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育權是公民享有的一項基本人權,也是私法上的一項權利。其權利的內容包括公民生育的自由與不生育的自由。許多國家將生育權歸屬于人格權的范疇,其主要原因是公民生育權系屬人格權范疇中的隱私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女權意識的覺醒,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男性生育權與女性墮胎權的沖突現象,如何妥善處理二者的關系,乃是婚姻法以及民法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公民生育權;男性生育權;女性消極的生育權
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5-0193-02
作者簡介:劉麗如(1990-),女,漢族,河南安陽人,哈爾濱商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公民生育權是法律所賦予公民的任何時候都不能被剝奪的一項基本人權。我國《婚姻法》以及《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都規定了公民生育權的相關內容,為公民生育權的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
一、公民的生育權的概述
生育權是民事主體依照法律所享有的生育子女的時間、生育子女的數量的自由以及不生育子女的自由。
(一)生育權的主體
我國法律規定的生育權的最初主體是夫妻雙方。但是隨著女權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單身,有些地方將生育權的主體擴展到夫妻和獨身女性。1992年通過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7條規定①從法律上確認了女性依法享有的積極的生育權和消極的生育權。而到了2001年,《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17條規定②則從法律上規定我國生育權的主體從只有女性擴展至全部的自然人。
(二)生育權的內容
公民生育權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生育請求權。即指基于生育的自然屬性,權利主體請求對方幫助自己實現生育目的的權利。
2.生育決定權。即指權利主體自主決定生育子女和不生育子女的權利。
3.生育選擇權。即指權利主體自主選擇生育子女的數量、生育子女的時間以及生育的方式。
4.生育保障權。即指權利主體在生育期間獲得國家提供的生育保障的權利。
二、男性生育權與女性消極的生育權的沖突與解決機制
法律雖然沒有明確強調男性享有生育權,但并不表示男性沒有生育權。公民的生育權是天賦人權。男性生育權的確立,既是法律要求,也是社會現實需要的結果。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頒布則是從法律上具體確認男性享有生育權。但是享有生育權與切實的實現生育權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而且在司法實踐中男性生育權的保障與女性生育權的保障特別是女性消極生育權的實現存在沖突,所以男性生育權的保障任重而道遠。但是隨著現代生命科學、生物醫學技術的進步客觀上為男性生育權的保障提供了技術條件。
男性生育權與女性消極的生育權的沖突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男性生育權與女性拒絕生育男性不能以自己享有法律規定的生育權去對抗女性拒絕生育的意思,這會造成對女性社會弱勢群體人格權乃至身份權的侵害,因為按照自然生育的法則,男性生育權的實現需要通過女性來實現,而民法又以不得干涉他人的行為的自由為法則。
(二)男性生育權與女性私自墮胎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女性私自墮胎導致男性生育權不能實現,甚至給造成男性巨大身心的傷害,乃至導致夫妻感情的破裂。
司法實踐中對于男性生育權與女性消極生育權沖突的解決一般采取以下三種方式。
1.和解。和解是夫妻雙方自我解決,也指夫妻雙方在沒有第三方介入的情況下自我協商,自我妥協解決糾紛的方法。它是解決生育權沖突的最佳方式,有利于保障男女雙方在生育權方面的隱私。而且夫妻之間有共同的感情基礎,雙方自我協商和解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2.調解。調解是指夫妻雙方在第三方的介入下,由第三方協調促使沖突雙方相互妥協達成一致的糾紛解決方式。夫妻雙方在生育權問題上發生沖突,有第三人出面協調特別是德高望重的第三人,對于夫妻雙方生育權沖突的解決大有裨益。
3.訴訟。訴訟是解決解紛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解決糾紛的最終方式。夫妻雙方就生育權沖突訴至法院解決,極有可能發生夫妻雙方因生育權的沖突而導致夫妻之間感情破裂的情形,法院一般根據最高法院頒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9條③處理,通過確認夫妻感情破裂,判處雙方離婚。此種方式不是直接保護男性生育權的最優路徑,但是卻是在不損害女性生育權的前提下間接的保護男性生育權的損害最小的方式。
男女雙方生育權的沖突解決涉及男女雙方的隱私權、人格權、身份權乃至關涉家庭的幸福和諧,同時受中國傳統家庭倫理道德觀念的影響,因此在解決此問題上要堅持和解和調節為基礎,訴訟為輔的沖突解決原則。同時也要尊重當事人的意愿。但是不管當事人選擇什么方式,都不能忽視男女雙方的各自權利和獨立地位。
三、公民生育權的保護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9條規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32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這一解釋著眼于實踐中男性生育權與女性墮胎權的沖突,司法解釋從正面回答了女性的墮胎權優于男性的生育權。這也是司法解釋的在適用過程中的趨勢。首先基于生育權得以切實實現的自然屬性是由男女雙方的配合,如果雙方在生育問題上達成生育子女的意思表示,則其生育權得以實現。但是如女方做出有違對方生育意思的表示時,男方不得強迫或迫使女方生育權的行使。法律主要考慮到女性的弱勢群體地位和女性在生育權的實現過程中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女性權益一旦受到侵害,不僅僅是女性人格自由的剝奪,更多的是女性身心的侵害。據報道,數據統計到法院訴請離婚的夫婦中,每100對就有幾對是因為女方行使墮胎權使丈夫遭受身心打擊致使雙方感情破裂的。對此類案件司法實踐中有的法官依照《婚姻法》第4條④規定判決。這體現了女方行使自己消極生育權的行為是有違丈夫意愿的過錯行為。
法律是在衡量了自然生育過程中女子和男子所承擔的義務與責任后才作出更傾向于女性在生育問題上更多權利和話語選擇。女方如果濫用權利拒絕生育甚至采取欺騙手段如婚前隱瞞不育病史、私自墮胎等行為,男性的生育權肯定會受到限制甚至剝奪。
[注釋]
①<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7條規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②<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17條規定: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③《〈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9條規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32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④<婚姻法>第4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的規定,認定女方有過錯,準予離婚.”
[參考文獻]
[1]祥子,阿景.公堂告妻索討生育權[J].法律與生活,2004(6).
[2]郭玉峰.生育權的嬗變:“生父”身份的確認與父系制的確立[J].云南社會科學,2005(2).
[3]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周鴻燕.論女性作為生育權的主體[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5]蘇海健.論兩性生育權的平等[J].菏澤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