷上升,投資規模日益擴大,投資金額出現指數級增長。截至2017年2月,中國企業在泰國直接投資得到批準的項目共有607個,投資金額達66.37億美元,而泰國對中國出口增長31.1%,達到近23億美元。“泰國4.0”戰略對接“一帶一路”將為兩國發展帶來新機遇。據官方預測,2017年泰國經濟將增長將達到3.3%至3.6%,而今年第1季度經濟增長為3.3%,達到預期,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旅游業的持續成長、服務業投資的增加、國際油價的上揚是促使泰國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其中政府的投資與旅游業的發展是最主要的兩個因素,政府支出以交通基礎設施為主,包括3條捷運線、3條公路和素萬那普機場第二期擴建工程,預計2017年政府支出將占GDP的5%-10%。而影響泰國經濟的不利因素主要為:泰國家庭負債率上升、美國貿易保護政策、英國脫歐及歐盟經濟增長放緩等。
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戰略正在深入世界各國,尤其是東盟國家中的泰國。中泰雙邊在經濟貿易領域合作不斷地推進,雙邊的交流合作將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穩定發展,泰國政府陸續推出的“泰國4.0”、“東部經濟走廊”戰略,與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戰略能夠在政策層面相互對接,“泰國4.0”的新一波S形曲線5個未來產業又與“中國制作2025”的新興產業高度契合?!耙粠б宦贰笨梢栽凇皷|部經濟走廊”這一平臺投資,中泰雙方也一致同意在兩國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將基礎設施、產業集群、電子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科技和能源列為雙方在未來五年經貿合作的重點領域,這可以使中泰兩國在發展戰略以及政策上實現全方面對接。“泰國4.0”戰略的推出,尤其是東部經濟走廊大力發展的智能電子、汽車工業、機器人制造、全產業鏈航空及數碼等十大目標產業,都與中國國內正在崛起和已經成熟的新興產業相符,這有利于中國“走出去”,同時也利于“泰國4.0”戰略進程實現。泰國商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泰國的地理優勢。泰國位于東盟地區的核心地帶,是東盟國家的物流、貿易與金融中心,泰國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樞紐,北部可連接緬甸與老撾通往中國云南,東部可連接柬埔寨,而南部與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相連,是中國與東盟之間運輸的重要橋梁,中國需要通過泰國,進入東盟其他國家,同時,中國也可以通過泰國享受東盟共同體優惠的稅率,將產品出口到其他東盟國家。
2.良好的投資環境與優惠政策。在“泰國4.0”戰略的推動下,泰國政府更加積極推出吸引外資的各項優惠政策,給予其不同優惠權益,分為兩種,一是A類行業,主要以知識型產業、發展國家基礎設施、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等行業、增強國家競爭力的設計和研發行業為主為;二是B類行業,包括不具備高科技,但是對產業鏈仍具有重要作用的各類輔助行業。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還推出調整生產效率等投資便利措施。此外,泰國政府還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便利,包括修建曼谷至羅勇得高速鐵路,擴建烏塔堡國際機場,推進蘭乍邦和梭桃邑港的三期建設,以及完成蘭查邦港口、馬達普港口、梭桃邑港及其他居民區之間的復線鐵路建設等。
3.市場先行與經營成本。如果走進泰國市場,就等于走進了擁有6億多人口的東盟市場,近幾年來東盟整體經濟快速增長,引起了世界各國投資者的注意,尤其是位于東盟中心、投資環境優良的泰國。為了確保中國在泰國及東盟市場的領先地位,開拓東盟市場,中國可以把本國頗具優勢且符合泰國政策的產業投入泰國,如: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航空航天、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等,同時可利用本地優勢資源來進行生產。除了市場因素外,泰國的經營成本在很多方面低于中國,例如稅收及土地成本、投資優惠政策、勞動力成本等。
[1]“‘泰國工業4.0’戰略與‘一帶一路’攜手共進”研討會舉行[EB/OL].新華網站.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8-07.
[2]王天樂、丁子.泰國發展戰略對接“一帶一路”[EB/OL].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2015-07-20.
[3] Thailand's Economic Conditions in 2016[EB/OL].Bank of Thailand.www.bot.or.th,2017.
[4] INVESTMENT PROMOTION ACT(NO.4)2017[EB/OL].Thailand Board of Investment.www.boi.go.th,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