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學紅
寧夏銀川市興慶區第二十三小學
探析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
閆學紅
寧夏銀川市興慶區第二十三小學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對數學課程和教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的形勢下,本著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的針對性、生動性、實效性、時代性的目的,依托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良好內部基礎和外部環境,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改進數學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本質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就信息技術教育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實踐與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信息素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適當地選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創造教學的文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更為積極的參加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要貼進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事實上,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們有一定生活基礎的數學知識,并且對此更感興趣。然而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現行的小數教材教學內容明顯偏舊,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而當今世界上最鮮活的、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數學學科教學素材和教學內容,很難及時在教材中反映出來。這在統計知識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在教材很多地方還經常出現九十年代(甚至更久遠)統計的信息。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我們可以利用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科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可使教師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讓數學學習更貼進生活。
小學生認識事物需要形象性,而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這是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在數學教學中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小學數學教學變得更加容易。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閃現的文字、動態的圖形及變換的色彩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凸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清晰。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方式,科學地創設題意場景,把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化、形象化、簡單化,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題,有利于學生打開思路,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多媒體動態演示技術,讓學生能借助形象的事物進行思維,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題意,從而輕松解決教學的難點,還能幫助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當前與時代的發展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相比,學生學習方式較單一、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然而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過程卻是:學生的學習開放性、全球化;學習過程具有交互性;內容形式呈現多媒體化。改革現行的學科教學方法,使其適應信息環境下的學習要求。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以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質是以信息技術解決課程和課程學習中的各種問題,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數學教學,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而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有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在實踐中應用、學習、完善。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術也是這樣,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基礎,計算機課以及信息技術基礎課教學只是為學生應用打下一個基礎,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新的技術上的問題,需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掃清障礙。這樣更能體現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認知的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充分的發揮出來,才能得到有效地認識,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生需要積極、有針對性地獲取材料去完成學習中的許多目標和任務。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創造交互式學習環境,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讓學生主動參與進去,每個學生通過這種個性化的練習,各得其所,各得其樂,從而真正體現出學生認識主體的地位。
美國著名的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生的數學思想只能從學生自己的頭腦中產生,而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助產婆”的作用。”現在的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掌握多少知識,更要讓學生能體驗到探究問題解決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更加注重學生在教學關系上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和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始終處于動態的活動中,使學生不僅能學習數學,還能發現數學。網絡技術的課件所傳遞的信息具有統一、開放、靈活和全員可控性等特點,可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優良環境,從而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和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為學生提供自我發展的可能。
數學課程 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使傳統的數學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得到改變,教師需要提高信息技術與數學的學習效果和效率,從學生心靈需求出發,讓學生有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對的數學課程整合,將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數學課程學習方式,將會在以后的學校數學教育教學中作為主要方法。
[1]章劍衛:《基于課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術課程模式》,浙江教學研究,2006年4月
[2]王躍:《數字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三種途徑》,中國電化教育,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