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民 牛旭輝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易縣管理處
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研究
張義民 牛旭輝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易縣管理處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配套工程同步達效,運行平穩。為保障工程安全、穩定運行,有必要對工程運行管理模式進行相關研究。文章對工程運行初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以抓住中線工程總干渠長距離輸水特點,按照“以運行調度為主線,以‘四化建設為核心’”的思路,從管理組織、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隊伍等方面,分析了構建運行管理模式應重點研究的內容,初步提出了構建運行管理模式的建議。
南水北調;運行管理;工作要點
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關系到民生的宏偉工程。在進行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如何將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和環境保護結合在一起,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最大化是當前南水北調工程施工建設人員應該重視的問題。南水北調工程的開展是為了提高我國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用水壓力,實現南方經濟、社會、人口等的協調發展。
空氣污染。在建筑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施工使用的建筑工程材料比如泥土、黃沙、水泥等這些都是容易受風飛揚的物質。同時在施工現場制作瀝青等會產生刺激性氣味,污染周圍的空氣,影響到周圍的居民的身心健康。
水污染。在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石灰熟化等會產生建筑廢水,建筑工地上的廢水一般是不會收集處理的,大多是就近排放。并且在建筑中根據施工建設的需要,會產摻加各種化學制劑,有些制劑是有危害的,這些制劑隨著廢水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就會造成對周圍的水環境的污染。
管理因素的問題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1)輸水工程和沿線建筑物均為初次運行階段,受水位反復變化考驗,突發安全事件可能較為頻繁,而處理時間較短;(2)工程巡視和安全監測頻次較密,但存在各專業崗位人員分配不均衡、關鍵崗位人員配置不合理、管理設施不完善等問題;(3)已接收的工程設施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和熟悉其結構和功能并完善標識、安全防護等運行條件;(4)由于突發事件應對措施可供借鑒的經驗較少,應急組織體系尚未建立,較易出現應對不及時或處置不當等情況。
(1)輸水工程例行維護管理。一是渠道的日常巡視。渠道日常巡視應做到常規性檢查與定期全面檢查相結合,并在重點時期加強巡視。二是輸水渠道及水閘的日常養護。各分水口門均設置有節制閘,應對節制閘的運行狀況及設施進行日常巡檢。(2)交叉建筑物例行維護管理。中線總干渠沿線分布的交叉建筑物類型多,數量多,為保證類型和數量十分繁多的建筑物的運行安全,其日常巡視和檢查工作可委托社會機構承擔。(3)供電、通訊系統維護管理。在機電供電、通訊光纜設備維護方面,可委托社會機構承擔專項維修日常養護。
配套工程管理單位應設立應急值班電話,并安排人員24h值守。突發事件發生后,配套工程管理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告或通報事件信息,以便及時有效處置;可視情向當地政府或中線工程管理單位報告或通報;緊急情況下可越級電話快速報告或通告,隨后按程序報告或通報。報告內容應包括突發事件的類別、地點、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對供水影響程度和預計影響時間,并根據事態的變化,動態報送水情、工情、水量應急調度等相關信息。
根據突發事件實際情況和事態發展變化情況,可以采取中斷配套工程供水、減少供水流量、通過配套工程應急調水、通過中線工程退水閘調水等應急響應。需中斷配套工程供水時,按照應急調度指令,有關應急調度小組實施緊急斷水,并立即向地方政府報告或通報。地方政府啟動斷水應急預案。
空氣污染對策。1.對現場施工進行合理化管理,將砂石材料分類堆放,水泥應該保存在庫房中,減少搬運次數,并且在搬運的過程中應該保證輕拿輕放,防止包裝袋破壞。2.在運輸材料的過程中,應保證運輸車的裝載不應該過滿,采取密閉覆蓋、遮擋等方式減少沿途運輸物質的拋灑,并且對路面上灑落的物質進行及時的清理,沖洗建筑工程車輛上的泥土和材料。3.開挖時對土堆潑灑一定的水,保持一定的濕度,這樣可以減少揚塵。4.工程開展后應該設置系那個應的圍欄,縮小揚塵擴散的范圍,同時對現場的少量建筑材料進行遮蓋。5.在對建筑工程材料進行攪拌時,應該對其進行噴霧降塵。
水環境污染對策。1.工程用水進行嚴格的控制,減少水資源的使用,這樣就會減少廢水的產生。2.收集建筑建設中廢水,對其繼續進行有效的處理,避免其漫流。3.合理進行廢水處理,提高水資源的回收率。4.組織廢水排放,選擇最優的廢水排放路線。
加強基礎資料搜集。為確保總干渠運行安全,搜集、整理現有運行管理技術標準與管理規程以及管理標準、相關管理規章制度和運行管理過程中的臺賬、日志等基礎資料。
細化管理目標。對基礎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后,根據對工程安全運行構成威脅的自然、工程、管理因素,通過對資料分析進行進一步預判、分類,細化管理目標。
完善現有管理制度。通過細化管理目標,優化完善現有管理規程、管理制度,使之符合實際運行狀況,形成規范管理制度。
優化管理人員配置。工程運行初期,工程巡視和安全監測頻次較密,但可能存在各專業崗位人員分配不均衡、關鍵崗位人員配置不合理問題,通過優化管理人員配置,充實工程巡視、運行操作、移動水質監測等關鍵崗位人員。
綜上所述,跨流域調水工程是緩解水資源短缺,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工程,是構建水網的骨干工程,是保障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的重要支撐,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工程建成后,如何管理好、運行好、保護好工程,確保運行安全有效、持續發揮效益是必須認真研究的重大問題,科學合理的管理運行模式將保障工程效益發揮。
[1]何彥舫,陶自成,楊廣杰.南水北調工程渠道機械化襯砌設計若干問題 [J].人民黃河,2017,(10):117-120.
[2]高廣燦,李成,尚力陽,米少偉.南水北調工程用全自動防鳥網設計 [J].機械,2017,44(09):5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