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 本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


深陷“親信干政門”事件的樸槿惠10日被韓國憲法法院彈劾,成為該國歷史上首個被罷免的總統。就在前一天,韓國梨花女子大學門口以及附近地鐵站出入口出現了一塊大白板,上面寫著“鄭維羅,聽說你是初中學歷?那得要參加高中學歷認證考試啰,加油!”(如圖)。韓媒稱,“坑媽坑總統”的崔順實之女鄭維羅,先是被梨花女子大學取消入學資格乃至學籍,后又被清潭高中取消其高中學歷,一下子從“名牌大學在校生”跌落成僅有初中畢業文憑的“低學歷”人員。
韓國首爾市清潭高中8日在其官網刊登一則“處分通知書”,主要內容為“取消鄭維羅高中畢業證,并處以退學處分”。自從“總統親信干政門”事件曝光后,鄭維羅在初中、高中的成績和出勤記錄存“貓膩”的質疑聲不斷,首爾市教育廳于去年10月31日派專門調查組調查此事。結果發現,鄭維羅在高三期間,應出勤193天,實際僅出勤17天。
此外,調查組還發現,鄭維羅的成績和在校生活記錄表也被老師們特殊關照,存在造假。因此,按照相關規定,首爾市教育廳取消鄭維羅的高中畢業證,并處以退學處分。相比之下,她的初中學歷保住了,教育廳在對她初中母校仙和藝術中學開展調查后發現,初三期間鄭維羅共缺勤54天,未違反相關規定。
更為火爆的是,2014下半年她以體育特長生身份被梨花女子大學錄取,成為2015級學生。有人對此產生質疑,鄭維羅便在社交平臺上寫道:“要怪只能怪你父母,別拿有錢有實力的我父母說事,錢也是一種實力。”這種高高在上的傲慢態度,引發了社會公憤。
教育的“特權”現象在韓國早已成風,日前被送進大牢的韓國三星掌門人李在镕就以單親家庭子女為由,把孩子送進了被譽為韓國最好的國際學校之一的泳熏國際中學。但韓國當地教育部門在核查中,發現了包括李在镕兒子在內的31起舞弊案件。校方偽造“主觀領域”成績,為特定考生提供便利。
憑借“特權”曠課、進入名校,也引發了韓國社會對于“教育弄權”“教育特惠”問題的思考。在韓國,教育雖被稱為“提升階層的梯子”,然而家庭收入與教育支出掛鉤,造成教育機會分配失衡、教育質量參差、階級分化等問題。一方面,補習班文化的發展甚至代替了傳統教育機構的“教育職能”,學校更像是評價機構,學生們誰的消費力更高、課外教育更好,就能享受更多教育資源,其競爭力也更強。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喪失機會公平。好大學被家境更優越的學生占據,而畢業后,好工作往往也由這些名校生把持,這種不可逆的社會結構問題不斷延續。
在這一系列問題有待解決的狀況下,教育“特權”“特惠”的出現,更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一些大學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崔順實女兒的入學問題,讓我們這種辛辛苦苦學習的努力顯得特別無力”,“希望這個社會能讓學生們有付出、有努力,就能相應的獲得回報,上好大學,有好工作”。
韓國《京鄉新聞》評論稱,崔順實之女的特惠入學,實際上表現了被金錢、權力污染的韓國社會的“素顏”。“錢就是實力,沒能力就怨父母吧”,從根源上撼動了韓國教育體系的公正性和透明性。韓國《世界新聞》稱,希望此次事件能夠成為一個契機,反省和根除已成社會頑疾的“金勺子”問題。▲
環球時報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