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泓
(國網永州供電公司,湖南 永州 425000)
智能電網背景下的企業電網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研究
譚 泓
(國網永州供電公司,湖南 永州 425000)
智能電網的應用較為廣泛,智能電網的管理和調動在一定程度上是與傳統電網運行模式有所碰撞的,當電力管理系統被智能電網廣泛應用時,對智能電網的調控存在一定的難度。文章對智能電網背景下的企業電網配網一體化管理模式進行的探討,對當前我國企業當前電網調控中所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
智能電網;企業電網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電力管理系統;電力調度
電網受眾多因素影響不斷改造和擴展,經濟發展和人均用電量都是其中可考量的因素,正是這些因素的并行給企業電網的管理帶來了諸多的不便。由此就導致了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成熟,進而智能調控一體化就在電網管理中應運而生。因此,現代智能化調控一體化的技術不僅是電網運行情況的合理控制,更是企業電網運行管理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現如今,我國大多數電力企業對于電網基本的運行管理模式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構成的,調度中心、集控站都是其中較為重要的部分。從某種運行程度來看,這種傳統的運營模式會導致顧此失彼,甚至無法兼顧。在實施的過程中,一些工作人員可以一人兼備多個工作,這就嚴重制約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這樣看來,實現對企業電網的高效運營管理更是無從談及的。由此可見,在電網中引入智能調控一體化對于企業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高效節能是電網智能調控一體化技術的主要體現。企業電網的合理調度不僅能夠切實地實現對于企業電網的調控,更是變電站集成精益原則實施的主要途徑。集中一體化的控制所體現的眾多功能都在綜合調控的一體化中有所展現,在此過程中應當著重明確的是相應的控制方式的綜合調控一體化。就企業智能調控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來看,它是一項較為系統且集成化程度較高的運營模式。其中所含概的運營模式并不只是擴展企業電網調度范圍的單一途徑,更是企業電網資源優化配置的總體發展方向,因此企業電網運行管理中的運用是十分值得考究的。
在我國現階段,智能電網的運行與應用已經呈現出較為普遍的現象。智能電網的運用不僅強化了原有模式下的配網調控工作,并且在企業電網的實際運行管理中也呈現出了相對的優勢。優勢和弊端總是并存的,所以在企業的智能電網的配網調動中存在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一來就更加需要我們對此不斷的探究以及改進。
3.1 企業配網管理分散
在國家電網大力建設的環境下,電網的覆蓋范圍已經拓展在全國各個企業之中。相對來看,其中的配網工作也取得了飛躍性的進展。結合相關的客觀實際可以發現,電纜化是我國現階段企業配網的主要管理模式。就現有的單條饋路管理模式綜合實踐下的結果能夠總結出,多部門延伸的方向是配網管理工作的延伸化發展的大趨勢,其中電纜部門的有關應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項。為了避免在整個過程中的觸角式分散,就要在企業的配網管理中著重實現分散管理模式,從而使得各個部門能夠各司其職、各自管理。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種分散式的管理模式避免了混合管理所帶來的眾多復雜問題,但是它所造成的數據信息統計失效也同樣是不可估量的。
3.2 企業配網調控局限
縱觀我國現有的局勢可以發現,將企業配網調控管理工作中的操作面積擴散到最大化并不是可實施的舉措。如果單一地將企業管理操作面積擴大,那么在整個調控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借助多種手段來實現企業配網的精確調控。特別需要明確的是,圖紙和資料是無法全面滿足擴大后的整個調控過程的。同時,在電纜設備中運行的不同差異所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整個過程中所接觸和使用的電力設備不當就會使電網架空線失去本該運行的功能。相對于這一點,國內有關企業配網調控的資料也是有所局限的,這不僅是知識配電調控精細化管理的嚴重阻礙,更是準確性的嚴重缺乏。
3.3 盲目調控問題
現階段中,企業電網配置中的人力調控模式也是存在明顯的局限性的。這種局限性導致分散式調控的管理工作實施起來難度加深,不僅不利于盲目調控問題的改善,對于企業配網調控管理一體化的實現也存在著極大的阻礙。相對于日常的配電調控運行而言,傳統的調控方法與運行經驗應該是一并而就的,二者所展開的管理也應當保持一定的維度。倘若不能有效地明確此類關系,那么盲目調控問題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
4.1 制定企業配網管理統一標準
系統化工程所含概的范圍十分的廣泛,特別是在企業配網調控一體化的體現上。它尤其要求統一化的生成,這不僅是確保系統實現互換性和可操作性的關鍵考量,更是管理標準和模式的相對統一。因此我們可以總結出,在實現企業配網調控一體化的這個過程中,應當將調控的靈活性和有關的特點進行特定的分析,并能夠加以結合。而可靠性作為綠色電力過程中的重要因素更加離不開綜合性的考慮,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把持整個企業配網一體化的大方向。在此過程中需要明確的是,輸電線路和變電設備都是主網需要直接面對的,如果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生故障,對于維持設備安全就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由此可見,主網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極其需要配網管理統一標準的確立的。
4.2 GIS基礎上實現企業配網調控一體化
SCASA系統從技術上而言,是十分有利于企業配網調控一體化的智能升級的。雖然就現有的形勢可以發現,傳統的調度管理是有條件實現企業配網自動化的遠程監控。但是只有這一方面能力的達到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自動化設備安裝的線路中進行有關的實施,比如人工翻閱圖冊等方式。所以信息的介入在部分配網自動化中是十分必要的,它對于實現企業配網調度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促進監控過程中的完成以及調度基礎結合都是其中的實現目標。
4.3 GIS與SCADA系統互容
企業配網自動化調控一體化的思路不僅需要理論化基礎的完善,更是需要真正意義上的實施。結合有關的企業配網管理知識理論可以對原有的配網功能進行開發,比如自動化GIS基礎上的SCADA配網功能。從它的實施意義上可以看出,是十分有利于企業配網調控自動化的生成的。根據現階段配網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國企業電網相應的標準要求,應當適時地對GIS和SCACA中的系統頻繁數據加以交換,這不僅是確保系統互容的根本,更是為數據提供交換性和完善性的最佳保障。
總而言之,在智能電網模式下的大環境下,實現企業配電調控的一體化管理不僅可以使配電調控工作變得簡單便捷,更能直接有效地避免企業管理中所帶來的弊端和失效。本文對于智能電網配網企業調控一體化的實現,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必要分析。這對于充分保障運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并且對于企業運行效益的展現也是有所目睹的。由此可見,在智能管理模式下實現企業配網調控的一體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也是時代必然的選擇。
[1]錢祥華.新形勢下智能電網技術應用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09,(22).
[2]吳明珠.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概念與應用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3,(7).
(責任編輯:黃銀芳)
TM734
1009-2374(2017)12-0019-02
10.13535/j.cnki.11-4406/n.2017.12.01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