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 恩格斯
紅色經典
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
馬克思 恩格斯
第一條 同盟的目的: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舊的以階級對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和建立沒有階級、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
第二條 盟員的條件:
(a)生活方式和活動必須符合同盟的目的;
(b)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進行宣傳工作;
(c)承認共產主義;
(d)不得參加任何反共產主義的(政治的或民族的)團體并且必須把參加某團體的情況報告有關的領導機關;
(e)服從同盟的一切決議;
(f)保守同盟的一切機密;
(g)必須獲得一致通過,才能被接收入某一支部。
盟員如果不能遵守這些條件即行開除(見第八章)。
第三條 所有盟員都一律平等,他們都是兄弟,因而有義務在一切場合下互相幫助。
第四條 盟員皆有盟內代號。
第五條 同盟的組織機構是:支部、區部、總區部、中央委員會和代表大會。
……
第二十一條 中央委員會是全盟的權力執行機關,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
第二十二條 中央委員會的成員不少于五人,由代表大會指定為中央委員會所在地區的區部委員會選出。
第二十三條 中央委員會同各總區部保持聯系,每三個月作一次關于全盟狀況的報告。
第二十四條 支部、區部委員會以及中央委員會至少每兩周開會一次。
第二十五條 區部委員會和中央委員會的委員任期為一年,連選得連任,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之。
第二十六條 每年9月進行選舉。
第二十七條 區部委員會必須根據盟的意圖對各支部所進行的討論加以領導。
如中央委員會認為某些問題的討論具有普遍的和直接的利害關系,可以提交全盟討論。
第二十八條 盟員至少每三個月同所屬區部委員會聯系一次,支部每月聯系一次。
每個區部至少每兩個月向總區部報告一次本地區的工作進展情況,每個總區部至少每三個月向中央委員會報告一次本地區的工作進展情況。
第二十九條 同盟各級機關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證同盟的安全并加強其活動,按照章程獨立負責進行活動,并立即把一切通知上級機關。
第三十條 代表大會是全盟的立法機關。關于修改章程的一切提案均經總區部轉交中央委員會,再由中央委員會提交代表大會。
第三十一條 每個區部都可派遣代表。
第三十二條 盟員不超過三十人的區部派代表一名,滿六十人者派兩名,滿九十人者派三名,以此類推。各區部可以選舉不屬于本地區的盟員為自己的代表。
凡屬上述情況,則各區部須賦予自己的代表以全權并給予詳細的指示。
第三十三條 代表大會于每年8月舉行。遇緊急情況中央委員會得召集非常代表大會。
第三十四條 每屆代表大會指定本屆中央委員會所在地,同時指定下屆代表大會的開會地點。
第三十五條 中央委員會得出席代表大會,但無表決權。
第三十六條 代表大會于每次會議后除發指示信件外,還可以代表全黨發表宣言。
【題解】
本文是《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以下簡稱《章程》)的節選。該《章程》于1847年6月在同盟第一屆代表大會上擬定,經過同盟各支部討論后重新提交第二屆代表大會審查,最后于1847年12月8日批準。
《章程》明確規定了“代表大會是全盟的立法機關”,黨的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政黨的最高權利和立法機關,決定著全黨的一切重大問題。并且,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采取的是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所有盟員一律平等,都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所有各階級同盟組織代表都由選舉產生并可以隨時撤換。同時,盟員又有義務服從同盟的一切決議,保守同盟的一切機密。馬克思、恩格斯強調,黨的代表大會要定期召開,每個區部都可以按比例派遣代表,一切重大的事項都要經過代表大會的審議來決定。
以《章程》為指導綱領的共產主義者同盟雖然從1847年6月成立到1852年11月解散,只存在5年多時間,但它運用代表大會的形式來保障黨員的意志表達和權利行使,保證黨的職能的實現,為現代無產階級先進政黨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都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