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歆
湖南工學院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
翻轉課堂在卓越工程師“安全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黃俊歆
湖南工學院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
“安全管理”是安全工程專業的重點課程,對于學生各項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在2010年,教育部提出了關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了順利完成這一計劃,需要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問題。本文分析了翻轉課堂的優勢及其在卓越工程師“安全管理”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翻轉課堂;卓越工程師;“安全管理”;應用
在2010年,教育部提出了關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要求各個學校嚴格根據行業標準來育人,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我校在教學中采用了多種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近年來誕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該種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我校近年來在卓越工程師“安全管理”教學中,借助翻轉課堂,有效改善了教學成效。
在科技的發展下,社會對于實踐能力強、寬技術、厚口徑的應用型人才,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為了落實黨中央的戰略部署,教育部提出了關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對于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實施工程強國戰略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卓越計劃”的實施促進了高等教育教學體系、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轉變,其中,著重強調了培養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應用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對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知識培養上,要求學生具備基礎理論知識,學會將之與生產結合,將學科前沿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能力培養上來看,需要重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工程實踐、工程設計、工程創新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從工程意識培養上來看,要注重學生經濟意識、環境意識、質量意識以及責任意識的培養。為此,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革原有教學體系,保證“卓越計劃”的實施效果以及工程人才的培養質量。
卓越工程師計劃的頒布對于高校的教學管理模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但是就目前來看,多數高校均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培養,教學方式流于形式,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活動與企業之間缺乏密切的聯系,忽視了學生工程意識的鍛煉與培養。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實踐性、技術性課程比例不高,與企業的要求之間存在差距,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難以達到理想需求。在課程的開展上,與企業缺乏聯系,各個環節之間的層次性、連貫性不足,學生難以把握課程的內在聯系,且課程中的具體案例、工程問題、工程項目內容也并不豐富,知識的更新速度不及時,缺乏新成果、新工藝與新技術的引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到位。
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需要重視“工程性”的特征以及工程類人才與其他人才的差別,突出人才培養的實踐性、加強校企合作、注重工程能力的鍛煉,工程性是“卓越工程師”的本質,也是決定工程教學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在具體的教學改革上,可以從課程體系、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幾個方面著手,關注工程教育的核心,注重人才分析能力、發現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與微課息息相關,最早源于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翻轉課堂顛覆了課堂內外教學知識,將知識講解放在課外,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的主動權已經不再是由教師掌握,而是真正的還給學生。學生借助微課視頻實現了自主學習,一一突破學習過程中的難點、重點知識,并通過交流、討論等活動實現知識的內化,滿足了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在目前的教學課堂中,大多采用的是群體性的教學模式,學生無法根據自己的節奏來安排學習時間,對于目標檢測、群體教學也無法進行個別化輔導,影響了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翻轉課堂與微課的出現,拓展了學生的課外學習,提供個別化的幫助,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學習目標。
為了保證翻轉課堂在卓越工程師“安全管理”教學中的應用成效,在具體的應用方面,需要注意到幾個要點:
首先,將教學活動劃分為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
卓越工程師“安全管理”教學內容需要劃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內容,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的應用下,理論需要學生提前在課前準備進行,由教師將制作好的PPT上傳至網絡,并以內容、項目、實驗要求為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在課前負責。對于學習和作業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將其上傳至網絡,由教師整理、搜集相關的信息。
在第二個階段,學生帶著問題在課堂上完成任務,首先教師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再由學生負責組織試驗內容,由于學生在課前已經掌握了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驗過程,在這一環節,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進行溝通、交流,最后由教師負責對教學成績進行綜合評定。
其次,確保實踐內容的重復性
在傳統教學活動中,由教師負責講解、演示項目內容,為了節約時間,一般演示一次就完成要求,但是,對于一些復雜的項目,僅僅演示一次,很難讓學生記住相關的實驗步驟,對于坐在后面的學生而言,他們常常無法觀察到所有的操作細節。借助于翻轉課堂,可以將項目真實的呈現出來,對于學生不明白的內容,可以進行反復播放,將節約下來的時間空出來進行交流和溝通。
最后,注重課內成績的評估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完成項目后,在課后完成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報告來進行打分,由于學生在課后完成,很容易出現相互抄襲的問題,教師也很難判斷報告的真實性,評估出來的分數無法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在翻轉課堂應用到其中后,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進行操作,并未教師來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課堂教學上,教師需要根據報告來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打分,對于有小組共同負責完成的項目,只給出小組得分即可,由小組成員根據每個組員的發揮來進行打分,這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學習積極性。
安全管理是安全工程專業的重點,在卓越工程師育人計劃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其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加深學生的認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利用課余時間來把握更多的知識。
4.2.1 做好教學準備
為把學生培養成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有較強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教師應依據“卓越計劃”培養標準,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和重構。課程資源的準備非常重要,在卓越工程師“安全管理”教學中,可以先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在上課前,教師將教學資源發布在校園網中,學生利用網絡來學習,并通過微信群等與教師進行交流,教師定期更新教學資源,學生可以隨時進行下載、學習,并利用微信群來答疑解惑。
4.2.2 設置學習任務
在完成教學準備環節后,根據教學大綱來設置目標,明確學習重點與學習難點,幫助學生掌握微課資源的正確獲取途徑,引導學生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自主分析,分析內容與與大綱密切結合,在“安全管理”教學內容上,學習目標包括幾個方面:我國安全生產的現狀;我國安全管理領域的相關問題;安全文化與管理的開展方式;安全事故的產生原因與相關理論;安全事故統計方式的應用;事故調查方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安全救援工作的開展。圍繞上述內容,制作電子文檔,讓學生展開學習。學生的學習主要在課堂外進行,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與教師在線交流,同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圖書館來查閱資料,擴展自己的學習理論。
4.2.3 課堂學習的開展
翻轉課堂將課堂學習與課后學習顛倒過來,在課堂階段,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在課堂上,可以采用生生討論、師生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拓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需要以大綱為支撐點,根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提問,結合學生的問題開展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肩負的是指導者、啟發者的角色,不能喧賓奪主。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就將剩余的時間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采用多種形式來解決問題,實現所學知識的內化。
4.2.4 教學鞏固與分析
在翻轉課堂中,教學鞏固與分析是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指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為評價提供了更好的時間與空間,在評價方式上,建議采用教師點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模式,既可以幫助學生知曉自己的學習不足,強化他們的認同感,還可以幫助教師了解教學進度的開展情況。在評價時,要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4.2.5 應用多元化評估體系
為了應對翻轉課堂的應用需求,教師還要應用多元化的評估體系,改變單一評估方式,實現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之間的有機結合,構建完善的評估體系,保證學生的檢測效果。其中,形成性評價是對教學活動的評價,從傳統的教師一人考核轉化為學生自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的模式;形成性評價的內容包括網絡學習、課堂學習兩項,關于課堂學習的評價,主要以合作學習表現、課堂討論情況、小組任務完成情況、學習成果的展示作為評價內容,由學生主動進行評價。基于翻轉課堂的評價模式對于評價的要求非常高,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促進他們知識結構的系統化與理論化發展。
將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引入到卓越工程師班的實踐教學中,將理論教學和實驗演示放在課前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完成,課程上主要用于學生的實驗/項目操作和答疑討論。該種模式的應用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讓“安全管理”課程充滿活力,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合理選擇授課內容,不斷完善講課資源平臺,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惑。
[1]牛玉君.物流學課程的翻轉式教學與案例教學探討[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12)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2012(04)
[3]漆光鴻.《小組工作》課程“助教實驗教學”行動研究——以某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為例[J]. 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10(03)
[4]馬秀麟,趙國慶,鄔彤.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2013(01)
[5]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等. 軟件開發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02)
[6]王紅,趙蔚,孫立會,等. 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08)
[7]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
[8]董黎明,焦寶聰.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應用模型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2014(07)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教研教改課題“安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湘教通[2013]223號-52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