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婷
御亭現代農產園:這一片土地上生機盎然
記者 吳婷

江南,三月,入春不過月余。過往的風中,盡管有些許凜冽,有些許瑟縮。但在太湖之畔的望亭鎮,有一片萬畝良田,卻處處勃發著生機,成片的大棚里是紅的果實,綠的苗兒。而那些在大棚里勞作的城市新農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屬于80、90后的青春洋溢和智慧創新。這里是御亭現代農業產業園,這里儼然已經是現代農業、農民成長發展的沃土。
“像規劃城市一樣規劃農村、像發展工業一樣發展農業、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農田”,在這片總規劃面積20000畝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里,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這樣的發展理念深耕于園區的每一處細節之中。
立足農文旅創,依托基于以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的智慧農業公共應用服務平臺,以智慧農業為建設重點,實現了大田作物、設施蔬菜、相關資源環境監測、農產品質量控制與全程追溯等智慧農業應用。

目前,園內擁有萬畝水稻良田示范區、蘇州市菜籃子工程建設永久性蔬菜基地、家庭農場等眾多產業基地及草莓主題園、御田生態園、寬心園、美麗村莊等農業旅游載體,擁有注冊農業企業(合作社)26家,龍頭企業2家,申報綠色食品認證4個?!皳碛小敖鹣阋纭贝竺?、“虞河”蔬菜兩大江蘇省名牌農產品(省“著名商標”)及“林莓莓”草莓等眾多知名農產品。金香溢農機服務社還成為蘇州唯一入選“2016年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2015年產業園榮獲“江蘇省智慧農業示范園區”“蘇州市十大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同時,以江蘇省企業院士工作站、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科研平臺為載體,建設農業眾創空間,成功引駐“一棵有機”“農業遙感”等人才及團隊7個。

“說到太湖,大多數游客的印象里會先想到無錫,或者是吳中那片太湖水。很少有人知道在相城區也有一片太湖水,就在我們望亭鎮。”產業園副總經理林亞萍介紹說,而正是因為依傍著這片水域,今年,相城政府和望亭鎮以3A級旅游景區為目標,進一步整合利用農產園及沿太湖的生態資源優勢,推進農業轉型提升,融合農業休閑觀光游,將沿太湖打造成集景觀、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游觀光帶,打出太湖牌。
為了能打造智慧農業特色小鎮,林亞萍說:“從去年開始著手,我們特意聘請了專業的設計團隊和旅游公司,來設計開發鄉村旅游的精品線路和產品,以及精品特色民宿的整體規劃與改造。”

相信不久的之后,諸如“食味南河港”農家樂主題街區,“二十四節氣印象田園”、“風情順堤河”、“油菜花?!薄ⅰ坝ぢ返静萑怂囆g大道”、“生態綠洲陽光草坪”等一批景觀景點,將陸續呈現在大家眼前。以后,來到農產園既有私家菜園、私家廚房等好吃的等著大家,還有蔬果采摘等現代農耕體驗項目能讓游客感受一把當“城市農夫”的樂趣。
而村里原有的集體閑置資產房屋,將引進開發優質的社群民宿項目。在專業打造民宿的團隊設計規劃中,以迎湖村仁巷墻里星級村莊為重要載體,推進一系列民宿示范建設,重點發展以社群村落為形態的精品民宿與鄉村旅游項目。
不僅如此,林亞萍告訴記者,農產園還將以“互聯網+”的整體思路,整合產業園各類農產品資源,構建游客服務中心農副產品展示展銷平臺,設計農產品新型包裝,建設御亭微商城購物推廣平臺,設計開發旅游區吉祥物、紀念品等手工藝品,逐步提升園區農副產品的銷售與知名度。

這片園區的生機和蓬勃,不光是稻香蛙鳴、果實累累,還有那些可愛的80、90科技人才的創新。在萬眾創業的大浪潮中,園區獲2016年國家級科技部的第一批星創天地的榮譽。產業園人才輩出,擁有姑蘇領軍人才1名,陽澄湖科技領軍人才1名,陽澄湖農業領軍人才1名,陽澄湖突出貢獻人才3名,陽澄湖農業實用人才7名,新型職業農民認定13人。
80后的林亞萍,既是農產園副總經理,也是相城區蔬菜協會會長,更重要的是她還是蘇州市小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從揚州大學植物營養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林亞萍便被虞河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聘請,成為蔬菜合作社的一員,從此開始發揮專業特長為農民服務,在蔬菜種植行業就業并創業。
就在2009年,林亞萍在大學生創業園開始種植生態草莓,創立品牌“林莓莓”,并嘗試水旱輪作模式創新了草莓的生態種植技術,同時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新型職業農民。
現在正值草莓上市季,林亞萍的草莓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紅彤彤的草莓不僅銷往各大超市,利用周末時間她還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艾F在生意算是上了路子,早幾年創業的時候可沒少與挫折?!绷謥喥颊f,2008年剛開始嘗試種植草莓之初,她特意前往浙江的草莓種植大戶那里取經,可惜浙江草莓種植戶報團取暖,并不愿意外授種植經驗。無奈之下,林亞萍只得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在農產園提供的平臺基礎上,一遍遍的實驗種植,最終選種“紅頰”,采用生態種植技術,使草莓口感更自然。

而去年剛入駐園區的留澳海歸盧申寶,是地道的蘇州人。幾年前,他到馬來西亞拜訪岳父一家人的時候,卻被“震驚”了。原來,盧申寶的老丈人是一個莊園主,他們一家人吃的水果蔬菜都是自己種的,并且隨手摘下就吃。
經過仔細詢問后,盧申寶得知這些蔬菜水果并不是種在泥土當中,而是種在一種稱作“基質”的東西里。老丈人家栽培的基質就是由椰子殼粉碎以后形成的腐殖質,和土壤一樣廉價。于是,盧申寶很快學習這項技術,并把它帶回大陸,和同學在蘇州共同創立蘇州韋賽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并成為入園企業,從事有機蔬菜栽培與果蔬園藝的研究與生產工作。在他們的大棚里,我們看到盆栽蔬菜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觀賞,還可以讓人們一下享受種植的樂趣。
在這片滋養著生機和富饒的土地上,有一群像林亞萍、盧申寶這樣的年輕人,他們在充滿夢想與果實的農業領域里積極進取,以認真謙遜的工作態度投身健康農業事業??萍?、創新、人才,已經成為這片園區最耀眼的名片。
