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笑+沉陽+土豆
過去一年,引導體育產業發展的國家政策接連發布,《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勾勒出中國體育產業未來的發展輪廓。民間資本紛紛涌入體育產業,我國已悄然進入大眾體育消費時代。
伴隨著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斷深入,國內外的商界大佬們投資體育產業的熱度也逐漸升溫。除了利益的驅使,背后還蘊藏著大佬們的體育情懷。
跨界玩球的商界大佬
伴隨著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斷深入,國內外的商界大佬們投資體育產業的熱度也逐漸升溫。除了利益的驅使,背后還蘊藏著大佬們的體育情懷。足球,無疑是商界大佬都偏愛的體育項目。
2010年初,恒大集團買斷甲A時代輝煌一時的廣州太陽神隊全部股權,更名為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有統計機構曾做出保守估計:恒大因投資足球每年所獲取的“免費廣告”資源至少超過2億。
2014年6月,阿里巴巴向廣州恒大俱樂部注資12億,擁有恒大足球俱樂部50%的股權,馬云成了恒大的半個老板,據傳馬云只用了15分鐘就決定投資恒大球隊一半的股份,恒大足球隊也正式的改名恒大淘寶隊。
偏愛足球的不止是許、馬二人。去年6月28日,蘇寧集團在意大利米蘭召開并購國米的新聞發布會,宣布旗下蘇寧體育產業集團以約2.7億歐元的總對價,通過認購新股及收購老股的方式,獲得意大利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約70%的股份。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收購國米不是為了賺足球的錢,而是要通過足球撬動地球。從去年初,蘇寧成立了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引進特謝拉、拉米雷斯等頂級外援,而早在2009年,蘇寧就收購香港鐳射、日本樂購仕,2013年還設立了美國硅谷研究院。
張近東如此頻繁的收購和巨大的投入,是因為認準了未來體育產業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打造品質消費的重要支撐。
和涉足足球業數年的其他大佬不同,王健林1994年的時候就投資了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入駐中國足球甲A聯賽,去年還牽頭舉辦了“中國杯”國際足聯A級賽事,算來他與中國足球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時光,但在這其中有過一段漫長的冷戰。
1998年9月27日,大連萬達在最后的點球大戰中敗給了遼寧隊。王健林認為此次落敗的主要原因是主裁判俞元聰在賽事中的三次誤判,在當晚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王健林宣布萬達本賽季后退出中國足壇。
不過,冷戰持續了10年有余,卻破冰了——2011年王健林“牽手”中國足協,承諾斥資不低于5億元,用“3+N”年的方式,全面支持中國足球發展。
看過了各種財大氣粗,我們現在來看一看周鴻祎如何捂緊腰包卻身體力行地精神上支持足球業的發展。
去年5月14日,周鴻祎攜公司高管和360手機的粉絲們一起踢起了足球,他還把球賽的進球情況發到了微博上。
此次360手機N4足球挑戰賽雖然很明顯是在宣傳當時剛發售的新機,但選擇足球這樣一種有對抗性的運動畢竟有點風險,也算是周鴻祎利用自身網紅特質為足球業帶流量了吧。
貴人鳥林天福:泉州首富死磕體育產業
“僅僅在競爭中幸存,不足以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一個偉大的企業必須能夠創造性的順應時勢的變化,勇于革新自己的商業模式。”作為知名運動品牌貴人鳥的老板,與眾多同行轉型選擇經營互聯網電商不同的是,林天福更多對接的是體育產業,他從2015年起通過各種資本手段,參股或收購體育相關的公司。
據了解,林天福以從事運動鞋生產、銷售起家,是貴人鳥品牌的締造者。從1986年起,林天福就先后以個體工商戶、福建省晉江知足鞋服有限公司、福建貴人鳥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形式從事運動鞋的生產批發、加工貼牌以及出口貿易服務。直至2002年,林天福開始使用“貴人鳥”商標生產鞋類產品,并規范化地管理和發展經銷商,逐漸形成了公司現有運動鞋服的業務模式。
2002年,貴人鳥正式啟動品牌經營戰略,與其他以生產運動鞋、運動服飾的公司大都邀請體育明星代言的情況不同,貴人鳥邀請當時的天皇巨星劉德華出任品牌形象大使,同時簽約張柏芝擔任形象代言人,邀請娛樂明星這一品牌定位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引人注目。
2014年1月24日,林天福帶領貴人鳥殺入上交所,正式上市,開盤價12.72元,這給林天福帶來了數以億計的財富。2015年,林天福身家190億元,成為當年的泉州首富。
也是從2014年開始,林天福也意識到了轉型迫在眉睫,在當年年報中,貴人鳥對發展戰略進行了升級,從“傳統運動鞋服行業經營”向“以體育服飾用品制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升級。
2015年初,貴人鳥通過資本運作,使其借貸方泉晟投資成為虎撲第二大股東,而貴人鳥則享有泉晟投資持有虎撲16.11%股權的全部收益。
另外,貴人鳥還與虎撲共同成立規模20億元的體育產業基金,截至去年上半年,該基金已投資了包括“懂球帝”“智慧運動場”和“趣運動”等14個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貴人鳥至少已經斥資8億元參投或控股各類體育公司,從貴人鳥的布局來看,林天福在公司轉型之際不忘增強其主營業務,通過并購來擴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則通過收購股權的方式加強了在體育產業的延伸。
短期來看,林天福的這些舉動也許并未給公司帶來良好的效益,反而讓資產負債率有所提高。數據顯示,從2015年三季度到2016年三季度的這一年時間里,公司資產負債率已經提高約15%,至61.6%,位于行業較高水平。
但正如他所說的,一家偉大的企業必須勇于革新自己的商業模式。
王石:體育產業的爆竹落下來就是碎片
全民健身持續火熱,資本大佬各自跑馬圈地,體育項目不斷落地……面對這種火熱的形勢,總會有人潑一盆冷水。
這個人就是王石。他認為體育產業并非要一下子爆發出來,持續性的發展才是理性的發展模式。
“當大家都感到體育產業的春天來了,都感覺體育產業要爆發,都在暢想‘5萬億的時候,大家可能還需要冷靜一下!”王石說,“如果體育產業一下子馬上就起來了,它一定會像爆竹一樣,‘砰、‘啪,一下上了天,落下來的就是一地碎片。”
“在這么熱的環境下,我們反而應該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王石還表示,“國家政策和經濟發展為體育產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前景,但體育產業不一定非要突然一下子爆發出來,一年一年向前推進,不要太急,持續性發展是很可怕的。”
在2003年時,萬科整個企業的經營規模為80億元,規劃小組預計十年后萬科的經營規模將達到1000億,他們把這個報告遞到王石面前時,著實嚇了他一跳,并且這讓王石懷有疑問“十年之后哪來的1000個億?”規劃小組則表示“我們是通過計算得來的,按照每年增長20%的增長率,十年之后就是1000個億”。事實上,萬科2010年的時候經營規模就達到了1000個億,到2014年的時候已經達到2000個億。
其實王石本身就是體育達人,熱愛各式各樣的體育運動。他喜愛登山,三年的時間里,爬了十一座雪山,兩次登頂珠穆朗瑪峰。他愛好賽艇,2013年,王石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參加了劍橋賽艇隊的訓練。甚至在2014年王石當選亞洲賽艇聯合會主席。
“賽艇和登山確實區別很大,登山更多的是個人英雄主義表現,而賽艇更多的是團隊協作的表現。”王石說,“對于登山運動來說,更多的體現的是自救,是突破自身極限的考驗。如果登山運動是‘自我的話,那么賽艇運動就是‘忘我。”
除了登山和賽艇,足球、田徑、乒乓球、排球、游泳、網球,甚至是滑翔傘,都是王石的愛好,他至今保持著中國飛翔滑翔傘最高的攀高記錄。
萬科有個外號叫“萬科運動員股份有限公司”,廣大員工已經積極的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中去了。萬科將管理層的獎金和員工的健康掛鉤,如果員工的體能和健康狀況出現下降或不及格,管理層就要被扣1%的獎金。
即便如此,王石也對體育產業投資有所保留和觀望。“持續增長太可怕了,因此對于體育產業來說,比較健康的是漸進性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機會是有的,但不要將眼光放在明后年會怎樣,而要看5年、10年后的發展。”
(財視傳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