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文
物流裝備企業的工匠精神
本刊編輯部/文
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報告中指出:“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費品品質、促進制造業升級、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三個方面。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作為新興而又傳統的中國物流裝備業而言,企業轉型升級的鑰匙恰恰也正是“工匠精神”。
當引以為傲的人力與成本優勢正在喪失,當“短、平、快”的粗制濫造沒有了市場,當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浮躁之心開始冷卻,當漸趨理性的市場競爭回歸至實力與技術的比拼,我們終于認識到“工匠精神”的可貴。
“工匠精神”是什么?并不僅是一項技能,而是一種態度,一個產品的每個環節、每道工序、每個細節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也是一種執著,工匠們對產品質量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努力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更是一種堅守,要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榜樣的激勵。我們試圖尋找當下中國物流裝備領域內以一己之心力踐行“工匠精神”的代表企業:他們尊重并熱愛這個行業,他們適應時代的變革,他們既有堅持又有創新,他們代表一個領域的最高水準。這些企業就是我們此次專題的主角,其中既有來自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外企,也有本土生長的國企和民企。盡管發展背景和專注領域有所不同,但對于“工匠精神”的認可和踐行,使其成為一個特性鮮明的群體。
如果你想了解這個群體的驕傲和執著,請耐心讀完我們這期專題——《物流裝備企業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