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Fun time板塊是譯林新版《英語》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開展fun time板塊教學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現實教學中,教師在處理fun time板塊時,往往存在著趣味性、整合性和語用性不足的缺陷,這值得我們反思和改進。
【關鍵詞】fun time板塊;趣味性;整合性;語用性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44-0042-02
【作者簡介】劉寶杰,江蘇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學(江蘇常州,213003),高級教師。
從四年級開始,譯林新版《英語》教材在每個單元的story time之后都設置了fun time板塊。fun time 板塊是句型、詞匯、日常交際用語的趣味操練板塊,其目的是通過一系列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熟練掌握story time 中呈現的主要詞匯和句型,以提高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然而在平時的聽課中,筆者發現,教師在教學這一板塊時,往往會存在以下問題。
一、Fun time板塊教學趣味性不足
Fun time的特點是fun,也就是說教師設計的活動要有趣味性,要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但在現實教學中,有的教師在處理fun time時,只是根據書中的圖文提示按部就班地教學,這樣的機械操練,fun time的趣味性就無從說起了。
【案例】
譯林新版《英語》四上Unit 5 Our new home一課的fun time主要訓練該單元的核心句型 Wheres my...?Its... 和Where are my...?Theyre...教材中的具體環節為Draw and say,即讓學生在教材提供的四個room中先自己畫一些物品,然后通過互相問答的方式來進行句型操練。對話如下:
A: Wheres my fridge?
B: Its in your kitchen.
A: Yes.
觀察該教學片段可以發現,學生問答缺少信息差,雖然整個問答過程進展順利,但是整個過程波瀾不驚,沒有矛盾沖突,沒有意外驚喜,學生問答平淡乏味,不過是在完成一個機械的任務。
【改進措施】
信息差、限時挑戰和獎勵等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且是中年級學生樂于接受的。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改進:首先將對話設置成猜謎游戲 ,增加一句開頭語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學生在畫本單元重點詞匯table,fridge,sofa和clock時,教師可提示學生打破常規畫法,然后進行三秒鐘限時觀察,即學生A手拿自己畫好的畫讓學生B觀察三秒鐘,這樣學生就不會那么輕易猜對,于是學生會更加想知道答案,而這時恰好又可以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量,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用Youre great. Youre so smart.予以表揚,答錯的說聲Sorry, youre wrong.并揭示答案。對話如下:
A: Hello. 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B: Great.
A: 3,2,1. Wheres my fridge?
B: Its in your kitchen.
A: No, it isnt. Guess again.
B: It is in your living room.
A: Yes, youre right. You are so clever.
B: Thank you.
在操練完單數句型后,學生已經熟悉了游戲規則,所以在操練鞏固復數句型Where are my...?時,他們會更加開心、更加得心應手。
二、Fun time板塊教學整合度不高
Fun time 板塊一般由圖片加單元核心句型構成,語言內容略顯單薄。因此,有些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只是看到書本上的一兩句對話,而沒有仔細研讀fun time板塊的“生長點”,這顯示了教師對教材二次開發能力的缺失,而學生在進行fun time板塊對話時也顯得突兀。
【案例】
譯林新版《英語》四上Unit 6 At the snack bar一課的fun time板塊主要是訓練單元核心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please. 教材中的具體環節為Play and say,即讓學生四人一小組,根據教材提供的Menu模擬點餐,其中一人扮演服務員,其余三人扮演顧客。選擇一組學生的對話如下:
A: What would you like?
S1: Id like a sandwich.
S2: Id like a hamburger and a glass of milk.
S3: Id like some noodles and a cup of tea.
從以上對話看,這樣的操練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授課教師顯然沒有考慮如何讓這樣一個生活中常見的活動變得更加完整,如加上一個簡單的開頭和一個簡短的結尾。從學生的學習能力而言,學生已經學過了story time,所以學生具備一定的與點單相關的語言積累,只要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完全有能力將這樣一個簡單的一問一答變為一個更加綜合的對話。
【改進措施】
教師在第二次執教時可增加一個開頭,即在三位顧客到來時先說一句Good morning. Welcome to my snack bar.同時,為了增強趣味性,教師在對話中可加入學生剛學過的Do you have any...?而這樣的新舊知識的融合恰好為學生拓展了Food and drinks的新詞匯,于是就有了Do you have any beef?Do you have any chips?Do you have any cola?且服務員的回答也是很好的拓展資源 No, I dont. But I want to have a lot of popcorns.
三、Fun time板塊教學語用性不夠
Fun time板塊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相對有趣的互動游戲中鞏固所學的詞匯和句型,且學生在游戲中操練句型是為了在真實的生活中運用。因此,教學中,我們一線教師不僅要關注活動的趣味性、場景的整體性,還要關注學生綜合語用能力的提升。
【案例】
譯林新版《英語》四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fun time的要求是Draw and say,即學生根據自己所畫的圖片進行相互問答,大多數學生的問答都是按照教材順序進行的,對話如下:
S1: Do you have an apple?
S2: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bananas?
S1: No, I dont. Do you have any bananas?
S2: Yes, I do.
授課教師在進行fun time教學時完全按照教材提供的方式進行,雖然學生運用了Do you have a/any ...?句型詢問對方,但是這樣的操練缺乏交際需要的情境,整個對話沒有體現語用功能,沒能走向生活。效果雖比普通的機械操練稍好些,但對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顯然是不夠的。
【改進措施】
在生活情境中操練句型可以有效地幫助學掌握句型的用法,而語言學習的目標之一就是學生能在生活場景中比較準確地調動所學語言進行交流,解決具體問題。教材只是一個載體,教師應該準確領略教材的精神,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規律智慧地、能動地“用教材教”。基于這樣的理解,教師對該fun time教學進行了改進。
為了實現fun time中的fun和meaning兩者的結合,授課教師創設了放學后學生甲到學生乙家玩,學生甲肚子餓了的情境,要求學生用fun time部分的句型創編對話:
A: Welcome to my house.
B: Thank you. Its a nice house but...
A: But what?
B: But Im hungry. Do you have a mango?
A: No, I dont.
B: Do you have any cakes?
A: Sorry, I dont.
B: What do you have?
A: I have some pizza. Here you are.
B: Great. Thank you.
Fun time板塊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中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接觸英語的時間并不長,普遍對英語抱有濃厚的興趣,因此fun time板塊的教學首先要富有童趣,要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fun time板塊的教學還須考慮教材的前后關系,巧妙地整合新舊知識,不斷拓展和豐富教學內容,在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中鍛煉學生的各項英語技能,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