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炎興
(江西省會昌縣希望小學,江西贛州 342600)
走出困惑,演奏教師成長“三步曲”
——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策略研究
梁炎興
(江西省會昌縣希望小學,江西贛州 342600)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是辦好教育的前提。要培養好教師,就要剖析教師成長的困惑,探索教師成長的策略,引領教師努力提升專業素養與師德水平。
教師成長;困惑;策略研究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高質量的教育取決于高素質的教師,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教育的發展。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尤其是范圍最廣的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更是教育最關注的課題之一。
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教師的思想泛起了波瀾,是奮斗講壇,還是棄教從商?是去搞個“蘿卜頭”當當,還是兼職其他工作……總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實戰派”似乎少了許多。教師們在“不斷地尋找自己的出路”,棄教從商嗎?往往又難于割舍那份教育情結;兼職經商?卻又誤了教學;默默奮斗講壇?卻又找不到出路。因此,只能得過且過。這一思想困惑,是教師專業成長中最大的絆腳石。
對策:完善制度,指明方向。
要嚴格教師資質,擇優錄用。只有讓愿意長期從教、終身從教的優秀人才錄用到教師隊伍中來,教師的專業成長才會有一個較高的起點。這樣,老師隊伍才會更加優化。
一些教師得過且過,甚至出現“心在曹營心在漢”的思想,這就是競爭淡化的表現。因此,只有激活競爭機制,教師隊伍才會出現你追我趕的積極氛圍。實行教師績效考核后,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一些學校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其實,績效工資中是一種工作的一種體現,最重要的是要通過這個途經,真正地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筆者認為,這也是國家實行績效考核的良苦用心吧。
“名師”,這也不是什么新名詞了。然而,你知道的名師又有多少呢?你身邊的名師又有幾個呢?名師,不是神秘的,而應是每個教師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為此,我們要認真建立名師工程,為教師的成長鋪設“星光大道”。今年,該縣已真正開始建立名師工程,這項措施是十分明智的。
所謂“干一行,愛一行”。人都是有成功欲望的,“要做就做最做好”。然而,小學教師如何成長?在成長的路上是單槍匹馬,還是單純憑個人經驗摸索前進?誰來幫助我?這是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的最大困惑。
對策一:不斷反思,超越自我
自我反思是中小學教育科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動形式,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最大的內動力。要提倡教師寫教學日記 (教學周記),及時用于改善教育教學行為,培養教師的自我意識、思維意識和專業發展意識。只有開啟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動機”——自我反思,教師的專業成長才會有所奏效。
對策二:同伴互助,取長補短。
同伴互助是指教師間主動進行的教育教學合作性探討和切磋。同伴互助要注重“以老帶新、以優帶新”,可采用“相互聽課、對話交流、網上交流、教學沙龍”等形式進行切磋,以達到信息共享、取長補短的目的。通過同伴互助,加強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轉變教師孤立工作的狀態,形成良性競爭和合作,建設健康的學校教育科研文化和良好的成長環境。
對策三:校內合作,共同成長。
校內合作是指以學校系列教研活動為載體,以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為研究內容,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研討活動。如:理論學習、專題研討、課題研究、集體備課、骨干示范、各種形式的課堂教學交流展示、說課、評課及學科間的聯研等;通過集體智慧的凝聚,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成果共享,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教師共同提高的目的。這也是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更是教師專業成長中理論提升的重要途徑。
對策四:校際合作,開闊視野。
校際合作是指校際間進行的交流活動。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學校應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并注重吸收借鑒其他學校的優點,特別是規模較小的學校和農村學校,更應加強校際間的教研活動及與其他學校的合作交流。只有這樣,教師的專業才會得到提高。
對策五:專業引領,點石成金。
專業引領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這主要是指各層次教研人員、科研人員和有關專家參與中小學教育科研,通過參與活動給予指導,溝通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專業引領實際上就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專業引領可采用學術報告、輔導講座、專業咨詢、現場指導等形式,其中以現場指導為最常見和最有效的形式。
對策六:課題研究,專業提升。
課題研究是整體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當然,這需要積極開展“集團式”研究,整合研究優質資源,改變課題研究“一窩蜂、一盤散沙”與教學“兩張皮”的現象,重點解決學校及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課題研究的教學性、實效性。在課題的選定、課題立、結項的審批等方面嚴格把關,以課題研究為龍頭,推動教育科研工作深入有效開展。讓課題研究真正成為教師科研成果的表現平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對策七:遠程教育,高速成長。
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師快速成長的重要途徑。現代是網絡社會,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教師只有充分進行遠程教育,實現終身學習,教師的成長才算走上了一條“高速路”。如,“國培”就是一項十分有效的、難得的學習平臺,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雖然“國培”即將結束,但遠程教育、終身學習是永無止境的。
“幸福指數”已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也是今年兩會上的出現頻率很高的關鍵詞之一。作為腦力勞動為主的教師,其幸福感是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重要指標。然而,許多教師體驗不到幸福,從而導致教師的專業成長達不到最佳的境界。
對策一:熱愛學生,培育幸福。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筆者要說,沒有愛就沒有教師的幸福。只有熱愛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教師才會收獲學生的尊敬、家長的尊重、社會的好評,幸福感才會油然而生。試想:如果一個教師不愛自己的學生,其教學工作會是何等的不負責,何等的痛苦。因為教師只有愛的付出,才會有《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贊歌,才會有“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贊譽,才會有“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高度評價。因此,只有熱愛學生,播種“愛”,教師才會收獲無限的幸福。
對策二:快樂教學,體驗幸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只有把教學當作樂趣,才會走進教學的幸福天堂。當然,教師樂教,必須要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和高超的教育能力。這樣,上起課來才能游刃有余,才會實現快樂教學。試想,如果學生聽其課味同嚼蠟,那教師的樂教就根本談不上,學生的樂學更是無從談起。失敗的教師當然是難以收獲教育幸福的。為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進行快樂教學,教師的幸福感就會越來越明顯。
對策三:完善自我,享受幸福。
教師只有不斷完善自我,陶冶高尚情操,才能真正享受教育的幸福,步入教育的天堂。中國歷史上曾經有許多這樣的教師:如“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的魯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陶行知……現實生活中,那些以自己微薄的薪水去資助生活困難學生的教師;那些拒絕名利的誘惑,仍然癡迷于講壇執著于實現教育理想的教師;那些潛心研究、銳意教改,使自己的教學更具特色更富魅力的教師,他們從教師職業中得到了智慧的滋養,他們以自己的行為展示了教師職業崇高的精神人格,他們是偉大的,他們更是幸福的。因此,教師只有不斷完善自我,陶冶高尚的情操,在大多數程度上成為一個真正大寫和全面發展的人,教師的幸福之門才會為你闖開,教師的專業成才也才算達到了較高的境界。
總之,教師只有走出困惑,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與思想境界,演奏教師成長“三步曲”——找到出路,不斷成長,享受幸福,才會真正步入教育的幸福天堂。祝愿天下的教師們都要幸福吧!
[1]蕭宗.學校管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鄭杰.給校長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3]吳明海,陳建波.農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現狀、影響因素與發展策略——基于重慶市黔江區的調查與討論[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4,35(7):72-77.
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5(a)-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