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雨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目前很多有遠見的家長己經充分認識到學習音樂,學習樂器能夠在對孩子的成長、教育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夠讓孩子得到全方位的發展。鋼琴藝術會提升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使他心胸、視野都變得開闊,鋼琴藝術也可以激勵大家用文明的道德方式去追求美好的事物。由于求學者的數量不斷增多與擴大,我國在近幾年形成了一個學琴熱潮,在這樣的形勢之下,為了滿足人們對藝術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以及對鋼琴的熱愛之情,懷化各大中學也陸續在傳統的音樂課上開展鋼琴課的教學,學生包括專業的學鋼琴的藝術生和非專業的愛好者。鋼琴這一門課程在各種中小學、民辦琴行、藝術培訓中心等也都很受歡迎。文章通過對學生學習鋼琴的原因、學習鋼琴的時長、程度、學生家庭條件等的調查,對其進行分析,以此折射出初中生學習鋼琴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
調查發現,懷化市鋼琴辦學機制主要是公辦學校藝術班、私辦學校特長班、民辦琴行、民辦藝術培訓學校、教育集團等。懷化市學鋼琴的學生中,絕大多數是在琴行、民辦藝術培訓機構、學校。絕大部分鋼琴課都是以一對一的形式上課,也有一對二、一對多,少部分是鋼琴集體課。當然多人集體課比一對一的課時費要相對便宜,所以這樣集體課的開設,給了家長更多選擇的機會。在時間上小組課對一對一的單獨課要多大約十分鐘,但這些也都只針對于初級的學生,學生層次高了還是建議上單獨一對一的鋼琴課。學校除平時上課外,一般都還設有陪練課。陪練課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而定,平時的上課也分有一周一次和一周兩次的。在寒暑假期間還有集訓課,每天讓學生上一點新的內容,然后當天就由陪練老師配合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這樣學生短時間內會有比較大的進步,并且還會有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情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琴。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懷化市學鋼琴的初中生。通過走訪和電話、網絡統計的方式調查了懷化二中156個學鋼琴的學生,懷化市一中200個學鋼琴的學生,懷化市雅中學初中部335個學鋼琴的學生,懷化市明德中學初中部246個學鋼琴的學生,懷化鐵一中159個學鋼琴的學生。將學鋼琴的人數與總人數和學藝術的人數對比做了表格,并對其進行分析。由表格可以看出,這五所學校學鋼琴的人數在總人數中這都是占15%左右,屬于少部分。而學鋼琴的人數占學藝術的人數45%左右,也就是說,學鋼琴的人數在學藝術的人數中占了將近一半,也就是說有相當多的學生選擇學習鋼琴。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話談、電話、網絡統計等方式,調查了這些學生學習鋼琴的原因、時長、級數以及家庭條件,并對其進行分析。

表3.2 懷化市五所學校學生學習鋼琴的原因及時長的人數占總人數百分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學習鋼琴是為了考學和特長培訓。原因無非就是近年來,懷化市以及全國藝考人數不斷增加,加之音樂開始納入中考,初中學藝術的人越來越多,鋼琴這門課程也是越來越受歡迎。當然還有少部分學生是因為興趣或者其他原因。
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學習鋼琴時長在一到三年左右。因為在我們的調查中,初一學生占多數,也有部分初二初三的學生,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是從小學開始學習。有25%左右是學習一年左右,也就是從初中開始。有專家建議,孩子最好從4、5歲的時候開始接觸鋼琴,這時候是孩子剛剛開始對音樂一點點反映能力的時候。但是有研究表明,孩子開始學習鋼琴的最佳時期是8到10歲。此時孩子不管是學習能力還是理解能力、記憶能力都開始呈上升趨勢。也就是說,由上表可以推斷出,大部分學生開始學習鋼琴的時期是在10歲左右,到初中,他們的心理、生理都開始變化,也開始形成初中生特有的學琴的特點。
調查發現,懷化市初中生往往只在乎彈奏曲目而忽視其他音樂基本能力。本文隨機抽查以上五所學校我們調查過的100位學習鋼琴超過一年的初中生。請他們彈奏一首自己學過的最難的鋼琴曲,分別記錄鋼琴曲的級數。然后請他們視唱高音譜號主旋律,分別記錄每位同學視唱的能力。在調查中,我們把能全部準確唱出譜子且音準百分之九十正確的稱為“優秀”,唱出譜子百分之八十且音準百分之九十正確的稱為“良好”。把各個方面唱出百分之五十的稱為“一般”。百分之五十以下稱為“較差”。把幾乎唱不出且跑掉嚴重的稱為“很差”。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讓視唱能力較差的學生唱比鋼琴曲主旋律簡單很多的非C大調視唱譜。但是結果依然一樣,表現出來視唱能力依舊差。
在由表格中可以看出,在100人中彈奏6級以上鋼琴曲的學生有86人,占總人數的86%。由此可看出學生普遍彈奏能力還不錯。但是視唱能力中一般以上的學生只有38人,占總人數的38%。也就是說,能彈奏鋼琴曲的人數遠遠多于能唱出主旋律的人數。從另一個方面說,大部分學習鋼琴的學生能“彈”卻不能“唱”。也就是說當今初中生學習鋼琴中往往忽視“視唱”,認為自己學習鋼琴,只要能“彈”就可以,這也導致初中生彈鋼琴的片面性。
其次,初中生在自己練習時喜歡彈奏流行音樂或者完整的鋼琴曲從而忽視指法的練習。由于特殊年齡段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初中生在審美上存在一定的偏愛性,相當多的中學生表現出對通俗歌曲、流行音樂的熱愛與偏執,甚至癡迷。原因無非就是通俗或者流行音樂相對于古典、民族音樂來說,旋律朗朗上口,簡單易懂,如果在不懂鋼琴的人面前彈奏大家比較有共鳴,能讓彈奏著有成就感、優越感。這也是初中生心理一個重要特征:喜歡表現自己。
加之指法練習的枯燥無味,大多沒有完整性,重復練習的內容很多。練出一首完整鋼琴曲的成就感也就代替了繁瑣的指法練習。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學生表示喜歡練習或者彈奏流行曲,不喜歡練習指法。這也是初中生練習鋼琴普遍存在的現象。
初中生在彈鋼琴時往往只在乎曲目的完整性,彈奏速度的快慢,很多人甚至認為彈得越快越好,彈得越快自己的水平越高,沒有深入了解彈奏鋼琴曲時的情緒情感變化,一首曲目中往往包含作曲家多種情感,很多初中生彈奏時為了一種“快感”,甚至有些為了所謂的“炫技”,從而忽視情緒情感的表現。
[1]白羽.社會變遷視野下呼和浩特鋼琴學習群體的調查與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4.
[2]寧鵬東.社會音樂教育中兒童鋼琴學習動機的調查與分析[J].音樂創作,2013,07:175-177.
[3]喬馨.幼兒鋼琴學習者的興趣培養現狀調查與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3,07:203-205.
[4]尹學毅.高師音樂專業學生鋼琴學習情況的調查報告[J].音樂創作,2009,03:154-155.
[5]李俊.高師學生鋼琴學習動機“三力”實證調查[J].歌海,2013,03:108-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