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宇新
內蒙古赤峰市中共林西縣委員會黨校
農民工市民化的困難與途徑
邢宇新
內蒙古赤峰市中共林西縣委員會黨校
本文主要以農民工市民化的困難與途徑為重點進行分析,結合當下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面臨的困難為主要依據,從改革戶籍制度、建立城鄉一體化就業體系、注重行政管理和法律保護、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這四方面進行深入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推動農民工市民化。
農民工;市民化;困難;對策
農民工問題為我國當前重點問題。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農民工問題日益顯著。農民工為農民工群體中的主體力量,占據我國農民工總數的75%左右,為當前農民工市民化的中心群體。因當前社會機制與社會結構的阻礙,使農民工市民化面臨諸多阻礙。但推動農民工快速的融入到城市中,不但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還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因此深入分析農民工市民化的困難與途徑至關重要。
政府為了防止城市人口過度以及大量農民涌進,對于戶籍的管理十分嚴格,其存在的積極作用比較顯著,但此種做法對農民工向城市轉移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戶籍機制把我國人口分為了農村與城市兩個群體。阻擋了農村向城市轉移,將其禁錮在農村的土地之上。盡管是那些進程打工多年的農民工依舊被排除在城市生活外,未享受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
相比于城市中的工作人員,農民工具備吃苦耐勞、便于管理的特點,可以從事那些消耗體力的累活、臟活以及苦活等,這對用人企業是一個極大的誘惑。雖然與城市內部員工同工同酬,用人企業仍舊會通過延長作業時間或是多元化方法來減少農民工勞動報酬來降低單位內部支付成本。農民工與城市員工為企業與單位完成同樣的工作量,但卻無法享受醫療、住房、工傷保險以及養老等福利待遇,待到他們年老無法在為企業或是單位提供勞動力時或是城市不需要他們時,他們便會被無情的甩掉,把他們退回農村,并不擔負他們養老的責任。除此之外,城市群中在潛意識中含有較強的中心主義思想,認為農民工市民化會使他們自身的利益受到影響。
與城市群眾相比,農民工的諸多方面與城市文明皆存在很大差異,比如思想方式、生活理念、文虎素養等方面比較滯后。因這些方面的差異會使農民工不能與城市文明生活相符,從而無法滿足社會城市發展需求。當前,我國已經形成農村文明代與城市文明代。農村工依舊屬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面對當前這個信息知識的競爭環境中,農民工的劣勢十分顯著,諸多只能從事一些城市員工不愿做的累活、苦活等。
當前,我國社會保障機制存在地區不統一的問題,并且保障機制的支付存在地區界限,這是當前阻礙戶籍機制優化的重難點。以往城市居民中的社會保障皆是由單位所提供的,而當前是由所在地區地方政府所負責的。所以,若想保障全國范圍中的社會系統的統一性,對全面覆蓋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就需要構建一致的社會保障、失業保險以及低收入保障等,并把個人的單位賬戶同社會保障體系相脫離,與商業保險相關聯,制定多元化的保障政策,優化當前我國存在的教育層面與醫療層面問題。
由當前嚴格的戶籍管理機制轉變為戶籍自由登記模式,優化當前我國戶籍登記方法。把人們的生活與職業的來源皆作為落戶的參照條件,居民能夠依據自身希望的工作地點或是生活地點來選擇戶籍登記地,優化當前農民工戶籍登記地點與工作地點相脫離的問題。政府需引導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戶籍登記管理機制,開展就業登記與屬地管理措施,確保戶籍機制能夠有效的反映居民具體居住狀況與身份狀況,這不但有助于政府管理社會與公共服務,還能準確了解我國動態人口的具體信息。
我國政府部門可以參照或是借鑒國外一些先進經驗,逐步構建完善開發統一、城鄉一體化、競爭公平的國內勞務市場,為城鄉居民提供公平的就業機會。將各地就業準入機制取消掉,把農村人員的就業歸類到國家就業政策中,將地方勞動力的保護壁壘破除掉,全面宣揚平等就業理念,無論是城市群眾還是農村群眾皆需要依靠技能與學歷來公平就業,確保各個公民皆能得到平等的就業機會,從而保障農民工能夠在城市中得到公平待遇。
政府需應用多元化方法,構建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法律規范,對一些侵犯農民工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構建滿足我國具體狀況的管理制度。流程以及方法,并逐漸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面對城市中的移民,相關政府部分需將傳統的管理方式摒棄掉,增強服務農民工的理念,最大程度的確保農民工享有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的權利,并為農民工提供與城市住戶同樣的救助、子女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
在當前產業工人中農民工已經成為了重要組成部分,其也是數量占據最多的部分。他們的綜合素養與職業技能的高低與我國現代化建設與工業化水平有直接關聯。為了能夠使農民工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需加大對其教育與培訓力度。當前,我國有部分針對農民工所構建的職業院校,但依舊需要政府加大對該方面重視力度,增強對農民工二次教育,使其增強自身綜合素養與文化水平,從而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需求,進而在城市中持續的發展下去,為農民工市民化提供有利條件。
農民工市民化為我國當前城市化發展的主要問題。政府與社會在推進該工作時,需為農民工創建良好的工作、生活等環境,農民工也需不斷增強自身素養,這樣才能使其快速的融入到城市化生活中。由于當前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依舊面臨些許困難,如戶籍制度障礙、農民工自身素質的缺陷等,只有將其切實的優化掉,才使農民工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進而保證城市居民與農民工和諧共處。
[1]張國勝,陳瑛.社會成本、分攤機制與我國農民工市民化——基于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框架[J].經濟學家,2013,(01):77-84.
[2]陳昭玖,胡雯.人力資本、地緣特征與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6,(01):37-47.
[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侯云春,韓俊,蔣省三,何宇鵬,金三林.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的總體態勢與戰略取向[J].改革,2011(0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