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君
鞍山三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淺談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栗 君
鞍山三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逐漸增強,企業的競爭早已不局限于經濟實力的競爭,而在于綜合實力的競爭。這包括:核心競爭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企業文化的競爭、員工綜合素質的競爭,等等。這些無不反應企業的綜合實力、整體實力,分開而來也都具有它的獨特魅力。但從如今的發展形勢看,在企業管理中企業文化建設脫穎而出,越來越表現出重要的地位,越來越彰顯它的魅力,因此進一步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企業文化;企業發展;影響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它包括了企業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企業物質文化主要是指由企業特定的生產經營環境而形成的獨特的文化氛圍。而企業的精神文化則主要是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而形成的文化氛圍。不論是物質文化還是精神文化都同屬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范圍。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內就像一盞明燈,指引企業的生存發展之路,對外就像是一件藝術品,展現給社會,表現其價值。
經濟學家認為,隨著現代經營理念和現代企業的發展趨勢表明,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對企業興衰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企業長期經營業績有著重大的作用。換句話說,企業文化對企業興衰和發展有作用力,那么這個“力”表現在哪些方面?從國內外一些企業文化搞得好的企業來看,企業文化的“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勵力,第三是約束力,第四是導向力,第五是紐帶力,第六是輻射力。這六種“力”,也可以叫六種功能。企業文化的這六種力量、六大功能,在未來企業的發展中將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強烈地表現出來。筆者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靈魂,只有通過企業文化活動的不斷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把企業經營與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把精神文明理念潛移默化地灌輸到每個員工心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文明為綱,才能締造新一代文明企業。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企業文化也是一種價值觀。在企業內部表現為摒棄什么、鼓勵什么、反對什么、宣傳什么等等,其價值觀念是通過企業員工的行為活動來表達、來發展的,可以說,沒有高素質的員工來執行和表達企業文化,再好的企業文化規劃也是空中樓閣。“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指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圍繞著激發和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展開的,以實現人與企業共同發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動。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企業文化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動的,與環境是一種交互作用:創造良好的環境可以促進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是可以協調的,將企業變成一個學習型組織,可以使得員工實現自己目標,并且把員工目標和企業生產經營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以員工實行個人目標來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在此過程中,企業要讓員工了解完成了企業目標更能有效的實現員工利益和員工目標,以此來推動企業的發展。
保持企業的發展依靠什么?很多人會回答,依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那么什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回答,人才、技術、品牌或者是管理。是的,人才、技術、品牌或者管理都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人才、技術、品牌和管理會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比如人才會退休,技術會更新,品牌會老化,管理也可能過時。所以他們都不能稱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于這一個核心上。核心競爭力必須保障企業在相當長時期內都能夠通過核心競爭力獲得競爭優勢,否則的話就只能算是企業的相對競爭力。什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我認為是企業精神。技術、人才都可以轉移,可以變動,但核心價值觀卻不行,正如你可以搶走一個人所有的一切,但搶不走他的精神一樣。創造一種凝聚人心的核心價值觀,并始終不移地信奉它。這種核心價值觀就是企業精神。一般的說,企業精神是企業全體或多數員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鳴的內心態度、意志狀況和思想境界。它可以激發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活力。企業精神一旦形成群體心理定勢,既可通過明確的意識支配行為,也可通過潛意識產生行為。其信念化的結果,會大大提高員工主動承擔責任和修正個人行為的自覺性,從而主動的關注企業的前途,維護企業聲譽,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企業效益的獲得,必須建立在員工個人的發展之上,優秀企業除了為員工改善工作條件,提高勞動報酬,尊重員工的尊嚴和人格外,并為員工的發展和創造力的發揮提供優越的環境和氛圍。通過每個員工個人的發展來提高生產率,進而促使企業的成長進步,這是優秀公司的成功之道,也是企業智慧之源和財富之泉。如企業高度重視和關心職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使職工盡可能放松,減少不必要的擾亂職工工作心情的干擾,是企業處心積慮地為員工設想的一個方面。企業還可以通過籃排球場、乒乓球室、員工書屋、光榮榜等文化載體,積極開展各種員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成立職工福利食堂,加強班組建家,關心職工生活,逢年過節為職工發放副食品,救濟困難職工,發揮群團組織作用,積極構筑心系職工冷暖的“民心工程”。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多種舉措,最終形成了員工與企業間相互促進、和諧共存的局面。
一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續的經濟效益,就要不斷增加對本企業忠誠的客戶群體,提高他們對本企業的信賴度,因此就必須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也就是說,良好的經濟效益來源于良好的企業形象,良好的企業形象則是依賴于優秀的企業文化。
[1]陸冉旺.關于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的影響[J].商,2013,(20):129.
[2]陳霞.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8,(22):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