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000)
淺議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保障機制
王 慧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000)
隨著數字化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檔案數字化在以圖書館為代表的公共服務體系中收到了成效。文章闡述了創建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保障機制的重要價值,而后就戰略規劃政策導向機制、技術標準實現支撐機制、資源集成儲備機制、管理協調激勵機制、風險安全控制機制等五個方面的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保障機制展開了探究。
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保障機制;信息技術;網絡技術
目前數字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圖書與檔案的數字化越來越成為圖書館和檔案館在履行公共服務職能以及文化傳播使用的主要途徑方式。但與此同時也應看到現實情況卻是圖書檔案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不論是實體管理還是虛擬的數字化管理仍舊是各自獨立,這不但導致文化傳承受到了限制,同時在更大的文化資源共享層面遇到了嚴重的阻礙。因而怎樣能夠建立并實現對圖書檔案的數字化融合的有效保障,現已成為目前所亟待解決的一項關鍵問題。
基于網絡環境之下,無論是在服務理念、載體形式還是傳播途徑與技術應用等多個層面,圖書與檔案資源均有著明顯的趨同性,在數字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技術應用和數字文化遺產保護等多個方面,圖書以及檔案資源均具備互相參考與啟發的效應。對于數字檔案網的實施運行,學習了數字圖書館網絡體系的先進經驗,進而促使圖書與檔案的深入合作有了更加深厚的基礎。身處當今的網絡時代,由文化層面來分析,圖書館與檔案館均為文化事業單位,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實際操作上均已被驗證是完全可行的,同時也都承擔著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存與傳遞職責。而就目前的用戶需求來分析,在信息的系統性、精確性與真實性等方面用戶均需要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對內容質量有著較高要求,而由資源屬性層面來分析,為實現對數字信息的統一、集中化描述,通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則可使之直接成為現實,數字化技術現已為合作、共享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支持;再從學科較差方面來分析,圖書館學與檔案學十分接近,具備先天性的交叉優勢,從綜合效益的角度來看,將圖書與檔案有機結合起來,能夠大幅度降低重復性建設行為,將其集成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有助于形成和諧共贏的局面。
2.1 戰略規劃政策導向機制
在這一機制當中其主要內容有兩個方面:(1)戰略規劃引導。由組織明確出具體的方向或戰略目標同時應用以各方面的資源來為促進這一戰略的達成而做出有關決策的這樣一個過程。其核心內容就涵括了明確機構職責,制定并落實戰略規劃方案,設置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依據所設立的目標來確定實施方案。戰略規劃作為對圖書檔案機構發展目標的確定方法以及對發展途徑進行探索的重要工具,其不但能夠對廣大社會公眾彰顯出該組織所具備的文化價值,更為關鍵的還是在更加宏大的層面上來對機構未來的發展趨勢、核心探究領域起到重要的導向指引;(2)法律政策驅動。國家可由法律政策層面的實踐檢驗來驗證國家管理者,可在基于對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通過信息共享來確定出引導國家圖書館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的相關法律政策來促使此成效能夠得以進一步的推動。這不單單是實際需求,并且也是歷史責任的必然要求。因而應當由文化資源共享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出發,通過國家行政命令來促使圖書與檔案兩管理機構的合并,亦或是制定出有關圖書與檔案合作的相關發展政策,并最終實現對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保障機制的有效創建。
2.2 技術標準實現支撐機制
要想高效地開展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就要借助于數字信息技術與有關標準并以此為支撐。由于圖書檔案數字化虛擬融合服務和傳統的實體服務最為明顯的差別即為對數字信息技術與有關標準依存度不同。若沒有了這兩方面的支撐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也就只能是說說而已,難以落實到實際的行動過程當中,并且標準的不統一也會導致在提供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時難以達到各項資源間的充分共享與銜接,致使資源仍然停留在原有平臺之上,重復性的圖書檔案資源建設也就無可避免。因而相關數字化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有關標準的制定也便成為了圖書檔案要實現數字化融合服務所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基礎。
2.3 資源集成儲備機制
在傳統的圖書館以及檔案館中由于長時間的積累已經積聚起了極為豐富的資源信息,再將之通過數字化的形式予以集成處理并產生出融合服務的同一時期,還需確保要具備足夠龐大的存儲信息資源,只有以此為底層基礎方可確保所能夠提供的融合服務達到較高的質量水平。由資源建設的層面來分析,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當中所能夠存取到的資源總量將會對其所提供服務的時效性產生直接性的影響。若系統當中所存儲的信息資源量不夠豐富,難以達到較高的集成度,則服務平臺便會產生即便具備了相應的數字化能力也無法提供用戶所需求的信息,由此也將無法對所建成系統的數字化融合服務能力進行檢驗。因此這也表明了在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保障機制的創建過程當中,其建設發展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便是確保所能夠提供的資源總量足夠豐富。為實現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的長期發展,便需建立起切實可行的數字資源集成存儲機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1)圖書館檔案機構應當從自身的館藏資源來著手實施,來完成對傳統載體的數字化處理,此項策略措施對于檔案機構而言異常關鍵;(2)加強對圖書檔案數字化資源集成存儲模式的不斷優化、改進。選取出符合當下實際情況的資源集成存儲模式是實現高效化融合服務管理的關鍵所在。
2.4 管理協調激勵機制
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最為本質性的特征即為減小了用戶在現實空間當中所要獲得某一信息的難度,在虛擬空間能夠更加方便、及時的獲取,然而此項功能所要達到的前提目標是有關參與主體能夠積極主動,尤其是圖書館和檔案館相關工作人員的密切配合與積極協作,這兩個機構必須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多個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若雙方主體均沒有進行投入則融合服務平臺也就喪失了發展基礎。為轉變當前圖書檔案機構在數字化融合服務參與過程當中的不平衡性,還應當盡快確定出與之相對應的管理協調機制來保障雙方的參與積極性:(1)轉變傳統圖書檔案機構所長期形成的“分而治之”思維模式。從實際情況與學術理論兩方面來考慮,亦或是通過由上到下的積極引導來逐漸促進圖書檔案管理機構的參與積極性能夠被調動起來;(2)從國家層面與相關研究基金會擴大對于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的支持力度。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國家或項目所表現出的支持力度;(3)對于檔案管理機構的消極態度可通過擴大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力度,亦或是通過檔案館來謀求私人或相關基金會的捐助來促進檔案的數字化發展進程。
2.5 風險安全控制機制
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是一項牽涉范圍廣、涉及因素多的系統性工程項目,不論是在領導組織還是資金投入上均是十分巨大的,并且還要長期堅持。因而再次合作發展過程當中為了獲取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也要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考驗,其中就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的風險:(1)組織風險。這一風險主要來源于兩方面,其一是在圖書與檔案兩機構的合作階段,因利益或工作安排協調不當,而造成在責任承擔上互相推諉,并導致資源集成效果不佳。其二是某一方因資金或技術原因而退出;(2)戰略風險。主要是指為依據最初所制定的計劃來如期完成相關的任務目標;(3)信息安全風險。主要來源于在提供融合服務過程中因為計算機通信出現安全隱患而造成檔案信息內容出現風險。
針對上述有可能存在著的風險,就必須要對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發展制定出詳細的風險安全控制機制來確保取得可持續性的發展。需在項目啟動前便設置專業的項目協調管理組織對項目資金投入、人員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進行驗證,同時通過法律責任承擔與明確有關組織管理規程來確保各主體責任。另外還應確定項目發展的目標及任務,可制定出相應的任務實施進度表與定期匯報等方式來將戰略風險的發生率降至最低。
總而言之,受到信息化技術的大規模普及以及網絡大眾化的影響,公眾在信息獲取途徑上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數字化信息技術也必定會成為未來社會文化服務機構的必然發展趨勢,這對于圖書檔案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有助于推動各學科間的互相交叉與合作,這不僅能夠避免重復性的圖書檔案建設,同時還可為廣大用戶提供以更加寬廣的信息知識視野,并在促進中國知識文化發展方面同樣影響深遠。
[1]趙生輝,朱學芳.圖書、檔案、博物數字化服務融合策略探析[J].情報資料工作,2014,(4).
[2]齊增龍.全媒體時代圖書檔案數字化建設困境與對策[J].青年時代,2016,(14).
[3]王萍,王毅,趙紅穎,等.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評價模型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12).
[4]彭星辰.圖書檔案數字化融合服務探索[J].卷宗,2016,(5).
[5]萬國云.新環境下圖書檔案的數字化管理[J].辦公室業務,2014,(19).
(責任編輯:周 瓊)
G252
1009-2374(2017)12-0353-02
10.13535/j.cnki.11-4406/n.2017.12.179
王慧(1971-),女,河北唐山人,華北理工大學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檔案管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