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華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東關小學
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案例的開發與研究
周利華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東關小學
小學是學習科學的最佳時期,小學科學進行探究式教學是符合小學科學學科特征、契合小學教學基本特性、適合小學教學根本目標的創新性教學模式。文章重點分析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案例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案例的基本要素,以期提升小學科學教學的實效性與時效性。
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案例開發;案例研究
國家《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習目標又是學習方式”,這說明小學科學應該教學探究式教學探索與創新。小學是學習科學的最佳時期,這是因為學生年齡越小,其好奇心越濃烈,有一個探求科學、發現規律、解答疑惑的心。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普研究所共同發布的“中小學生科學興趣狀況調查的五個主要發現”顯示,中小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隨年級升高而降低,這就意味著孩子越大對科學興趣越淡。
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小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呢?探究式教學無疑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模式。因為國外在小學科學課程探究式教學方面起步早,實踐證明探究式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我國近年來也逐步意識到從小培育學生科學思維的重要性,開始重視小學科學課程及教學方法改進,教育部最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規定: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年級將增設科學課,并將其作為基礎性課程。本文就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案例開發存在的不足展開分析,探究優秀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案例設計的基本要素,以期提升小學科學的教學實效性與時效性。
目前,小學科學的探究式教學充分利用了一些科學知識的趣味性,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對科學的興趣,如彩虹的形成、尋找小動物、植物的葉子變化等教學內容。但是,這些科學課程的內容雖然有趣,但是并未真正符合課程的教學目標,這是因為許多老師一味的追求課程的有趣,而忽略了課程的基本教學目標。
從現階段小學科學的探究式教學實踐來看,教學模式還是十分有范,如動物的生命周期中的蠶蛹、液體的溶解現象、風向與風速的測定等教學案例,運用了比較規范的實驗器材,教學意蘊十足。但是,這些看起來很炫酷的探究式教學案例缺乏思考環節的嵌入,從而難以到達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的有益效果。
由于小學生的自主操作能力不足,當前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案例基本都是老師演練,學生觀摩,學生只是充當科學的觀眾,并非參與者,這無疑降低了探究式教學的自主性、體驗性、協同性,如點亮小燈泡、做個小開關、物體的沉浮等等,基本都是老師一手操作實驗,學生的體驗感并不深,這種探究式教學雖然課堂很有序,但有用性大大的降低。
不可否認,我國小學教育中小學科學課程的地位相對不高,學校對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這造成許多小學科學課程老師對小學科學的教學目標認識有偏差,認為小學科學只是生活體驗課,并不是教學重點,因而忽略教學總結與深化,如工具與機械、微小世界顯微鏡的效果等案例都缺乏總結,教學案例有方法但是缺乏深化。
優秀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案例的情景創設要符合教學目標,一切的探究式活動與環節都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對探究式實驗場地的選取、器材的使用、時間的把握都必須要為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服務,要明確:有趣只是手段,有效才是目的。如沉浮實驗就要選擇比較大的實驗場地,要讓學生對物體沉浮產生疑問與思考,然后馬上引出原理解說,既要有趣也要有效。
利用好小學生的好奇心,培育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并引發小學生的科學思考是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的重要方式、手段與教學目標,因此在案例設計環節要多引入問題、多設問,并且要設置一個符合邏輯的問題鏈條,有序的引起學生們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適當的設定獎勵機制,使得探究式教學案例不僅有范,而且真正對學生知識庫與思維方式有益處。
如前所述,當前老師全權代理學生操作實驗的現象非常普遍,學生很難直接參與案例活動,誠然這與教學條件有限與學生自主能力不足有關系,但即便如此,學校與教師應該想方設法讓學生們組隊進行探究式實驗學校,提升教學活動的有用性,真正加深他們的印象,使其對知識點有個良好的把握。
探究式教學缺乏總結性評價就難以提升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也就不能使學生有效發揮舉一反三的思考作用。因此,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不僅要講方法、講策略、做到有術,而且更應該注重對每一個章節的課程總結,不斷的提升學生的總結、歸納、分析能力,幫助他們發現規律、總結規律,以助于他們未來的科學學習。
總而言之,文章認為探究式教學的情景創設要符合教學目標、課題設計要注重引發思考、內容推進要自主協同推進、課堂教學要加強總結深化,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要做到“有趣”與“有效”兼顧、“有范”與“有益”共存、“有序”與“有用”并重、要“有術”與“有道”并舉。
[1]秦霞.淺談學生在科學實驗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3(05)
[2]趙風云.夯實實驗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3(13)
本文屬于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和實踐教育研究一般課題《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案例的開發與研究》(課題編號:PZS489河南省教育廳 教技裝[2016]35號)研究成果。
周利華(1967-07月-16日)女,漢族,河南鄭州人,單位: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東關小學,學歷:本科,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