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瑩++張超軍
摘要:由于藝術品的特殊性使其擁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欣賞價值。投資人通過對藝術品的投資,使用將其與信托聯合起來的方法,不單保留了藝術品原有的欣賞價值,還能從中獲利。
關鍵詞:市場分析;困境與措施;信托
中圖分類號:D922.29;D922.2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5-0230-01
作者簡介:郭瑩瑩(1988-),女,漢族,山東濟寧人,上海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法;張超軍(1987-),男,漢族,河南漯河人,上海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
一、涉及的概念
信托是通過對分散資金的整合以讓投資方受益且從中獲取一定報酬的一項業務。受托人通過對藝術品的投資,使其升值,讓投資人從中獲得收益。在信托的投資產品中,藝術品信托有著以下特征:第一,被用于當做商品的藝術品是獨特唯一的,無法用其他類似品來取代,且有保值增值的功效;第二,藝術品由于拍賣和需要長期性以達到價格目標的因素,導致藝術品的信托需要比較久的時間期限,但是它的資金回報率也往往要高;第三,房地產和證券等信托產品市場的波動周期與國民經濟的周期有著必然的關系,而藝術品的投資市場卻沒有。藝術品投資市場特點:交易、信息及交易地點的分散,整體的信息集中度與其他市場相比要低很多。
二、藝術品投資市場近況與未來
(一)市場近況
我國藝術品投資市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民財富的累積和金融機構的投資參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從2010年至今一直處于增長的狀態,且增長幅度較大;投資人的平均收益也有所增加。而且,藝術品信托的標的也開始多樣化,商場上相繼出現了犀牛角、壽山石、象牙等產品。
(二)藝術品投資信托的發展前景
通過國內對于藝術品市場的大規模整合后,北京藝術品市場的藝術品投資憑著地緣優勢前程似錦。
第一,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出現是在近幾年才開始的,且發展迅速,國內市場的出現改變了以往由歐美文化和買家操縱的態勢,國內藝術品的發展勢態也適應了西方國家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第二,由于經典化的藝術品投資趨向,高端藝術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為嚴謹的參與者態度導致全球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方向依舊集中于經典藝術。
第三,由于政府需抗通脹和調控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導致資金陸續轉向藝術品市場。由于藝術品的保值和增值特征,已使其成為大部分人的投資目標。
第四,藝術品市場的交易主體和方式開始變得不再單一,藝術品市場的機構化趨向也在進一步發展,使其資金規模化的優勢凸顯出來,且投資屬性更加明顯。
三、困境與措施
因為國內的藝術品投資信托的出現時間并不久,更方面技術都不是很成熟,難免會遇到問題,目前需要面對的主要是四個方面:
(一)沒有專業的權威機構來鑒別藝術品的真偽,這讓很多金融機構在藝術品投資或抵押時不敢輕易做決定。現今的法規中對于假的藝術品沒有嚴格管理措施,市場的混亂也導致了假藝術品的不斷參入。真假難辨的藝術品很難在得到鑒別機構辨認后得到認可。也因此導致那些具有收藏價值的珍寶價位壓得很低,且難以在國際市場上立足;同時也阻礙到了藝術品延伸開來的配套產業的發展。
(二)不完善的藝術品評估體制,這也使得市場對藝術品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定位。根據在國外拍賣行進行拍賣的藝術品競標結果分析,有些藝術品的價位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里翻了好幾倍,甚至達幾十倍,這就不難發現市場對于藝術品的價值評估缺乏一定的管理管控。
(三)制度的不完善。由于監控管控的落后,在數據上缺乏滯后性,這也使得,某些交易被高估而有些則大打折扣。
(四)稅務責任不明確。現如今,國家對于這一塊的管理尚且漏洞,唯一的稅務途徑也只是通過正規渠道明文公開的拍賣有征稅政策,而對于其他形式卻依舊,無法可依。
從法律層面考慮,應當制定健全完善的法律機制,對市場進行及時有效的管控監理,對于藏品的價值要做到及時公開,不至于由于信息的閉塞性,使得藏品的價值流失。對于委托人、受托人要正確賦予他們權利和義務。對于受托人,我們需要通過幾個措施進行管控,以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1.明確義務,應當遵循法律法規,正確履行自己的義務。對于交易成功的買賣,需要及時公布、紕漏相關信息,并進行登記記錄。
2.賬戶要獨立明確,避免多個賬戶、多個賬本、多次交易之間產生混淆,導致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3.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體系,對與從業人員加強執業培訓,提高鑒別藝術品的能力,明確的內部體系制度的建立,可以很好的將人員管控起來,做到人人明確自己的責任,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專業素養的同時,也可以規避由于專業水準不夠導致的風險交易。
總的來說,對于這一塊的完善不僅僅需要市場本身去調節,糾正同時也需要先相關部門的協助。國內對于這一塊的管控還并不完善,對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一些措施,將他們的一些先進管理方案,基于國內實情,建立起一套屬于我國獨有的特色管理規范。
[參考文獻]
[1]吳潔.富人新寵藝術品信托[J].小康·財智,2011.
[2]顧慧妍.藝術品信托退出:這是個問題[J].投資有道,2012:50-51.
[3]藝術品信托頻陷困境多款產品深陷清算危機[N].人民政協報,2014-12-31.
[4]高凌云.被誤讀的信托:信托法原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5]余衛明.信托受托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鄒子妮.論藝術品信托及其法律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2.
[7]陳利良.論我國藝術品信托的法律風險防范[D].貴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