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彬斌
(長春供電公司,吉林 長春 130000)
論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的應用與維護
杜彬斌
(長春供電公司,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持續提升,社會發展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特別是在電力設備廣泛應用的時代背景下,電力系統的完善更顯重要,繼電保護技術作為決定著電力系統整體運行是否穩定的重要技術,也正逐步在向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數據通信一體化的發展方向大步邁進。文章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的應用與維護進行了探討。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電力設備;電能輸送;狀態檢修
當代的電力系統主要是一個能夠產生電能、分配電能并輸送電能的大系統。電力系統的整體運行與繼電保護系統的支撐是有著必然關系的。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但也需要面對更嚴峻的挑戰。因此下文的分析討論將主要針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展開,為后續的技術改革提供參考。
改革開放之后,國內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繼電設備的性能也在不斷精進,使得電力領域也有了更好的發展,工作效率得到了確切提升,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便有了很大的進展,這是十分有利于提升供電質量的。早在改革初期,國內電力工程相關技術人員就已經開始創造性的對繼電保護系統進行研發與優化,通過全面的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的先進繼電保護相關的技術,同時提升設備的實際性能,這樣就能構建完備的繼電保護理論,并且完善運作經驗,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培養技術能力扎實、過硬的專業繼電保護技術人員隊伍。通過這方面的手段,可以鞏固和持續完善當前的繼電保護系統質量和水平。到了我國的20世紀60年代,我國開始發展擁有自己技術的繼電氣制造體系,并且開始完善我國特有的繼電保護研究、教學、制造、實際運行、專業設計等技術體系和結構。這樣的自主化發展方向,為國內繼電保護技術的后續發展奠定了穩健牢固的基礎。發展歷程步入20世紀80年代末期,集成電路保護系統的引入,開始逐步取代了晶體管保護系統,形成了一體化的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步入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已經成功研制了自主的集成電路保護系統,預示著集成電路保護系統全面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計算機的繼電保護技術研發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國內的繼電保護技術已經完全步入了微機保護的新階段。針對不同的機型、不同運作原理的主設備保護系統以及微機線路各自有著不同的特征,這樣的性能多面化改革,為電力系統提供了一批新一代的電力設備。功能完備、性能良好、運行穩定的繼電保護裝置能夠為電力能源的供給提供更大的便利。隨著微機繼電保護裝置的持續研發不斷深入,我國在電力技術領域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步入新的發展階段,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以及信息化產業的深入發展,國內的繼電保護技術發展也有了新的方向。
2.1 繼電保護裝置的關鍵作用
我們所說的繼電保護裝置,就是在電力系統中出現特定的電功率變化、電流改變、電壓變化以及短路問題而實施的繼電保護動作。在當前的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系統能夠全方位的監督相關設備的運行狀況和情形,是確保設備順利運行的關鍵。同時相關監控人員能夠即時地了解設備的具體執行參數,并且獲得關鍵的參考數據。如果出現了嚴重隱患,能夠第一時間針對性且自動化地排除故障與隱患,確保系統隱患不會持續擴大,并且不會影響非故障部分的正常運行。在系統中出現了反常運行情況時,繼電保護系統應當具備迅速且準確發出預警信號的能力,及時將隱患報告給執行人員,以便針對性采取應對措施、排除問題。
2.2 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分析
所謂繼電保護裝置,主要是為維護電力系統整體的穩定運行而存在的。所以應當充分滿足靈敏性、可靠性、靈活性以及實時性的運行要求,這四項基本需求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所謂可靠性的需求,主要是指繼電保護裝置在其保護范圍之內執行任何動作時,都應確保其不會給當前系統環境帶來風險的可靠動作,在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時,不應采取保護動作時則不可出現自動運作的情況。要保證任何的電力系統相關裝置(包含母線,其他線路以及變壓器等部分)都不可以在無繼電保護的環境下運行,這也是對繼電保護裝置性能的最基本的需求。一旦繼電保護裝置無法滿足可靠性的基本需求,繼電保護系統反而會成為直接導致系統故障或擴大電力系統事故影響的主要誘因。為了確保繼電保護裝置執行動作的可靠性,相關施工人員應當保證繼電保護裝置的設計以及調試安裝環節都能準確無誤的推進。除此之外,還應當進一步提升保護裝置的各組合元器件的性能,應當使系統得到簡化,具備更強的實效性,質量也應更加可靠,這樣才能為系統運行維護工作奠定基礎,最終有效提升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所謂靈敏性,主要是指在線路或電力設備的被保護范圍內,如果出現了金屬性短路等問題時,保護裝置應當具備感知能力,能否明確感知取決于系統的靈敏系數,這一點在相關管控規章當中也有十分詳細的闡述及要求。靈敏性的提升主要通過對繼電保護系統整定值的檢測校驗來達成,整定值的校驗間隔普遍為每一年一次。所謂選擇性主要是指在繼電保護系統運作過程當中,相關人員首先應找出存在隱患或已經出現故障的電力設備,選擇性地去切除故障,如果線路以及設備出現嚴重故障,并且導致斷路器拒動以及自主保護的情況,才能通過相應的斷路器失靈保護、設備保護等必要措施來解決相應的問題。在整定同級、下級以及上級繼電保護系統過程中,需要遵循逐級配合的關鍵原則,并且在發現隱患和故障時,可以有選擇性、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切斷系統當中存在故障的部分,而其他并不存在故障的部分,則應當始終進行供電。所謂速動性,主要是指繼電保護裝置在感知到隱患及故障的第一時間,便應當采取保護動作,避免影響的擴大,保證系統的運行不被影響,其最重要的目標,是提升系統的整體穩定性,確保故障能夠及時被排除,盡可能削減設備及線路的受損程度,將故障影響的范圍進一步縮小,提升系統整體的穩定性。
3.1 狀態檢修的具體分類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工作,其最主要的任務是對繼電裝置的狀態檢修工作需要秉持更具針對性的原則去落實。而且狀態檢修工作的開展,應當建立在設備狀態得到了有效監控的前提之下,根據事先的預估、分析、診斷以及監測環節得出的完整參數進行統籌規劃,并合理規劃檢修的具體項目以及作業時間,這一環節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設備狀態的監測、診斷以及后續的檢修決策三個大的分支,其中還包括許多細節,多方思考,方可提升工作效率。
3.2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狀態檢修工作的關鍵原則
在落實繼電保護檢修工作的流程中,需要明確關鍵性的原則內容。分步實施以及總體規劃的原則。明確待試點以及試點的工作,并且推進下一階段的工作,在檢修、檢查相應的設備狀態時,必須要對設備狀態檢修管理體制的改革進行深入思考,并依據自身對繼電保護技術改革的理解,以長久穩定的發展為目標,以長久的應用為著眼點對于設備狀態檢修工作進行整體性的、合理性的構想。還應當更加穩妥、積極且扎實地跟進管控措施及技術手段,在試點作業的實施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基礎上,再逐步進行推廣,能夠更好地提升繼電保護系統的性能。在狀態檢修工作的完善過程中,可以從檢修作業以及設備的點檢定修制規范化進程開始入手,保證設備管理責任制度的完善與落實以及檢修基礎管理環節的規范,應當不斷強化繼電保護系統的檢修質量管控,切實提升設備的整體水平,將設備的運行維持在更好的水平范圍內,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繼電保護相關工作能夠從制度上、人員隊伍上等多個層面得到完善,促進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的穩定運行。
3.3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作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在電力繼電保護系統的作業過程當中,相關人員首先應當對狀態檢修的經濟要求多加注意。繼電保護裝置的狀態檢修,是需要借助合理的技術經濟分析來進行最終決策部署的,應當要有更明確的工作方向,針對性地依照項目診斷結果來代替過去的片面性、指令性的計劃檢修,這樣的工作改進最終能夠達到避免過剩維修,提升維修工作整體效率以及大幅度削減檢修成本的目標,這會使電力設備的可用率進一步提升。在狀態檢修的實際作業過程當中,任何無法產生直接效益的手段都是不應采用的。必須要首先發揮出技術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確保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及專業精神能夠體現出來,研發出更有利于繼電管理的高效手段,這樣更符合實際的工作需求。因此電力企業應當不斷提升檢修人員的業務能力,并持續強化運行部門的責任感,協同完善狀態檢修工作。
在電力系統當中,繼電保護技術是有著決定性影響的重要因素,是決定著電力系統能否穩定運行的要點。為保證繼電保護技術的改革,提升電力系統運行質量,電力企業應當更加深入地針對當前技術發展局面以及后續的改革措施進行思考,這樣能夠保證社會整體的電力體系穩定運行。
[1]駱宏.淺談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的應用與維護[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8).
[2]滿威.淺談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的應用與維護[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
[3]劉柏林,呂漫麗.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新技術的發展與分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4).
(責任編輯:蔣建華)
TM774
1009-2374(2017)12-0083-02
10.13535/j.cnki.11-4406/n.2017.12.04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