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君芳
中煤第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淺議建筑施工企業幾種常見法律糾紛的防控
蔣君芳
中煤第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在建筑市場僧多粥少、競爭激烈的當前,已經是微薄利潤的建筑施工企業卻往往會因為法律糾紛的發生而遭受重大的經濟損失,小型企業往往在遭受重創后無法生存,而大中型企業往往也會在幾年之內一蹶不振。
建筑施工企業;法律糾紛;防控
基本案情:2008年,張某在B酒店四層室內排水施工過程中,不慎從梯子上滑落下來,造成左膝受傷。醫療機構診斷結論:左髕骨粉碎性骨折。A建筑公司與B酒店簽訂的是消防工程施工協議書,第三人張某是在B酒店的水電安裝工程中受傷。A建筑公司與張某沒有簽訂勞動合同。A建筑公司也沒有證據證明張某不是A建筑公司項目負責人所派。此案爭議的焦點為“A建筑公司和B酒店誰是工傷主體?即誰應承擔工傷的法律責任?”該案從2008—2010年,歷經區勞動保障部門、市勞動保障部門、區法院,工傷責任主體的認定在此期間幾經更改。最后,雙方經法院調解,A建筑公司和B酒店各補償張某4萬元。
基本案情:2007年,張某在A建筑公司工地工作中左眼受傷,后認定為工傷,鑒定為五級傷殘。A建筑公司沒有為張某繳納工傷保險費。A建筑公司支付張某檢查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停工留薪期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計256000元。
防控措施:工傷糾紛是建筑施工企業較為常見的一類法律糾紛,為減少或避免工傷事故,施工企業應當加強對工人的施工安全教育,要求工人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另外,建筑施工企業應當為工人購買工傷保險,以便在出現工傷事故后能夠通過保險理賠來減輕經濟損失。在上述案件中,A建筑公司沒有為受害人繳納工傷保險費,沒有能夠將風險轉移,最終責任只能由企業自己承擔,從而使企業遭受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1、“掛靠”的直接認定標準大幅度減少
征求意見稿中,“掛靠”的認定標準僅剩4項:
1)沒有資質的單位或個人借用其他施工單位的資質承攬工程的;
2)有資質的施工單位相互借用資質承攬工程的,包括資質等級低的借用資質等級高的,資質等級高的借用資質等級低的,相同資質等級相互借用的;
3)“轉包”條款中,有證據證明屬于掛靠的;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掛靠行為。
2、大部分“掛靠”更改為“轉包”
以下幾類情況不再認定為“掛靠”,而是“轉包”,除非“有證據證明屬于掛靠”:
1)專業工程的發包單位不是該工程的施工總承包或專業承包單位的,但建設單位依約作為發包單位的除外;
2)勞務分包的發包單位不是該工程的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單位或專業分包工程承包人的;
3)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派駐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管理負責人、安全管理負責人中一人以上與施工單位沒有訂立勞動合同,或沒有建立勞動工資或社會養老保險關系的;
4)實際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專業承包單位與建設單位之間沒有工程款收付關系,或者工程款支付憑證上載明的單位與施工合同中載明的承包單位不一致,又不能進行合理解釋并提供材料證明的;
1、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對分包單位和隊伍在施工活動的監督和管理,強化分包單位在施工活動中的用工責任和質量責任,建筑施工企業認為存在風險性的可要求分包單位提供必要履約擔保和質量保證金,要加強對本企業的資質證書以及相關證件的管理,實行專人保管和使用審批,登記備案制度,嚴格禁止出租、出借資質證書和掛靠行為的發生,定期組織分包單位的負責人及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培訓,規范分包單位在施工活動中的行為。
建筑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一個項目工程往往需要成百上千甚至上萬的施工人員來完成。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施工人員多是農民工,他們大都為了完成某一項目工程而臨時地聚集在一起的,其組織相對分散,安全生產意識不強,施工操做不規范,況且建筑施工活動本身技術復雜,發生意外事故潛在的安全隱患也比較多,極易導致一些建筑工人在施工活動中遭受人身傷害,產生工傷或工亡賠償法律糾紛。
強化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操作和施工作業規范意識,定期組織建筑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和施工作業操作流程講解培訓,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從本企業備選的分包單位和隊伍庫中優先選擇那些施工技術好,人員相對穩定且易于集中管理和培訓的施工隊伍,從根本上減少和降低在施工活動中,建筑施工人員發生人身傷害的可能性。
1.工程結算防控措施
建筑施工合同的履行,由于周期長、范圍廣,容易產生糾紛,本案系因結算而產生的糾紛。因涉及的工程為商品房開發項目,依法應屬于必須招投標的項目,而當事人在備案合同之外,又簽訂了一份作為實際履行之用的施工合同,因而在結算糾紛產生后,適用哪一份合同作為結算依據,便成為爭議的焦點。
1、建筑施工企業從上到下,從項目負責人到普通技術人員一定要樹立質量和品牌意識,要把質量和品牌提升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在施工活動中,項目負責人要強化監管職責,同時建筑施工企業要不斷提高本企業的技術水平和機械化水平,要不斷在施工活動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優先選擇那些技術好,素質高的施工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從根本上保證項目工程質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筑施工企業加強了對商業風險的防范,卻忽略了對法律風險的防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往往因為涉及法律糾紛而遭受重創或者遭遇解散。調查建筑施工企業法律糾紛的類型、緣由以及研究法律糾紛的防控措施,必將為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保障與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