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辰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公有云。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企業和業務都適合公有云呢?來聽聽Nutanix總裁Sudheesh Nair怎么說。
企業想快速把新產品投放市場、按需付費、精簡基礎設施、快速獲得最先進技術,通常基于這些原因,企業會選擇公有云。但是,公有云本身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公有云本身無法實現定制化;其次,作為一種租賃模式,從長期成本角度來看,公有云費用昂貴的。而且,企業需承擔責任,但權利卻外包了;最后一點,目前所有的公有云都是建構在自己的專有技術之上的,一旦使用,就被鎖定在里面了。
“這就是從眾心理,一只羊跟著另外一只羊,很多企業表示‘我采用公有云了,但實際上,還是要看看你做的行業是否適合公有云。”Nutanix總裁Sudheesh Nair說。
Nutanix認為,打造下一代云的關鍵是應用驅動的企業云。這樣的云應該具有3個特征:第一,對企業客戶,云本身一定是要由應用來推動;第二,企業客戶希望云既能夠實現定制化也可以簡單易用;第三,提供選擇和自動化。
確實,Nutanix正在憑借自身的技術創新,幫助客戶實現定制化,獲得豐富的選擇。
“Nutanix在過去5年中所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就像蓋一棟大樓,我們要先把地基打好。Nutanix打造的超融合的解決方案,超融合就是地基,是我們以后工作的基礎。”Sudheesh Nair說。
3年半之前,Nutanix開始打造Acropolis,借助Acropolis,企業可從應用性能、可擴展性與經濟性三個方面做出基礎設施決策,同時允許工作負載無縫遷移,不會引起變化。 “我可以把它比喻為一座建筑的墻。”Sudheesh Nair說,“2016年我們收購了兩家公司,Pernix Data和Calm.io,這兩家公司是做自動化架構的,這意味著,我們這兩棟樓有屋頂了。”
在2016年四季度,Acropolis平臺已經通過了SAP認證,同時,Nutanix還發布了自助服務的門戶網站,用戶無須和IT部門打交道,就可以自己調用一些功能了。“企業客戶希望保有現在的控制度、治理的架構。所以,Nutanix會幫助這些企業客戶把云的體驗引入到他們現在的數據中心中。”Sudheesh Nair表示,“我們不是要和AWS競爭,而是要將無法放到云上的應用,帶給用戶云的體驗。”
其實,Nutanix也已經有混合云的解決方案,備份方面支持兩個云,一個是AWS、一個是Azure,今后還會添加更多的服務,更好的提升競爭力。
過去5年,全球排名前2000的企業,大部分使用了Nutanix的方案。Sudheesh Nair表示,“其中有一些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企業,把他們最為關鍵的一些業務應用跑在了Nutanix的數據中心的架構上。所以這再一次地驗證了,Nutanix的架構是真正能滿足未來的架構。”
Nutanix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在中國員工還不足10人,一年半之后,中國員工就達到40人了。對于在中國的戰略,Nutanix一方面會不斷地擴充自己的直銷團隊,另一方面會建設渠道,尤其是通過OEM的方式,包括與聯想這樣的中國公司合作,進一步開拓中國政府以及國有企業的市場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