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梅

摘 要:文章描述了新疆地區城市冬季采暖污染概況,闡述了城市清潔能源替代熱能的意義,介紹了電采暖的種類及原理、發展概況,并對其成本進行了分析。從燃氣鍋爐房供暖、燃氣輻射供暖、燃氣空調供暖三個方面,系統地介紹了燃氣采暖。以烏魯木齊市為例,結合具體數據對不同采暖方式的經濟成本進行了對比分析,電采暖的成本要高于燃氣采暖。
關鍵詞:城市采暖 經濟成本 電采暖 燃氣采暖
中圖分類號:TU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b)-0104-02
1 城市清潔能源替代熱能的意義
長期以來,煤炭在我國的能源領域中,占據了主導的地位。我國北方地區由于冬季天氣寒冷,采暖方式常年以煤為燃料,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以北京市為例,僅冬季采暖所消耗的煤量,就高達700萬t以上,占據了全年總能耗的近1/4。在全國實施空氣質量監測的322個城市中,超過70%的城市的大氣中SO2、NOx、TSP、懸浮顆粒物等含量超標,給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為了改善城市空氣的質量,國務院實施開展了“空氣凈化工程”。采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所產生的NOx、CO2等含量明顯減少,且不排放SO2,極大地改善了大氣的質量。《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實施,有效降低了建筑物的采暖成本,而能源價格的調整,更提高了電采暖、燃氣采暖的競爭優勢。隨著城市與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電采暖、燃氣采暖等清潔能源方式,在滿足城市能源與社會需求的同時,更提高了城市的環保水平。
2 電采暖
2.1 種類及原理
電采暖大都采用分散式,通常設置在用戶的房間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種類:對流式取暖器、PTC陶瓷電取暖器、電熱油汀、電熱石英管取暖器、電熱微晶玻璃輻射取暖器等普通電暖器,以及具有蓄熱功能的相變蓄熱電暖器等。電采暖采用電發熱元件,電流通過發熱元件后會產生發熱,以達到供熱的效果。由于電采暖使用電力作為能源,對采暖區域無污染,靈活、方便,且易于實現自動化,但成本相對較高[1]。
2.2 發展概況
在普遍推行城市清潔能源的大環境下,國內很多城市紛紛開始鼓勵采用潔凈采暖技術,極大地推動了電采暖的推廣與發展。電采暖的能源利用效率偏低,但由于不產生污染,且便于靈活調節,在計量收費方面不存在困難,因而得到了廣泛關注。加上一些地區出臺了電采暖低谷用電優惠等政策,不再對用電性質與供電對象加以區分,進一步促進了電采暖的普及使用,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舒適采暖。
2.3 成本分析
電采暖的工程投資成本相對較高,主要費用為電暖器的工程費用。以造價30萬元左右的工程投資為例,均攤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成本高達200元以上。耗電費用是電采暖的主要運行費用,相比之下,其運行的經濟成本要遠遠高于熱水采暖的方式。當電暖器經過一定的運行使用時間后,大都會出現損壞的情況,因而在維修更換方面還需要投入費用。電暖器的質量與使用情況,決定了更換的時間和頻率。
3 燃氣采暖
3.1 燃氣鍋爐房供暖
天然氣作為一種優質、高效、清潔的能源,能夠有效解決城市采暖中的環境污染問題。隨著天然氣產量的持續增長,其使用量與使用面積也在逐步擴大。燃氣鍋爐房供暖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即燃氣系統、燃氣調壓系統、煙氣凈化系統,以及水質處理系統。相對于電采暖方式而言,其工程投資成本、運行費用也相對較低。其供暖設備可放置在室外,不僅有助于建筑面積的節省,且不需做可燃氣體報警和通風設計,有效降低了工程投資的成本。由于自動化程度較高,能夠實現無人值守,因而深受用戶的青睞。
3.2 燃氣輻射供暖
早在20世紀80年代,歐美國家就普遍采用了燃氣輻射采暖技術,尤其適用于層間與建筑面積較大的大型建筑物。燃氣輻射屬于紅外線輻射的范疇,作為電磁波段的一部分,當與物體發生接觸后,會因能量集中而產生熱效應。以蒸氣和熱水做熱媒,與空氣之間采用對流和輻射的傳熱方式進行熱交換在建筑物內通過散熱器或輻射板向周圍傳熱,從而實現采暖的功能。燃氣輻射管具有高效節能、安全舒適、運行經濟、操作簡便等特點,且輻射裝置的安裝位置大都在建筑物的上部,因而有助于建筑用地的節約[2]。
3.3 燃氣空調供暖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生產力的提高,空調在人們生活中早已必不可少。燃氣空調所采用的清潔燃料主要為天然氣、液化氣,以及人工煤氣等,以實現制冷、采暖、衛生熱水等功能。房間內被送入達到一定溫度的空氣,進而實現供暖溫度的功能。盡管燃氣空調的工程投資成本較高,運行費用也較高,但有助于環境污染的減少,面對當前全球氣候日益惡化的局面,對于環境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燃氣空調還有益于促進能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燃氣峰谷負荷的調整,削減電力高峰與實現一機多用的功能。
4 不同采暖方式的經濟成本對比分析
表1中的數據是以烏魯木齊市為例,從燃料費用成本的角度,對不同采暖方式的經濟成本進行了對比分析。其中,原煤單價為140元/t,天然氣價格為1.37元/m3,采暖用電平均電價為0.391元/kW·h。采暖經濟成本所涉及的因素還有很多,如水費、電費、材料費、工資及福利費、折舊費、維修費、管理費、排污費、拆除費用,以及其他費用等[3]。總體而言,使用煤作為燃料的經濟成本最低,其次為燃氣采暖,而電采暖的經濟成本最高。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住宅采暖也逐步走向了多元化的格局,但清潔能源始終處于主流地位,在城市終端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高。而采暖方式的選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應當綜合考慮所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以及相關資源條件的約束,通過適宜的側重點,采用合理的采暖方式,進而達到節能、降本、增效與環保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爽,張微,冉春雨.電采暖與熱水采暖對比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5):65-67.
[2] 扈崢,顏曉光,李冰,等.分室燃氣采暖系統及其熱工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1):324-326,336.
[3] 楊春玲.基于綜合單價的采暖工程價值工程評價[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