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問題上,由于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的立法不統一,導致在偵查階段和審查階段,無法實現雙方當事人提出的附帶民事訴訟調解意愿。文章主要從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問題中的執法與立法出發,對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中理論可行性與現實可行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問題
中圖分類號:D9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5-0175-01
作者簡介:王哲男(1989-),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本科,就職于浙江好陽光律師事務所。
一、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問題中的執法與立法
按照我國相關立法的有關規定,刑事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和近親屬自刑事立案后,即可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要求刑事被告人給予相應賠償。實際上,在偵查階段和審查起訴階段,大部分刑事案件的刑事被告人都愿意通過賠償方式來解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關于民事賠償范圍的問題,以此獲得從寬處罰。但是由于刑事被害人的對立狀態和不信任心態,一般希望偵查和審查起訴等工作人員能夠參與到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活動,避免刑事被告人被刑事被害方“敲詐”。而部分刑事被害方在案件調解過程中,也愿意偵查和審查起訴等工作人員參與進來,幫助解決民事賠償問題,從而獲得刑事被告人賠償金額進行救急。因此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具有現實社會需要。
二、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中理論可行性的分析
在民事訴訟調解理論依據基礎上,對于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中的理論可行性問題,大部分研究人員都抱有否定觀點。原因是:案件事實清楚,辨別真偽是案件調解的基礎。但是在偵查階段和審查起訴階段,刑事糾紛仍存在事實不清的問題。此外,刑事被告人的法律地位相對比較特殊,且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不能直接參與到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活動中,導致調解前置出現于自愿原則背離的情況。實際上,我國刑事民事訴訟調解前置與民事調解理論一致。具體表現為:(1)刑事案件發生后,所產生的某種損害屬于民事侵權行為,并不是被刑事指控為犯罪行為,也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應當承擔賠償的關鍵。(2)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是遵循刑事被告人的調解意愿,不具有強制性。(3)刑事附帶民事調解前置是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只處理民事損害賠償糾紛范圍,不涉及刑事部分。(4)由于現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立法沒有明確規定法院調解時段,只是按照“積極探索與加強庭前調解工作”的文件精神,通過庭前調解方法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進行處理。(5)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成功,對于被告人而言,屬于雙贏結果;對于法院而言,能夠緩解處理民事訴訟糾紛的壓力和節約司法資源。
三、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中現實可行性的分析
針對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問題,可能存在增加偵查和審查起訴等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開展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最高司法機關應頒發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有關的文件,明確規定各級審查起訴和偵查等機關應按照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的具體情況,對辦案工作人員的績效進行考核,以免部分調解工作人員過于追求工作績效,而侵害了糾紛雙方當事人自愿調解的原則。同時為了避免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消極社會效果,相關部門應聯合起來,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司法解釋制度,規定開展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工作的刑事案件范圍。例如對于被告人可能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在開展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工作時,如果調解成功仍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會被誤認為司法失去公平性、公正性而引起上述與申訴;如果調解成功后,從寬處罰,有可能出現“以錢抵死”的情況,難以樹立法律的權威性。因此刑事加害方應明確表示以刑罰結果為調解協議生效條件,達成以下協議:刑事被告人同意向被害人支付相應數額的金錢作為賠償,通過人民法院判處被告刑期低于一定數值形成案件調解協議的生效條件,否則退款。此外,刑事糾紛處理過程決定不公開,也會讓部分存有司法腐敗潛意識和刑事法律基礎知識薄弱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對缺少充分理由支撐的刑事處罰結果存有疑問,錯誤認為受到法律欺騙,從而提出上訴或者是申訴。針對上述情況,審查起訴機關對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已經達成調解的案件協議作出不起訴或者是刑事裁決時,必須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與社會公眾說明案件糾紛處理結果的理由,從而為支持糾紛處理結果提供合理性支撐。
四、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問題,研究人員應科學明確成因,從前置問題中的現行執法與力度著手,通過分析前置中理論可行性與現實可行性,完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制度,加強訴訟調解,把握一切有助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結案的積極因素,努力爭取達成調解協議,為有效執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佚名.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問題[J].公安研究,2015(1):95-95.
[2]宋高初.論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問題[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